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提高复习效率

2022-02-23 04:55刘慧琦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设置创设历史

刘慧琦

这些年来,历史中考题目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重视考察学生的历史思维。命题人常常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历史事实,进而“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为此,学生如果只是掌握历史常识是远远不够的。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从各种渠道得到历史信息,逐渐形成分析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而且要增强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并形成唯物史观。

九年级历史教学,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复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普遍不高,如果老师把复习内容从头到尾平铺直叙讲一遍,学生很容易走神。“复习并不等于再教一遍。理想状态下,复习是对已经建立的记忆通道的再次访问。只有重访记忆通道,才能使记忆更加深刻,更加容易被调用。”为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复习,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代表性的而且较完整的历史材料,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文笔者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节九年级复习课为例,创设不同的情境,整理相关重要史实来帮助学生主动复习、激活思维并提高复习效率。

一、生活情境开启,点燃学习兴趣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知道创设情境的途径有不少,如展示历史图片再现情境,播放音乐融合情境,角色扮演体验情境,语言讲述描绘情境。日常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情和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途径。无论哪一种情境的创设,最终都要贴近学生的具体学情,注重学生的情感、情绪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情绪、触及学生内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并提高历史素养。

复习“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课的时候,班级里有一位同学生日,结合这一细节,创设了一个“送你一份手绘清朝地图”的生活情境。课前布置预习任务“绘制清朝疆域图”,从学生绘制的疆域图中挑选出较优秀的作品在课堂展示;同学们看到自己或好友的疆域图会比较兴奋,从而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顺势导入复习课:“清朝有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强大的国力,这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清朝如何有效地控制大片领土?”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认识事物还是以感性认知为主,不过,他们正逐渐从感性认知过渡到到理性思考,唯物史观对他们而言还有点陌生,经过前两年的学习,他们多多少少有了“论从史出”的学科能力,对于“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不过,他们头脑中的历史知识还是零散的,缺乏整合零散的历史知识和构建知识架构的能力。课前了解到学生在七年级学这部分新课时不够认真,对本课复习内容一知半解,在课时紧、复习任务重的情况下,面对繁多的复习要点,他们一时难以把握,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主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學生了解清朝是怎样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的、郑成功是怎样收复台湾的、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是什么,清朝对西藏进行了怎样的有效管辖,清朝采取了哪些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清晰把握并理解“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使复习的内容在头脑中呈现出系统性,进一步构建历史空间感和方位感,培养时空观念。

二、问题情境递进,主动探究学习

历史是属于过去的,学生没有办法直接体验。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步入过去的历史世界时,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物和事件会产生隔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在学生与历史之间架起一座对话的桥梁,尽量拉近学生和所学的历史内容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历史理解。

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没有问题,人们的思维活动会比较懒散;有了疑问,学生才会比较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探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即有目的地提出一些疑问,可以刺激学生的认识冲突,进而触动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再通过教师的鼓励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思考和研究,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团队合作功能。具体而言,在进行“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课复习的时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学习状况,创设层层递进的历史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

情境一:

1662年,郑成功在台湾病逝。郑家的后人把他的遗体迁葬到福建的故土,康熙皇帝派遣官员一路上护送灵柩,并且写了一副挽联:“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请各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康熙为什么会给反清复明将领郑成功写挽联?

情境二:

平定台湾之后,有些人主张“迁民、弃地”。明末清初军事家,即康熙年间率领军队收复了台湾的将领施琅却认为: “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小组合作探究:你同不同意施琅的看法?请说明原因?进一步用史实说明清廷是如何看待施琅的意见?

情境三: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不同情况设置不一样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廷分别采取伯克制、盟旗制、郡县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疆地区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则是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清朝边疆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为巩固西北边疆采取的措施。

创设探究情境,设置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有所了解,明确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同时归纳本小组的见解。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小结:情境一:“郑成功从荷兰人的手里成功收复了台湾。使得被荷兰侵略者占领了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令人尊敬的民族英雄。此后,郑成功在台湾实行一系列新政,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他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主’。正是因为如此,尽管他是反清复明的将领,但他维护了我国的统一,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他是爱国的、正义的象征,康熙因此才会给他写挽联。”情境二:“康熙赞同施琅的看法,采纳了施琅的建议,清朝在台湾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1684年,设置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情境三:“清朝边疆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特点是:因俗而治,尊重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采取的具体措施: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都被平定了,清政府还设置了伊犁将军,在新疆驻扎军队并设置哨所。”

三、图画再现情境,激发家国情怀

“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存在内在联系,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解释‘前因后果’,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后果成因’。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产生断裂感。”历史复习课,要将前后关联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将过去与现在所学内容融汇在一起,加深对历史的整体把握、认知和理解。

情境四:

学生活动:在地图上标注历史事件的序号。

(1)公元前60年,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

(2)三国时吴国孙权派出卫温到达夷洲,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得到加强。

(3)隋炀帝杨广三次派人到琉球。

(4)唐蕃和亲。

(5)唐朝设安西都护府以及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6)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7)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和澎湖列岛。

(8)元朝时设宣政院,管理藏区军政事务。

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在地图上标注历史事件的序号”以及绘制历史图画、思维导图,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历史。借助对比、整理和归纳“历代对台湾、西藏、新疆的管辖”这方面内容,加深对史实的了解,切实体会台湾、西藏、新疆是我国的宝贵领土,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复习课的内容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学生的上课兴趣不像上新课时那样浓厚,尤其到复习课的最后阶段,学生比较疲倦了,很容易分神,因此更加需要巧妙安排。初中学生是读图长大的,他们喜爱图画,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借助图画再现历史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读图、绘图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细节,体验历史情感。在复习课即将结束之际,通过在疆域图上补充内容和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来归纳复习内容可以建立整体印象,这期间还可以插播轻音乐,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园地里提高复习效率,更好理解教师的课堂结语:清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经济迅速发展,为巩固疆域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加强了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等有效的管辖。

“‘情’指事情,包括人物和情节;‘境’指環境,包括时间和空间,‘历史情境’即指历史事物发生或进行的具体、客观的社会环境。”多维度创设情境,学生能更多参与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多样化而且具有激发思维作用的情境设置复习方法,是富有成效的。当然,我们在创设情境进行历史课堂复习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譬如以下三点:首先是情境的设置必须是真实的。在历史素材的选取方面要应尽可能使用有说服力的可信度高的资料;其次是情境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具体实际,能够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学习印象;再则是情境的设置要尽量多样化,不管是借助疑问、语言、图画、音乐还是表演来创设情境,关键是掌握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最终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克里斯蒂·沃德,沃德,王斌.“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成功教育完全手册[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刘建兵.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历史结论深度教学策略——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儒学的态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20(5):3.

[4]冯波.将“情境”进行到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视域下的2020年全国卷Ⅰ试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7):5.

猜你喜欢
设置创设历史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创设未来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栏目设置一览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