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途径探究

2022-02-21 05:17史海英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史海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出,想要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做好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对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如此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有效教学,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与初中生物教学相比,高中生物教学包含了更多的知识,更广的范围、更细致地研究内容,因此需要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课堂主体归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才可以开展高效教学。在新课改推出后,如何改革高中生物课堂成为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

一、整合课程资源

教师通过整理教学资源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应当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精心挑选材料,对教材质量引起重视,如此才能够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学习能力的提升为目标,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

一些教师在选择生物教材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更新教科书,也没有更新学生的生物知识。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透彻地研究教材,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的整合教材资源,设置难易度合理的教学课件,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问,引入相关的知识点。如此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1]。

二、有效利用实验教学

生物学科必定会涉及实验教学,然而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开展实验教学。大多数书本上的知识都源自于实验,生物仪器是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师与其采用直接讲授法,还不如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让他们在实验中验证书本知识的科学性。如此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些知识,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有效利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这一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中接种和分离培养大肠杆菌。学生在实验室中可以进行亲手操作,配置培养液,进行杀菌接种等操作。在大肠杆菌实验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其生活环境,影响接种的各类因素以及日常的细菌消灭法等等。在制备和应用酶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先将酶的制取方法和步骤讲解给学生,并介绍相关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步骤采用实验器具开展实验。在学生完成酶的制取后,教师应当让学生作出总结。在完成实验后,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讲解工业上酶的各种用法和制取方法。通过实验学生可能得出不同于书本结论的结果,这个时候,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可以了解自身存在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避免在考场上出错。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全面的发展学生[2]。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由于学生没有重视生物学习,难以获取到理想的生物学习效果。想要开展高校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应当做好如下改进工作。首先,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许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但是许多内容具有抽象性,学生的理解难度较大,对生物学习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实际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具有趣味性的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生物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走进细胞这一知识点时,教师想要巩固学生对单细胞和多细胞这两种真核生物的记忆,就可以采用单眼皮生物来比喻草履虫和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采用双眼皮生物来比喻无脊椎和脊椎这两种多细胞生物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课堂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教学,选择与他们理解能力相符的课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内容,这样不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教材中的基础内容,还可以有效地延伸课本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走进细胞时,可以让学生探讨病毒课题,并引导他们从结构,生存方式和类别方面入手,对病毒进行探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最后教师应当做好对教材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备课环节重新梳理和整合教材内容,在授课期间充分利用有价值的教材内容。例如学生在探讨人口增长是否会影响生态环境时,教师可以让他们结合实际生活探讨下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应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生物知识[3]。

四、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会更加投入,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率和学习状态。教师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营造课堂氛围,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所以在开展生物教学之前,教师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开展密切的沟通交流,如此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主要的遗传物质DNA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大致了解DNA后,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中相关的案例,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有的同学是单眼皮,有的同学是双眼皮,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种瓜种豆得出的分别是瓜和豆呢?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更易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合适的时机例如本堂课的知识点,以此为基础,可以有效提升生物教学效率[4]。

结束语:

在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当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想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提升他们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如此才可以保证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晏苹, 陈永鹏.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 儿童大世界月刊, 2016(7).

[2] 刘仲娜.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2):26.

[3] 朱晏苹, 陈永鹏.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6(7期):21-21.

[4]吴艳菊, 侯洲彤.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32):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