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校生”考试之数学教学

2022-02-23 04:55段雪梅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段雪梅

摘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做好“三校生”考试的数学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考试大纲。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领悟考纲,把握要求;构建知识框架,触类旁通,提高学生成绩,更提升数学素养。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程,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分析、综合等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观察力、注意力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从事“三校生”考试的数学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如何开展好“三校生”高考数学的教学呢?下面谈谈我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三校生;数学;教学

一、(云南省)“三校生”考试概况

“三校生”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统称。包括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

“三校生”考试,即“三校生”高考,是云南省自2000年开始至今,每年与全国普通高考同时进行的考试。是为“三校生”上大学搭建的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实现“三校生”上大学的愿望,从而继续提高其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校生”高考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政治、专业课。学生可以报考与自己原本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无论报考什么专业,数学都是必考的科目。

二、结合“三校生”考试要求,了解数学科教学概况

(一)教学内容概况

根据云南省的《招生考试说明》,数学科考试内容有:第一章基础知识;第二章集合、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第三章函数;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五章平面向量、第六章直线、二次曲线;第七章多面体和旋转体;第八章数列;第九章复数。共九章,包含了中学数学的大部分内容。涵盖的内容之广、知识点之多、逻辑性之强、思想方法之灵活是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对于“三校生”迎接高考的教学来说,数学学科的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又浩大的工程。按照学校一贯的教学安排,学生只有高三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复习任务,所以数学学科的教与学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二)教学对象概况

我们学校是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中考失利,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这类学生大部分由于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从初中甚至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数学学习就屡受挫折,心理压力大,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怕学数学,厌学数学,有“恐惧”数学的焦虑心理,有的甚至有放弃数学学习的打算。总之,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差异较大,数学素养更是千差万别。

居于以上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概况的迥异,作为数学教师,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弄清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学习数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处理教材,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好“三校生”的数学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参加考试的竞争力。

三、结合“三校生”考试要求,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一)依据考试大纲,紧扣考试说明,夯实基础知识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万丈高楼从何谈起?所以在教学中,我以《考试说明》为根本,引导学生打牢基础。

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维方式的归纳提炼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识记理解公式、定理、定义,合理分析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化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例1(2016年第6题)若(-,-1)是角α终边上一点,则cosαtanα( )

《考试说明》中明确,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因此在教学中就注意:

第一,要求学生必须准确识记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定义中每一个量的含义及各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結合文字语言、数学符号、图形(直角坐标系)三个方面去构建任意三角函数定义。

第三,通过多次默写定义和相关习题的训练,强化对定义的理解。

(二)结合历年“三校生”考试试题,认真分析,指导教学

1.领悟考纲,把握层次

认真领悟《考试说明》中对考试的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试题类型等各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其中所述的“了解”“掌握”“理解”“会用”等指导性语言进行认真领会。再结合历年“三校生”考试试题的分析研究,做到教学不超纲,不加重学生学习压力。

例2(2008年第10题)函数y=sin4x+3cos4x的周期是( )

《考试说明》中明确:了解正弦型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出其简图,会准确求出其周期、最大(小)值。因此在教学中注意:

第一,记住y=Asin(ωx+φ)的周期为,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同时强调T只与ω有关。最大(小)值只与A有关。

第二,要求学生会用公式就行,不必拓展。

第三,对于了解的考点,不必花过多时间在推导或讲解上,只要做到准确记忆公式,明确每个量的含义及考查重点。

2.把握重点,帮助学生提高基础题的正确率,增强数学学习信心

根据《考试说明》和历年试题考查频次分析,直线、二次曲线、数列、三角函数、函数是考试重点,以及第一章考查重点是数的大小比较、指数与对数的运算;第五章考查重点是长方体全面积、圆锥的体积等等。

在教学中,有目的地把必考内容反复训练,对简单题要求学生,注意解题速度和运算准确性训练。对中等题侧重教学生审题,挖掘条件分析思路,规范解题格式。对难题,鼓励学生去探索,在课堂上精选少讲,达到抛砖引玉即可,侧重于挖掘得分要素。即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做到基础题不丢分,中等题得分,难题保分。以帮助学生提高考试的得分率,提升数学科学习的信心。

例3(2016年第14题)已知直线ax+3y-1=0与2x+4y-5=0平行,则a=( )

此题考查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再计算出待定系数的值。在教学中注意:

指导学生从形式上要记住各类直线位置关系的条件,并能结合考题准确代入数据,通过计算求解问题。并通过反复从不同角度的变式练习,做到系统化、结构化。

(三)构建知识框架,把握主干知识

1.注重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4(2017年《考试说明》P79例6)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c与x轴有两个交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6,c的对称轴方程为x=2,且f(x)有最小值-9,求a,b,c的值。

方法一,依据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顶点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ax2+bx+c=0的实根,有x1·x2=-,x1+x2=-。然后联列方程组求解a,b,c的值。

方法二,依据题设条件,二次函数图像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9),则函数解析式为y=a(x-2)2-9,又因为图像过点(-1,0),(5,0),则a(-1-2)2-9=0,求出a=1。所以y=(x-2)2-9,即y=x2-4x-5。故a=1,b=-4,c=-5。

两种方法都需要学生在构建二次函数定义、图像、解析式等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挖掘题干叙述中的隐含条件,综合运用二次函数、韦达定理、方程的求解等知识来解题。通过两种方法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知识的理解,并再次重温方程有关的知识,起到前后知识的衔接和触类旁通的作用。

2.注重纵横比较,构建有效认知结构

引导学生全面梳理知识之后,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引导学生了解知识间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提炼出思想方法。

比如,“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引导学生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因式分解、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串联知识,建构知识间网络化关系,进而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的有机认知结构。

又比如,以一些基本公式为核心,运用已有知识多次推导其他公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记忆公式。

(1)由sin2α+cos2α=1推出1+cot2α=csc2α(同除以sin2α)

在推导公式中理解、记忆公式,在记忆公式基础上推导、理解公式,使知识结构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

四、结合“三校生”实际情况,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一)尊重学生,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主体是积极向上的,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只要学生有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数学的焦虑心理,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

(二)强化动机,明确目标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平等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力求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努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三校生”考试。而且只要坚定的信心、不懈努力,一定可以学好数学,提升数学成绩。

(三)感知数学,认识数学

在教學中,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和方式,力求学生听懂学会。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感知数学的美及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懂得:学习了数学,思维会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数学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更是科学与技术的工具,学习数学是适应时代的需要。

总之,“三校生”数学教学,首先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材,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为重点,以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为灵魂,以考生考出好成绩为目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震,李锋.云南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学招生考试说明[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

[2]郑兆顺.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我们爱数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教学
错在哪里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