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研究

2022-02-21 05:17岳小桥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处理工艺

岳小桥

摘要:本文对市政污水处理时,采用的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以及化学絮凝沉淀两种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并分析选择性回用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接触限制回用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工艺;回用技术

前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增大城市人口基数的同时致使污水污染问题越发严重。对此,需重视起市政污水的有效、全面治理,并采取可靠的回用技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保护。

1市政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1.1化学絮凝沉淀工艺

化学絮凝沉淀处理工艺操作原理是在待处理的污水中加入适量絮凝剂,从而实现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有效清除。现阶段,常使用的处理工艺为聚丙烯酰胺(PAM)与聚合氯化铝(PAC)联用工艺,工艺应用效果如下:在PAM为2.5mg/L、PAC为20mh/L、搅拌转速为300r/min、静置沉降15min的情况下,可除去污水中约94%的固体悬浮物,且浊度可降低至6%,经处理后的污水满足该工艺段的排放标准。此外,也可在污水中加入适量改性木薯淀粉以及聚胺复合絮凝剂,当絮凝剂质量浓度为4mg/L时,浊度去除率可达98%,同时,还能减少约50%的投药成本,促使沉降效率大幅提高。使用卤水体系预处理工艺时,若酸碱度在10.5左右,卤水用量为0.15%、PAM为10mg/L,石粉沉降速度可提高至60cm/min,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可达88%,且没有冷却油剩余。化学絮凝沉淀处理工艺的操作简单,处理成本较低,且能够尽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但也表现出一系列不足即实际操作时,会生成大量污泥沉淀,这就需要组织专业人员执行污泥的外运与处理作业,增多污水处理总成本[1]。

1.2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市政污水处理时常应用的一种处理工艺,主要是借助反应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水、泥分离的效果。对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可细化为四个步骤即进水、反应、沉淀与出水,并将进水与出水作为节点着手于处理周期的有效划分。独立反应器中共设置三个模块,分别为厌氧区、好氧区、兼氧区。其中,厌氧区的主要功能是有效分离污水与污泥,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功能,实现不易分解物质的清除,还可起到消耗污泥中多余磷的作用,为微生物打造良好的厌氧环境。而兼氧区则是全面清除具有较大分解难度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借助再生污泥的吸附能力来达到这一目的。与其他污水处理工艺相比,这一处理方法的应用优势及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工艺操作流程简单,且对于操作空间的要求较小,从工艺的准备、实施到结束,不需投入过多处理费用,便能够获得显著处理效果。但循环式活性污泥处理工艺需高水平的自动化程度作为支撑,才能保证工艺的有序、有效执行,且所应用的处理设备不利于养护与维修,极大程度地增多设备管理工作量。

2市政污水回用技术探讨

2.1选择性回用技术

选择性回用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全程回用方式。依托于市政排水管网系统对市政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与处理,直至达到回用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污水执行回用技术时,若采用这一方式,则要求污水处理厂拥有专业处理设施,并掌握高水平处理工艺。

其二,分区回用方式。市政区域可分为两个区域即污水收集与回用,相关部门需做好城市建设规划,而污水回用单位则需根据规划内容着手于水资源的汇集工作,在此期间,需使用回用管道。但这一回用技术只适用于距离污水处理厂较近的区域。

其三,选择性回用方式。合理、科学铺设回用管道,一般会布设于居民小区或市政周边大规模建筑附近,这是因为以上两个区域污水、废水的产生量较大,便于污水的回收与处理。在此期间,若污水处理点的规模较小,可采取集中处理方式进行,而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被用于城市绿化灌溉工程中,既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推动市政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与前两种回用方法相比,选择性回用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多方面:工艺操作便捷,且形式极具灵活性,即使在地域地质相差较大的条件下,也可保证回用技术的有效实施,并发挥出技术应用价值;此外,该技术可从根本上提高水源需求量与系统供给彼此间的契合程度,促使市政所运行的污水回用系统更加完善,并始终保持稳定、高效运行状态,推动市政污水处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2活性炭吸附技术

该技术是依托于活性炭所具有的吸附能力,清除污水中含有的各類污染物质。活性炭主要有两种形态即粉末状、颗粒状,污水处理时,需根据水资源回用需求合理选择活性炭类型。活性炭吸附技术的应用可大幅提高污水回用率,且技术操作时,不会再次污染水源。此外,污水处理回用时,消毒技术也是常应用的一种处理技术。一般来说,会将该技术与活性炭吸附技术搭配使用,在利用活性炭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应用消毒技术去除水资源中的毒害物质,以保证水源整体安全。在此期间需明确,消毒程度不同,处理过后的水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此,需针对水资源实际用途合理控制消毒程度,比如,针对生活用水,应延长消毒时间,尽可能做到深度消毒;若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作业中,只需对水源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2]。

2.3接触限制回用技术

相较于前两种回用技术,接触限制回用技术表现出高标准的特点。主要处理污水类型为接触性、限制性回用水,并采用二级处理方式尽数去除污水中的毒害物质,从而达到污水处理与循环使用的目的,还可大幅提高市政污水回用效率。此外,接触限制回用技术的应用可省去配水作业环节,是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为污水处理工作的高效率推进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结束语:为满足市政工程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发展要求,需做好污水处理工作,注重循环式活性污泥、化学絮凝沉淀等处理工艺的应用,实现对污水的集中处理,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元污水回用技术,促使水资源重复利用价值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高保磊.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3):105-106.

[2]戴琰,王森.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污水回用利用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08):36-37+54.

猜你喜欢
处理工艺
浅谈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及回用
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电厂含煤废水处理系统工艺探讨
工业污水处理厂含氟废水处理工艺探讨
常用铝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
浅谈我国城镇污水处理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
输电线路铁塔火曲角钢处理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