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22-02-21 06:04王淼焱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

王淼焱

摘要:为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推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在我国当前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作为一种将环境生态指标纳入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保护银行信誉、加强商业银行自主运营等、推进市场经济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以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绿色金融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中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与措施,进而推动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自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积极实行了市场规划,并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和谐发展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来说,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成长阶段,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中,绿色能源的利用、节能减排的生产方式必然会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借鉴国外的绿色金融理念时,改善中国经济的发展结构是我国先进金融主体的重要任务。由于商业银行生存的根本是盈利,因此,货币作为主要的商品,商业银行采用借贷与投资的形式参与到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之中,并作为货币流转的中介,在我国生产力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绿色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分析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

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活动以盈利为最终目标,但是其经营业务相较于工商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工商企业一般主要以商品为流通的主要形式,而商业银行不同,主要是将自身作为货币的中介,促进货币的流通,以资产与负债为主,并将所有的商品、资产都折合成货币的形式,投入市场流通。

商业银行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其具有特殊的经济调节职能,以作为中介的形式存在。对于社会中各项资源的短缺问题进行调节,对于央行货币政策和世界各国宏观政策进行引导,对于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2]。因此,商业银行在社会的正常运转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国民经济结构已经深入推进了当前的战略调整,具体的成果包括对于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高、经济效益低的产业与经济结构转型成为消耗量低、污染小、并获得高效益的产业结构。商业银行对于产业转型的工商企业给予资金上的支持,采用信贷、投资的形式推进其在各领域的优化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进而带动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现状

作为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承担着重要作用。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十四大会议提出中央银行为中心,领导国有银行发展,尤其是国有的商业银行作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与主体金融并存的发展策略,我国商业银行由此进入大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我国的银行种类与自身职能逐渐完善,承担的职能也各不相同,并形成联系紧密的金融体系[3]。当下,我国的国有银行已经逐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实行全方位的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银行的发展已经朝向现代多元的状态转变。在实际的运转中,商业银行获得了大量的现金流,并获取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在其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与自身稳定发展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其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制约,对于环境影响巨大,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重要性逐渐被社会各界关注。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金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金融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灵魂所在,传统的金融服务行业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金融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商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4]。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存在创新力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功能性不强等方面。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中,对于自身经营业务的标准明确是提升商业银行业务功能性的重要手段,绿色金融创新的明确标准为我国的投资回报提升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在选择投资企业的同时,可以提升自身投资的针对性,降低金融风险。鼓励商业银行与环境保护结合的技术创新。

2.环境风险防范有待提升

自我调节机制、主动预警、精确定价等银行工作体系,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应对各项未知情况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对于各项风险进行规避。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中,其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以及相关的金融专业内容研究与执行都有待提升。

银行环境审查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有待提上改革日程的重要内容。我国在以往的工作中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风险控制经验,但是在风险控制能力提升的细节与技能中仍旧有待提升[5]。例:在工商企业贷款的过程中,环境审查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是绿色金融推进的主要内容之一。贷款全过程中,商业银行有责任加强融资主体的资格审查,将银行的流动资金投入到最佳的企业运营中去。在实际的审查中,审查专项人员可以对该生产型工商企业的财务、生产环境、经营状况进行审核与评估,保证其生产指标符合绿色金融贷款政策。

3.环境问题引起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

随着近年来实体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有大量工程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受到其绿色施工的质量限制,许多施工项目不达标,导致商业银行受到影响产生大量坏账[6]。银行虽然对出现问题的项目贷款进行冻结,但是这些项目进行的前期,已经有大量资金流入。所以,这些项目之前投入的资金成为坏账、无限期限的代收账款的可能性提升,且在发展中可能会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绿色金融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对环境的关注度不够,存在不良资产巨大、环境风险防控不足、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力弱等问题[7]。究其原因,发现其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①政府行为。部分地方政府始终存在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以各种名目、各种形式干预商业银行业务,导致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扭曲。

②企业行为。商业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与企业的环境状况密切相关,企业的某些环境行为严重阻碍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③商业银行的自身行为。商业银行还未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金融的先进理念,对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环境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努力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策。

二、绿色金融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

传统金融理念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发展的基础,为当前的金融行业发展指明方向[8]。绿色金融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更加重视,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投入资金流转的过程中,将绿色观念作为衡量标准,实现自身在经济结构中的调控价值,进而减少企业在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达成保护资源的目标。具体的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银行业自身发展的共赢。绿色金融理念的先进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可以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最终目标,将投资视为一种长期性投资,虽然短期内无法看见其经济效益,但是在经过不断发展的后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商业银行将经营环境因素纳入绩效审计与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如果申请贷款的企业在环保方面与银行审核后的标准不符,将丧失贷款资格,且在贷款优惠政策中,我国的政府与银行更加偏向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企业。

③相较于之前的传统企业发展,为提升企业发展的可能性,绿色转型势在必行,行业创新是推进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汽车生产与制造企业的发展,若想保证其发展,可以推进节能型汽车生产,不断推出创新型绿色环保产品。如此,生产型企业才能够保障自身的融资环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保持健康发展,我国的市场才能以绿色节能为标准,健康发展。

④在企业与公民社会责任建设方面。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理念实践可从两方面推进。一方面,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业需要对社会责任进行承担,具体为主要刺激社会的就业、对环境进行保护、乡镇脱贫政策等;另一方面,为减少银行的压力,我国实行污染企业控制生产的政策,采用控制现金流的形式,减少巨大污染的企业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推进绿色金融影响下金融行业和大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推行绿色信贷

当前我国的金融发展中,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应优先给予绿色发展企业,对于研发创造的企业实行扶助政策,同时加强对于农业、绿色生产的企业的扶持,实行产业改革。除此之外,刺激传统行业从现有的生产产业中抽离,控制污染排放,将商业银行中的资金流分配在对于社会发展更加有利的地区,使商业银行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

(三)努力構建绿色金融文化体系

绿色信贷保障机制是绿色金融文化推进的保障机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实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文化是现代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其对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绿色金融文化作为绿色金融的着力基点,贯穿于银行发展经营的各个方面,从精神、行为、形象等多个层面着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绿色发展意识。

(四)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关节,金融创新已经融入银行自身对于信贷与投资的具体实践中,在最大程度上发掘其中的机会。商业银行在上基础上对企业和行业进行风险预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前的绿色金融发展中,节能环保早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共同意识,商业银行作为其中的执行单位,应将节能环保理念率先执行,刺激当前社会的发展效率,提升社会的资源配置。

(五)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由于我国开展绿色金融实践的周期相对较短,且涉及的经营范围较小,因此,对于各专业知识了解范围较广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量也较大。其中,最受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行业认可的复合型人才包含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性人才。在商业银行进行人才遴选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进行选择,尤其是从事过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工作的人才,同时辅以定期培训等培养手段,或者是采用在大学招聘的形式进行人才遴选,针对与绿色金融相关工作内容企业的专业性人才选择,包含金融专业与法律专业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为了实现国际化专业队伍的打造,会更多的选择进行国外的银行专业人才以及海外金融专业人才招聘的形式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商业银行可督促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专业资格获取,职称考评等形式实现商业银行整体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提升。并完善奖惩制度,打成辅助督促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绿色金融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在绿色金融视角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并对绿色金融下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了解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面对的问题,并采用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推行绿色信贷、构建绿色金融文化体系、推进绿色金融创新等形式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国建设良好的金融体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冷浩铭. 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赤子, 2019, 000(013):108-109.

[2] 张凯敏. 探讨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创新策略[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 000(002):12-13.

[3] 王安元.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绿色金融政策及农村商业银行对策浅析[J]. 新金融世界, 2019, 000(004):48-49.

[4] 刘惠玲. 商业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 农村金融研究, 2019, 000(005):45-50.

[5] 王莉. 关于商业银行践行绿色金融的创新路径研究[J]. 时代金融, 2019, No.744(26):54-55+59.

[6] 余伊泽, 应晓春. 绿色金融视角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改革创新试验区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 000(025):317,319.

[7] 丁建慧. 从社会责任角度看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J]. 智库时代, 2020, No.227(07):41-42.

[8] 齐美玲.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思考[J]. 山东纺织经济, 2019, No.270(08):52-54.

[9] 张思琪.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9, 007(002):50-53.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对策研究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