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浅析

2022-02-21 23:17高心沛贺泽明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愿部队大学生

高心沛 贺泽明

征兵宣传是高校征兵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征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调动大学生参军入伍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是确保圆满完成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重要保障。 “宣传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提升参军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征兵宣传工作的时、度、效,调动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投笔从戎,对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提高部队兵员素质、促进部队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新时代强国梦与强军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现状

毛泽东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提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现代战争手段的核心是科技水平和信息能力,这也决定了现代军人必须是具备先进的军事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国家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的战略方针,推进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推进我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因此,征集大学生参军入伍,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兵员质量,是新形势下加快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兵源质量、优化部队兵员结构、加快科技强军、推动军队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新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征集比率,为部队输送更多高素质兵员,才能加快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强军目标。

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参军入伍,国家在学费资助、家庭优抚、助学金发放、复学升学、就业服务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优惠政策,逐步完善配套措施,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军入伍并已逐步成为兵源的主体,但仍然存在着大学生参军意愿不高、优质兵员少、自我淘汰多、留队比例低等问题。找到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特别是探明大学生为什么参军意愿不高的问题,摸清他们的入伍动机和想法,既是我们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的切入点,也可以据此查找我们在宣传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点。

二、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调查与结果分析

为摸清大学生的入伍动机,掌握他们接触、了解征兵工作的途径以及他们对国家优惠政策的满意程度和对参军入伍的真实意愿,从而探索更加有效的征兵宣传方式,笔者对本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552份,参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涵盖了男女生、不同年级、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大学生参军入伍意愿调查

在是否关注大学生参军入伍这个问题上,28.94%的学生选择“关注”,63.29%的学生选择“偶爾关注”,选择“从不关注”的只有7.76%。

在是否想参军入伍这个问题上,9.96%的学生选择“很想”,20.72%的学生选择“比较想”,46.29%的学生选择“可以考虑”,根本不考虑的占13.07%,另外还有9.9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比较关注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并且选择“很想”或“比较想”参军入伍的学生占到了30.68%,另外还有46.29%的学生表示可以考虑,只有13.07%的学生表示根本不考虑参军入伍问题。这说明,随着国家征兵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大学本科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对高校大学生,特别是省属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参军入伍对他们有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二)大学生获得参军入伍信息渠道调查

在回答“你通过什么渠道或希望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相关信息”这一问题时,有50.39%的学生选择了“广播电视”,47.81%的学生选择了“官网公布的征兵信息”,有46.71%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或学院网站”,选择“学校或学院海报、条幅”“微信公众号”“学院通知”的分别排在了4-6名,选择“亲朋好友告知”的也有21.32%,选择“完全不知道相关信息”的学生只有1.57%。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国家或是学校公共渠道获得的征兵工作相关信息,微信公众号等新传播手段的推广力度还不够,在学校要求各学院将征兵工作相关程序、国家优惠政策等征兵信息宣传到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下,通过学院通知获得征兵信息只排在第6位,也说明学院在这项工作上落实力度还不够,主动宣传动员还不到位。

(三)影响大学生参军入伍意愿调查

在回答“国家哪些优惠政策可以提高你的参军入伍意愿”时,50.55%的学生选择了“在部队可以考军校,有机会提干”,50.24%的学生选择了“国家资助学费”,43.65%的学生选择了“国家发放入伍大学生义务兵家庭优抚金”,43.5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设立了退役大学生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3.5%的学生选择了“退役复学后国家发放助学金”。

在回答“你想入伍的原因是什么”时,53.45%的学生选择了“到部队接受锻炼,有利于今后自己的发展”,46%的学生选择了“保家卫国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担当”,40.44%的学生选择了“在部队有机会考军校、提干、转士官”。

在回答“你不想入伍的原因是什么”时,37.46%的学生选择了“部队生活艰苦,训练强度大难以适应”,36.99%的学生选择了“很想参军,但自己身体、年龄等不符合条件”,28.61%的学生选择了“部队管理太严格,没有自由”,选择“家人不愿意”的也占到了14.34%。

在回答“你认为谁最能影响你的参军意愿”时,69.75%学生选择了“家人”,27.12%的学生选择了“同学、朋友”,12.07%的学生选择了“老师”,认为受明星偶像影响的只有4%,认为没有人能影响自己的占到了7.68%。

在回答“新生军训或军事理论课对你的参军意愿有无影响”时,选择“有,决定下一步去报名参军”的为9.72%,选择“有,提高了自己的参军意愿,但还没做最后决定”的占到了57.76%,表示没有影响的为30.56%,认为降低了自己的参军意愿的1.96%。

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考虑参军入伍的学生更为注重自己今后人生的发展,而部队为入伍大学生提供的锻炼、提升、发展平台是吸引大学生参军入伍的首要因素。此外,资助学费、发放家庭优抚金、助学金等经济补助对学生参军入伍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通过军训、军事理论课、日常国防教育活动等加强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感,也是提高他们参军入伍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基于以上认知,高校建立军事爱好者协会等平台,通过组织日常军事训练和丰富多彩的军事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部队、适应部队,增强对部队的认同感,同时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消除学生的参军顾虑。当然,高校也应当把学生家长纳入征兵宣传范围,让家长了解国家征兵优惠政策,让家长认识到参军入伍,经过部队熔炉锤炼,会更有利于孩子发展成长。

三、改进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将本次调查结果与往年其他同志的研究结果相对比,发现大学生对参军入伍的关注度和参军意愿,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家出台的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力度也越来越大,进一步调动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二是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参军入伍工作,制度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宣传力度不断提升,让更多大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到参军入伍工作;三是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参军入伍作为了就业的一项选择。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如何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全国征兵网、学校和学院网站等主流宣传渠道的作用,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网站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加强微信、QQ、短信、易班等网络宣传平台的使用,发挥这些平台短平快、易传播、易接受的优势。同时,高校也要发挥好军事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退役复学学生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在新生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加入征兵宣传内容。

另外,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33.86%的学生选择是通过“学院通知”渠道获得相关参军入伍信息,说明学院在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上重视程度还不够,落实还不够好。因此,各二级学院应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共同做好大学生参军入伍宣传工作,学校征兵主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并采取对各学院征兵宣传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参军入伍指导计划细分到各学院等形式,来调动学院积极性,主动做好征兵宣传工作。

(二)确定宣传重点,增强宣传精准度。首先,在对大学生进行征兵宣传的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宣传重点的有效传播,如大学生参军入伍后在部队有机会考军校、提干、转士官;国家设立了“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国家资助学费并发放家庭优抚金、助学金;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担当;军队是个大熔炉、大学校,能够磨炼个人意志、有利于个人成长和今后的人生发展等。其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宣传内容的制作上要做到短而精,根据在校生、毕业生、男兵、女兵等人群关注重点的不同,分门别类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避免篇幅过长。第三,要根据上下半年征兵重点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征兵宣传对象,比如上半年国家重点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往届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班学生和各类社会技能人才,下半年重点征集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高校新生等,而本科院校也可以据此来上下半年调整征兵宣传工作的重心。

(三)丰富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时效性。从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大学生参军入伍的主要因素是难以适应部队的艱苦生活和严格管理以及身体、年龄不合格。根据这一现状,高校可以和当地驻军进行军民共建活动,通过邀请部队人员授课、举办军营开放日等方式呢,组织学生走进军营,让学生亲身体验部队的真实生活,打消学生不必要的顾虑。此外,我们还可以把爱好军事或有入伍意愿的学生组织起来,依托学校军训教导营、国旗护卫队等组织开展日常军事训练和各项军事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他们对部队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对部队的认同感。

(四)拓展宣传对象,形成宣传动员合力。学生家长不但是学生获得参军入伍信息的重要渠道,更对学生的入伍意愿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入伍宣传时,也要把学生家长纳入宣传对象范围内,通过手机、邮箱、微信、QQ等形式,把优惠政策、报名程序以及参军入伍对学生的有利影响等内容推送给家长,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学校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参军入伍的意愿,让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5]3号)。

[2]《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字(2018)5号)。

[3]《浅析军事理论教育中的大学生应征入伍宣传》. 陈石军.科教导刊.2016年5月(上)。

[4]《当前征兵宣传工作面临的矛盾问题与对策措施》. 周建文  吴强.国防.2015年5月。

[5]《推进大学生征兵宣传工作转型之思》. 闫宸伟.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19LGJ33

作者简介:高心沛(1962.10-)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武装部部长。

贺泽明(1972.02-)男,山东聊城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现主要从事高校国防教育及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意愿部队大学生
俄部队军演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大学生就业趋势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