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研究

2022-02-21 02:58张强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植被钻孔勘查

张强

摘要:绿色地质勘查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地质勘查行业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围绕标准研制发布与贯彻应用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在服务支撑地质勘查行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传统地质勘查钻探工程及勘查主体等都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为了尽可能减少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有必要进行地质矿产绿色勘查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对地质矿产绿色勘查方法与实践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地质矿产绿色勘查技术和方法水平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引言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质量,也阻碍着矿产资源相关单位的发展,延缓了矿产开发领域的发展进程。为了促进本领域的发展,必须注重加强地质矿产勘查研究工作,提高地质矿产勘查技术水平。

1.传统地质矿产勘查方式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1钻探工程的影响

钻探时钻孔位置必须严格按照地质要求布孔,缺乏充分考虑避让保护性植被及饮用水源从而引起植被损毁、水体污染等。常用的立轴式钻机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能耗高、生产效率不高、排放大量污染物;设备体积大,附属设备多,占用面积大。修筑道路、平整钻场时没有分层挖掘,经常造成植被损毁、地貌被破坏,开挖土石方可能造成周围植被破坏,开挖地段治理难度大。钻孔时,一基一孔钻进带来很多钻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大,占用土地较多。钻机场地功能分区不明确,工具、材料混杂,设备漏油,随意排放三废等,这些造成工作环境差,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引起水体及土壤污染等。钻进循环液环保性能差,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施工时,水文地质观测不够全面造成地下水环境被破坏。封闭钻孔时,没有足够重视恢复地下水与环境。竣工后,对恢复治理工作重视不足。

1.2地质矿产勘查主体造成的破坏

主要包括搭建项目临时营地、乱丢垃圾、乱排废水、盗猎野生动植物等,这些行为均可造成土地占用、植被损毁、水体及土壤被污染、生态平衡被打破等。

2.协调发展原则

2.1减量化原则

以减少工作量部署、提升地质勘查工作效率为原则。在满足勘查成果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对储量估算和评审中的地质野外工作量要求做“减法”。强调多专业结合和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将大大减少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野外工作量。

2.2修复原则

确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修复,并明确修复工作要求及原则。在各地实施绿色勘查工作过程中,通过采取防压网、防渗布、“三废”专业处理等有效做法,认真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写入标准并进行推广,针对不同环境气候和地貌区的生态修复工作,应分类提出切实可行的明确要求。

2.3更新原则

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大力推动先进技术、新型高效设备和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产品使用,坚决淘汰落后技术、低效设备和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

3.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措施

3.1推进地质矿产绿色勘查

大力推进绿色勘查,不断就地质勘查工作的技术方法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标准规范体系与管理制度,从而为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奠定基础。要积极探索勘查模式,勘查项目从立项到验收全部过程、所有环节都要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仔细考虑环境、技术、经济及地质要求,重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事先全面、仔细地评估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有多大,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勘查设计,勘查全程做到和谐勘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环境恢复治理、勘查理念、勘查工艺及勘查管理等方面着手,不断总结适用性强的工作经验与机制。要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调整创新,管控规划源头,严格把关项目设计编审,监管项目实施,在具体工作中落实绿色勘查的责任、要求及理念,从而尽可能减少地质矿产勘查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确保造成的破坏可以控制与恢复。

3.2地质矿产绿色勘查的应用

钻探工程就钻孔布置而言,必须要以满足绿色地质勘查要求为前提,对保护性植被、古树木、保护基地、高压线、电缆线、饮用水源等进行避让,从而减少对环境及水体造成的破坏。就钻探设备而言,可以采用便携式全液压钻机代替以往的立轴式钻机,其应用可明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操作方便,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排放。就钻进技术而言,采用一基多孔的方法代替以往一基一孔,通过这一方法可减少拆卸、搬运及组装所需的时间,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期。同时运用这一方法也能很好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避免占用过多土地。针对以往水文地质观测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对冲洗液的消耗量及钻孔水位的观测,当出现钻孔漏失问题时,需要立即采用環保友好的堵漏材料进行处理,进而减少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

3.3勘查主体

就勘查主体而言,采用租赁当地居民房屋作为临时营地的方法代替搭建临时营地;当附近条件不允许时,则尽可能选择安全、植被相对较少或者没有植被的区域搭建帐篷或者活动板房等,杜绝修建永久性建筑;积极主动构建临时性、环保型厕所;垃圾集中存放于指定位置并及时进行处理,对固体废弃物垃圾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两大类,并指派专人进行集中处理;对于废弃循环钻井液,应主动联系专业处理机构进行专业化处理。通过上述措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破坏,减少对植被造成的砍伐及踩踏,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

结束语

地质矿产勘查单位应该正确地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环保工作,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等方法,真正实现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地勘单位应该根据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加强对自身工作的改进,这样才能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进而达到促进地勘单位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功成.矿山环境治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J].西部资源,2021(4):89-91.

[2]叶永乐.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分析[J].科技风,2021(20):113-114.

[3]杨阳.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J].新疆有色金属,2021(4):9-10.

猜你喜欢
植被钻孔勘查
不同钻孔间距对瓦斯抽采的影响研究
追踪盗猎者
大直径定向高位钻孔瓦斯抽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杭锦旗植被遥感分析
浅析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浅析勘查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
对生活地区植被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