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磁共振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2022-02-22 22:36唐良俊廖荣信
婚育与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唐良俊 廖荣信

【摘 要】目的:探讨头颅磁共振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以该阶段在本院就诊、治疗的40例脑血管性痴呆、40例阿尔茨海默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经患者、家属同意后,均进行头颅磁共振诊断,获取诊断结果并对比。结果:观察组左侧海马体积(2.51±0.14)cm3、右侧海马体积(2.59±0.12)cm3高于对照组(0.94±0.10)cm3、(1.91±0.09)cm3(P<0.05),颞叶沟回间距(24.80±4.17)mm低于对照组(33.99±4.62)mm(P<0.05),大脑左右径(133.51±6.79)mm与对照组(131.67±6.84)mm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头颅磁共振可在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发挥显著效果,可有效鉴别区分该病与阿尔茨海默病,指导临床早期有效治疗。

【关键词】脑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头颅磁共振;海马体积;颞叶沟回间距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ovascular dementia

TANG Liangjun1, LIAO Rongxin2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41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o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 2020.3-2021.5, 40 cases of cerebrovascular dementia and 40 cases of Alzheimer’s disease treated and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 at this stage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patient and family members agreed, The head MRI diagnosis was performed, and the diagnosis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volume of the left hippocampus (2.51±0.14) cm3 and the volume of the right hippocampus (2.59±0.12)cm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0.94±0.10)cm3,(1.91±0.09)cm3(P<0.05), temporal lob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ulcus gyrus (24.80±4.17)mm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3.99±4.62) mm(P<0.05), and the left and right brain diameter (133.51±6.79)mm has no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131.67±6.84) mm(P>0.05).Conclusion: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c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ovascular dementia, which can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disease from Alzheimer’s disease, and guide effective early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Cerebrovascular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Hippocampal volume; Temporal sulci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类寿命逐步延长。现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人健康成为临床重点关注内容。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多,老年痴呆症发病率日益升高。但是,老年癡呆也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脑血管性痴呆以及阿尔茨海默病。两种痴呆症的症状表现基本相同,以表达能力丧失、记忆力显著下降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等为主要症状[1]。但从发病机制分析,两种痴呆症的诱发原因并不一样。前者多因脑血管损伤诱发痴呆,而后者发病和多重因素相关。因此,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案也存在鲜明差异。但是,临床多结合患者症状体征鉴别诊断,存在较高的误诊率。为有效鉴别诊断疾病,积极联合一些影像学手段,是很有必要的。头颅磁共振属于临床比较推崇的影像学技术,可在痴呆诊断与鉴别中发挥显著作用[2-3]。本文主要探讨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诊断中的价值,内容如下。

1.1 临床资料

以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阶段在本院就诊、治疗的 40例脑血管性痴呆、40例阿尔茨海默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纳入标准:(1)脑血管病发病时间≤90d;(2)病情发展为阶梯状;(3)突发痴呆症状;(4)存在脑血管病史;(5)患者家属对研究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排除标准:(1)合并颅脑恶性肿瘤;(2)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与心肺功能不全;(3)疾病迁延不愈;(4)不能提供完整资料;(5)不能配合完成检查。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岁~83岁,平均年龄(72.40±6.18)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1岁~82岁,平均年龄(72.16±6.15)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头颅磁共振诊断,应用飞利浦Ingenia 3.0T核磁共振完成扫描,扫描序列分别是:SURVEY、FLAIR_ T2_prep、T1W_FLAIR、T2WI、T1WI等,行不同方位扫描。详细扫描参数如下:FLAIR_T2_prep,TE=255ms,TR=4500ms,T1W_FLAIR,TE=20ms,TR=2000ms,扫描视野250×250×70mm,翻转角90°~120°,扫描图像30幅,图像层厚2mm。

1.3 观察指标

(1)海马体积,通过Stoub 计算方法完成海马体积计算,以 Hasboun 海马结构分界标准区分每层海马结构,并进行对比分析;(2)颞叶沟回间距以及大脑左右径,以安维民测算方法完成相应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海马体积统计分析

以左侧海马体积与右侧海马体积为比较指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值比较(P<0.05),见表1。

2.2 颞叶沟回间距以及大脑左右径统计分析

观察组的颞叶沟回间距低于对照组,数值比较(P<0.05);观察组的大脑左右径与对照组比较,数值比较(P>0.05),见表2。

脑血管性痴呆最早在1891年被 Klippel 提出,认为患者脑底动脉硬化是令老年痴呆形成的主要原因[4-6]。随着临床研究的增加,临床认为患者的脑梗死病灶数量及范围直接决定着痴呆发生率。脑梗死病灶数量越多,或是病灶范围越大,发生痴呆的概率越高,但和脑底动脉硬化无明显关系。而现在临床指代的脑血管性痴呆主要指因缺血性、出血脑血管病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导致认知功能、智能障碍后形成的临床综合征。但该病症状表现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极高的相似度,通过症状体征与常规实验室检查,并不能有效鉴别区分。

临床认为,影像学可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性痴呆中发挥显著作用。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多伴有海马体、杏仁核以及颞叶改变,所以颞叶沟回间距、大脑左右径比值逐步增大。但是,脑血管性痴呆是因脑血管损伤导致的痴呆,海马体、杏仁核以及颞叶等组织的变化并不明显。经头颅磁共振检查可发现,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灶多发生在脑皮质、皮质下一级基底部位,病灶有多发、单发两种[7]。脑部信号表现和脑梗死信号表现基本一致,均有脑萎缩征象存在,并伴有颞叶萎缩、皮质变薄、海马萎缩、脑室扩大以及脑沟变宽等多种征象。阿尔茨海默病的头颅磁共振影像则存在一定差异,额定额叶部位脑萎缩具有广泛性特点,萎缩性具有对称性,并伴有脑沟变深以及脑回变窄等多种征象。且随着病程发展,脑萎缩程度不断加深,大脑左右径比值以及颞叶沟回间距会不断增大[8]。但是,脑血管病痴呆患者并不会发生明显脑萎缩现象,所以大脑左右径比值以及颞叶沟回间距的变化不大。

综上可知,脑血管性痴呆采用头颅磁共振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宁川,任龙,陈少贤,等. 头颅磁共振定量分析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A4):16-17,24.

[2] 李维.探讨头颅血管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5):21-23.

[3] 刘素清,廖军.头颅血管核磁共振在诊断脑血管性痴呆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129-130.

[4] 李青,鲁珊珊,孙涛,等.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2):66-70.

[5] 王化强,刘颖娜.TCD、MRA及与DSA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9,17(1):47-49,129.

[6] 王渊霞,温艳婷,卢静.经颅多普勒超声与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6,38(9):1298-1300.

[7] 陳萍,秦琴,漆晓东,等.颈部超声和脑血管造影术在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2016,29(7):131-133.

[8] 赵靖华,姚艳,尚美生.心源性脑卒中诊断及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94-96.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海马组织AtP5a1基因甲基化改变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轻度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护概念的解析
琐琐葡萄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影响
HSP70敲低对AD转基因果蝇的神经保护作用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舍曲林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及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对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诊断价值
十全大补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