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笔墨与时代

2022-02-21 03:03李智峰
走向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石涛画院盲目

文/李智峰

李智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文艺两新委员会副秘书长,济南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致公党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山东省致公书画院画家。

Li Zhifeng,a member of the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deputy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Committee of New Literary &Art Organizations and Groups of the Shandong Artists Association,member of the Shandong Young Artists Association,standing director of the Shandong Journalists and Artists Association,member of the China Zhi Gong Party,national second-level artist,member of the China Hue Art Association,painter at the Youth Painting Academy of the Shandong Art Academy,painter at the Youth Painting Academy of the Li Keran Academy of Painting,and painter at the Shandong Zhi Go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cademy.

《幸福之路》240cm×193cm

如今的画者常常引用石涛的一句话作为中国画创新的理论依据,那就是“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出自石涛用禅学思想写出的一部经典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如果我们单独把“笔墨当随时代”这几个字摘出来,给人的直观含义就是笔墨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通读全文后,我的理解是“当下的人画画喜欢跟风。”这其实是石涛在批判当时很多画者的笔墨在随大流。

如果我们错误地将“笔墨当随时代”理解为笔墨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这种思想反而是正确的、合理的。原因有二:首先,纵观古今,中国画的发展一直在探索与变革中前行,从未停下脚步,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秦汉质朴写实,盛唐富丽华美,两宋格物致知,元代逸笔草草……每个时代的政治生态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思想体系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笔墨精神当然也不同。其次,中华文明从未中断,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有一个优异的特征,就是包容性,她在发展进化中不断地包容和改造与其有过交流的世界其他文明。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 再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中华文明一直秉承着开放、包容、共赢的先进精神,主动与各国文明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中国画的风貌也在这种包容和改造中不断发展。

石涛的本意“画画不能盲目跟风”确是真理。由此看来,古人当年在探索中国画前进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扰,“盲目跟风”便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临习前人和高人的作品是必要过程,这样便于我们找寻艺术规律,提高绘画水平。但是,不加思考、不做甄别地盲目照抄必然是错误的。我认为,此处的“跟风”特指妩媚之风和低俗之风。无论哪个时代,妩媚低俗之画风一直都存在,而跟此风者也不在少数。现如今是5G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快,经济提速、交通提速、信息提速……连中国画的学习过程也“提速”了,该省的不该省的学习内容和过程都在“提速”中被省略,太多人想要一夜成名。在这种前提下,各种妩媚低俗之画风应运而生。黄宾虹曾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扩,俗病可去也。”因此,“画画不能盲目跟风”,要积攒知识,增加阅历,开阔胸襟,体味万物。

何为笔墨?何为时代?我认为“笔墨”应该包含布势、造型、笔墨、设色、款识等,中国画中形而下的各种技法皆包含于此。古人在这些技法上进行过太多的实验与探索,可以说,现在所谓的技法上的创新,古人几乎都尝试过。再说一下“时代”,简单理解就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形成的某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参与者和跟随者。各行、各业、各学科门类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当然也在其中。

《古寺云烟》34cm×45cm

《兰芳延雨径》35cm×45cm

《青山携绿水》35cm×45cm

最后说一下“笔墨”与“时代”的关系。先说结论,用所谓的形而下的技法创新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是不成立的。那么中国画应如何做到“当随时代”呢?要用人文意境、艺术规律和表达思想。如果你的作品立意就具有时代性,然后使用必要的笔墨技法,再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律去完成,就一定可以得到一幅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画作品。

猜你喜欢
石涛画院盲目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河山有君
——李可染画院院展
守正创新
——中国国家画院创作研究成果作品展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风波
盲目自大的小蚂蚁
小蝴蝶花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苍松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