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2-02-21 01:46朱慧玲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技创新

朱慧玲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了国家掌握先进技术、提升国家硬实力的关键要素。从我国科研现状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着缺乏创新人才、创新氛围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这三方面的问题。在未来科技发展中要多渠道培养人才、多方式营造创新氛围、完善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水平,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不仅关系到我国科技进步的进程,也与“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紧密相连。因此,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开篇阶段,对我国目前科技创新状况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一、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相关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科技领域目前的情况来看,人才匮乏是较为突出的现象。我国科研人才匮乏可以从“开源”和“培养”两个方面来看。从“开源”方面来看,我国从事科研的总人数相对于我国的总人口数来说占比较小。从培养方面来看,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培养的方式较为单一。大多數高校只注重于平时的课程,且很多院校仅仅只要求学生修完计划内课程就行,对于学生想多修的课程学校则会对学生收取额外的费用。二是上课方式较为枯燥。大多数高等院校在上课时依然保持“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老师与同学之间没有任何互动,无法做到老师与学生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三是缺乏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培养学生时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二)创新氛围不足

创新氛围不足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科研人员需花较多时间应付人际关系。在我国,特别是国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里的从业人员,在工作之余经常要应付所谓的“领导视察”“同级参观”,这些“不得不参加的活动”无形中加重这些科研人员社会交往上的压力,容易导致这些人员疲于应付迎来送往,浪费大量有效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是科研中的“形式主义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一些科研人员是“为了立项而立项”,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都处于一种应付了事的状态,最后的结果就是“高高飘在天上”,理论知识一大堆,但真正能应用于实际的措施却没有,或者一些科研人员只管引进国外的技术,而没考虑讲这些技术因地制宜地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技术,最终造成整个项目虽然明面上完成了,但没有留下真正有用的东西,不仅浪费科研经费,还不利于创新氛围的营造。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要不断激励员工才能不断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而激励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从我国目前的科研激励情况来看,激励机制较为不完善。从物质激励来看,我国虽然对科技创新有相应的激励,但是激励的程度较小。从精神激励来看,我国虽设置了科研相关的奖、称号等,但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来说,这些奖仅有少数人可以得到,而对于广大的科研人员来说遥不可及。再加上真正的科研突破、科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出一点点的成就,而在出成果之前这些科研人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精神激励,可能导致这些科研人员对工作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科研创新。

二、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解决对策

(一)多渠道培养人才

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人才。通过各种政策鼓励国内人才留下来,用所学知识为祖国做贡献。也可以通过高校合作、项目合作的方式与国外相关行业的先进学校和机构交换人才。另一方面要多种方式培养人才。首先,高校要形成“爱学习、好学习”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之余参与其他感兴趣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解更多专业知识,丰富综合知识。其次,任课老师要逐渐改进授课方式,在讲授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运用更多形式的授课方式,特别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灵感。最后,学校要真正落实学生的实践课程,并且还要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比重,从而督促学生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二)多方式营造创新氛围

首先,国家和各个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渠道加大对于科技创新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成立相关项目的方式,让更多有技术、有能力的人能真正有“用武之地”,正如管理学上所说,要将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上。其次,要尽量减少上级领导视察、同级参观等对于科研人员的打扰,减少科研人员不必要的人际交往。若实在无法推拒,可让相关行政人员陪同,让科研人员能真正静下心、全身心的投入科研。最后,对于那些形式主义式的立项要严惩,还要对整个项目从立项开始就要进行督察,实行全过程监督。在项目验收的时候要提升项目转化率的比重,对于那些想应付了事的项目负责人,要建立“黑名单”机制并实施相应惩罚。

(三)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完善也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要加大对于科技创新人才的物质奖励。一是可以提升科技创新的金钱奖励力度,激发更多科研人员投身科研的热情。二是可以通过优惠政策,例如买房、孩子入学等等方面来激励科研人员。三是可以在了解科研人员的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再针对其需求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是要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精神鼓励,特别是基层科研人员。基层科研人员往往是最需要被鼓励的人,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内部通报表扬、相关网站通报表扬等形式来激励这些基层科研人员。

参考文献:

[1]刘娜娜,王效俐,韩海彬.高校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36(10):59-70.

[2]顾伟男,申玉铭.我国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演变及提升路径[J].经济地理. 2018,38(02):113-122.

[3]高燕,万萌菲,龙子午.企业透明度与科技创新——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07):105-114

[4]王便芳,计明灿.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2021,(02):15-17.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科技创新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河南省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比较及建议
发挥战略科技人才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延安时期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