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实践与研究

2022-02-23 04:55李树香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助教高年级

李树香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实践与研究中,促使“小先生”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模式,各种“小先生”助推的教师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的“内部诱因”,使知识的掌握与心理发展相统一。它促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学得更多,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体验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高年级;小先生;助教;推学

一、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陶行知先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说过:“小孩能办大事,也能互教互学,自己当‘小先生’。”新课程标准也倡导: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促使全体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出色的“小先生”,不仅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而且会带动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在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实践中,促使“小先生”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教师满堂灌的讲课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累得口干舌燥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实践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丰富助学推教的相关方式方法与理论基础。

二、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了解农村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发展现状,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有机的高年级小先生助学体系,促进高年级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唱主角,真正成为学习中的小主人,化被动为主动。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养成互相帮助的行为品德。我们开展小学生“助教推学”实践与研究,贯彻落实小先生制,也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三、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研究过程

(一)课前预习阶段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开展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活动,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出每一学科的小先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由“小先生”带领大家进行预习活动。例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小先生”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文章的阅读,熟悉所学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小先生”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二)新知学习阶段

在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知识点都会有“学困生”。在助教推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展开一对一的辅导,有一名先进生来带领一名后进生。在此过程中后进生因为自己面对的“小先生”是同学关系,因此可以打消后进生对于教师的畏惧感,从而使学生能够遇到问题敢于发起提问。而先进生在为后进行知识的讲解過程中也能够将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巩固。或者科学分组、相互促进(人人争当“小先生”,个个都是小组长)我们多数班级是4人一组,有的是6人一组。实践证明,4人或6人小组最好,我们知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发出灵光。”小组人数过少,就无群体效应,就没有智慧的碰撞,当然不会有精彩的生成。还可以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内学生层次不同,相互促进,组间交流碰撞解决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深入各小组了解“小先生”教学情况,对于在讲授所学知识实在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指导,还可给其他组同学作为范例。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遵守“四个凡是”:凡是学生能学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说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能探的教师不引。

(三)课后复习阶段

在课后复习阶段,高年级学生也能够发挥其自身的助学推教作用。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析,每组以为“小先生”,在“小先生”的带领下, 引导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来的巩固拓展,“小先生”作为第一轮的把关人,如果有同学没有把所学新知识理解或者掌握,那么“小先生”就要去帮助这一类的同学。

四、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实践研究的收获

(一)改变了教师的观念

自从执行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以来改变了教师的学生观。在教学中开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实践与研究,真正做到了培养高年级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前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小助教的帮助下也有了可喜的变化。“小先生制”实施的前提就是课堂上师生要民主,要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强调对学生的尊重。

(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这之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讲授多,提问多,谈话多等高耗低效现象一直困扰我们,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也总得不到提高。在进行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我一改往日课堂教学循规蹈矩——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而是让学生能自己去寻找答案发现问题的关键,总结发现的规律以及知识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硕果累累

(一)助教推学,开讲“小先生”

语文课堂注重知识积累更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知识积累和口语训练的机会。开讲“小先生”为大家带来与本节课有关的演讲。可以是本课主人公的介绍,也可以是小故事,或者是本单元习作的积累。对于开讲“小先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数学课上采取每天一到校小老师检查家庭作业。多问问他们知识掌握情况。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过关和巩固,尽自己所能不让一对学生掉队。课堂上要多照顾他们,学习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上课、作业、订正、预习、检查等要求,并督促其按要求完成。

(二)助教推学,朗读“小先生”

读是语文课程中,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当范读“小先生”,带领同学们读课文或词语,(这就促使学生课下积极准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自主意识。学生都想作为“小先生”,认为自己是同学的榜样的好胜心,这样他们不仅读得认真了,听得也十分专注,不但能及时纠正别人的错误,还能克服自身的缺点,还善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大胆表扬。数学里要想理解题意,就必须让孩子读懂题。怎样才能读懂题呢?那就找“小先生”多读几遍题,说出自己的理解或抓住的重点,这样孩子才能理解题意,才能找准已知信息及问题,只有清楚地知道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我们才可能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三)助教推学,导学“小先生”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的实践研究中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课文,让学生展现他们思考过程,跟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同龄人间的思维也学更便于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自己主动分析、理解课文。

在进行每一单元新授内容时,我会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告诉学生,例如:本单元着重要掌握人物描写方法,或者体会深刻句子的含义等等。让学生在写导学案的时候有的放矢。一个单元里分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对于这两类的文章“小先生”导学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四)助教推学,答疑“小先生”

让“小先生”互相帮助,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分享所掌握的知识储备、能力特长等组织成立学习小组,人人都当“小先生”。 分享自学收获,同桌互助,稍难的问题先找小组内的答疑小先生进行解决,实在不行还可以组与组之间交流。让“小先生”在课堂内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形成和谐互助的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后进生自信心的培养。

(五)作文评改“小先生”助推学生写作能力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修改,重视合作修改。”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小先生“助教推学”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找到了别人的不足,也是自己知识的内化,起到了相互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之处,经过合作互改,会得到提升。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我采用两种互评机制。首先同桌互为“小先生”,交换作文,找到可以修改之处。我要求同桌“小先生”以鼓励为主,多找优点,写上一两句赞美的话。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批注,并提出修改意见。换回作文本之后,同意的话就修改,不同意就留给下一阶段的“小先生”。一对一修改之后进行组内“小先生”评改。由本组的“小先生”即组长将全部作文收齐,利用课下时间对本组内存在争议最多的文章进行集体修改。最终选中本组内经过修改最出色的文章进行全班交流。得力的“小先生”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反思

有各种“小先生”助推的教师课堂教学,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的“内部诱因”,使知识的掌握与心理发展相统一。它促使学生尽快掌握知识,学得更多、更快,还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体验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实践与研究扎实开展并取得点滴成绩,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我们的课堂效率一点点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一点点加强。

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实行,创新改革,我们认为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尝试。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提高。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助教推学”实践与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姜燕燕.小學高年级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7):5.

[2]黄雪瑶.小先生助教推学课堂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2017(34):2.

本文系唐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市级重点课题题目:小学高年级学生“助教推学”的实践与研究,(编号:13520ZD014)的结题成果。

猜你喜欢
助教高年级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Grammar in Young Learners’ Classroom
小学高年级数学弹性作业的有效实践探索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