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

2022-02-21 17:21段玉莲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期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

段玉莲

【摘 要】目的:探讨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提供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护理前PaO2、PaCO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状况并加快康复进程。

【关键词】慢阻肺;呼吸衰竭;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

Effect evaluation of critical illness full-time nursing mode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DUAN Yulian

Lul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Qujing Yunnan 655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critical illness full-time nursing mod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ccompani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critical illnessfull-time nursing mod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O2 and PaCO2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 > 0.05);The PaO2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and PaCO2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total ventilation time and total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time nursing mode for critical patients with copd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ir condition and speed up the recovery process.

【Key?Words】Copd; Respiratory failure; Full-time nursing mode for critical patient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屬于一种危害性极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伴随呼吸衰竭多与慢性炎症反应相关,对其全肺造成影响,使得肺实质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该类患者多表现出气促、肺纤维化以及感染等情况,甚至还出现肺动脉高压、代谢异常等重症并发症,因此患者治疗期间对于护理工作也有较高的要求[1]。以下将分析对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其提供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76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56岁~87岁,平均年龄(68.7±1.3)岁;对照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55岁~88岁,平均年龄(68.6±1.4)岁。两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健康宣教、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则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1)护理小组构建:入组成员需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并选举一名责任心强、临床工作能力佳的主管护师作为小组副组长;(2)成员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涵盖护患沟通技巧、患者心理疏导技巧、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护理知识、慢阻肺序贯通气知识、慢阻肺通气指征以及通气指南、肺部感染发生的评估方法和无创通气监测的方法与内容等;(3)护理实施:①协助患者早期适当活动,即被动躯干活动以及主动躯干活动等,每天可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时间为15分钟;为患者提供局部震荡护理,时间为15分钟;协助抬臂运动,每天重复50次~100次。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好转,在其可耐受状态下可鼓励患者进一步增加适当的床上活动,例如在床上完成肢体的主动活动,包括上肢抓物、上举以及下肢踩脚踏车等,充分结合其身体状况以及耐受情况等鼓励其完成坐姿以及借助辅助器进行站立等相关活动,对于患者每天的锻炼时间进行控制在20分钟左右,在患者早期进行主被动锻炼时需要由责任护士给予全程陪同,从而确保其安全性;②间隔1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将患者床头适当摇高约30度~45度,从而加快气管当中分泌物顺利排出,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在患者未进行机械通气期间可鼓励其进行深呼吸锻炼以及有效的咳嗽练习,从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练习,例如进行缩唇呼吸练习,期间可保持半卧体位,指导其嘴唇做类似于吹笛状态,通过鼻腔进行吸气,之后通过口部进行缓慢的气体呼出,每次的训练时间约30分钟,每日可坚持练习3次~4次。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练习,期间可保持站立体位,双手分别放置在腹部以及胸部,指导患者在吸气的过程中尽可能使胸部维持稳定状态,同时腹部逐渐扩充到最高点,并维持屏息数秒,之后可以进行缓慢的呼气,此时腹部随之下沉,每分钟可练习连续完成7次~8次,鼓励患者连续坚持练习5分钟,每天上下午各练习1次;③进行各项护理操作需要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例如更换无菌手套并进行充分手部清洁,进行吸痰操作时防止手套对于患者吸痰管形成污染;④定时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的空气流动和新鲜,定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应用氯已定溶液对患者口腔进行冲洗,采用冲吸式刷牙法加强口腔护理,采取边吸引和边冲洗的操作方法;⑤定期为患者更换呼吸机管路,对其口腔气管插管做好妥善固定及保护;⑥全体小组成员需要做到每日跟随主治医生进行查房,充分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了解其病情变化,进而据此对于护理方案做出灵活有效的调整。需要对患者日常的皮肤黏膜颜色、口唇颜色以及皮肤温度等指标进行细致的记录,并判断是否为正常状态,密切观察其胸廓的对称情况,并评估肺部听诊湿啰音以及呼吸音等情况是否维持清晰状态。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是否出现受限,以及了解是否有肢体水肿等异常情况,若发现上述异常需要立即通报并提供针对性的处理。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即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统计两组有创通气、总通气以及总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两组护理前PaO2、PaCO2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康复进程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较重,发病原因与肺通气功能发生障碍以及弥散性功能障碍有关,使得限制性通气量严重不足出现呼吸疲劳以及肺不张等情况,肺顺应性降低,并且还伴随阻塞性通气严重不足,这与气道狭窄等因素造成的通气障碍有关[2-3]。患者出现的弥散性功能障碍,往往与肺泡-毛细血管膜的面积或通透性等异常有关,进而对氧气交换功能造成干扰,使患者产生缺氧情况,进一步诱发呼吸衰竭。针对该类患者通过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缓解其呼吸衰竭的症状表现,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此类患者的病情危重,在治疗中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从而改善其病情降低病死风险[4-5]。本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与同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好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期间患者的有创通气、总通气以及总住院等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这表明与常规护理相比,采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可更好地提升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该类患者多数属于中老年人,其机体功能减弱,为其提供重症专职护理可更好地结合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全面干预。例如,加强体位调整以及指导运动锻炼,并做好吸痰护理和口腔卫生护理等,有助于改善其肺脏通气功能并加快病情康复[6]。并且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从而提升护理服务效果。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其病情状况并加快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蔡灵莉.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健康必读,2020,17(34):139.

[2] 刘惠,陈思,付博会,等.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护理中的效果比较[J].健康前沿,2019,28(4):64.

[3] 李琳.优质护理干预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20,11(3):2.

[4] 徐鹏,刘琴凤.专科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6):183-184.

[5] 吴美景.危重症专职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評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4):1046-1050.

[6] 曹丽佳,姜学东,崔屹,等.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东方药膳,2021(16):233.

猜你喜欢
慢阻肺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阻肺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