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2-02-23 04:55赵国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渗透对策美术教学意义

赵国运

摘要: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美术课程是中职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尤其是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下,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非凡。近些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需要夯实综合素质。本文立足中职美术教学,对德育教育和美术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索,以找到有效的融合之路。

关键词:德育;美术教学;意义;渗透对策

尽管美术课程和德育教育各自独立,不过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二者的共通点。“职教20条”“三全育人”等理念的提出对于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强调了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尤为重要。德育教育作为中职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需要教师美术教师找到其与所授课程的衔接点,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一、中职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中职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过去的中职德育因为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教学内容大而空,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兴趣,对德育的观点认同感不强,德育的效果不佳。将德育教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渗透,通过学习经典的美术作品来体会作品所表现英雄事迹和真挚的情感,通过教师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事迹的介绍,从思想情感上震撼学生,同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对学生开展别开生面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在中职美术教育中的渗透需要紧密地同现实生活相结合,将美术实践活动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来获得创造灵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并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的道德素质。

(二)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养

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丰富了美术教学内容,同时拓宽了美术教育范畴。美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而是融入了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从新的角度来看待美术学科的学习。学生在参加各种美术教育活动时能够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活动,用心得融入活动中去,深刻地体会体育活动的现实意义。同时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和价值观融入作品中去,运用作品来表达和抒发内心的情感。德育的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并且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三)提升教师的成长

德育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不是生搬硬套,需要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新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来实现美术教育和德育的融入。这对教师在德育和美术专业教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专业提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并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相互见得交流。在教学实践中,中职美术教师要同思政教师多沟通,找到美术教学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性,做好课程规划,以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将德育融入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二、中职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现状

(一)美术与德育融合的意识薄弱

近几年职业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加快,无论是中职或是高职,教育教学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不过,大部分中职学校采用的教育模式还是传统教育,在管理与教学观念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但学生受此影响,家长和教师也会觉得“如鲠在喉”。美术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明显逊色于数学、英語等基础类学科,这就导致教师或家长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不足,认为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和就业,在该课程付出的精力少之又少。部分家长认为学生步入中职之后,应该以就业为目标,和就业无关的课程可有可无,这些都使美术课程的地位受到挑战。在此情况下,德育在美术课程的渗透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要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推动二者的融合进程。

(二)美术和德育融合手段滞后

如上述所述,因为美术课程与学生的成绩并无直接关系,所以大部分学生对此并不重视,

让美术坐上了“冷板凳”。从生源构成和专业选择方面来说,中职学校选择美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文化成绩不理想,难以继续学习生涯,所以会选择美术专业,这也就造成中职学生的水平高低不一。在整体对此缺乏重视的情况下,再对德育和美术融合进行探索,很多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手段,无法快速找到二者的衔接点,这也就降低了美术教学水平。所以,笔者认为中职教师要根据教学实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实现二者的交融。

三、中职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

(一)借助信息化,开展现代教学

想要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使其和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师首先要对美术课程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美术教师是课堂知识的传播者,让学生渐渐爱上美术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始终是教师探索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手段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在丰富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可以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中。运用慕课、微课等平台,原本较为抽象的美术知识,可转化为图片、声音或是图像,以一种可视化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使其真正参与到美术教学中,逐渐培养真善美的良好品质。

明代画家朱邦所作的《采莲图》现被收藏于中国美术馆,是朱邦的代表作之一。教师课前可先搜集作者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课上先给学生描述创作背景。随后,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图片的形式给学生展示这幅作品的全貌。聚焦图片,学生会看到夏季莲红时节,女子在湖中采莲的景象。从作品风格来看,笔墨语言带有浙派风格,却又不似浙派后期画家的粗俗之气,大片留白与南宋画家遗韵如出一辙,笔线勾勒中尽显文人气质。通过作品展示,学生会对该作品有更直观的了解,也会更理解作者创作的初衷,容易产生共鸣,潜移默化地学习和传承古代绘画技巧,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渐渐爱上美术。

(二)开展实践课,培养合作精神

德育教育内容包罗万象,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来说,在具有竞争意识的同时,还应该具备新时期的合作精神,方可实现“1+1”大于2的功效。对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队伍,为其布置任务,选择合适的形式开展。美术是艺术的范畴,艺术又是来源于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以生活实践为形式,把美术和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活动更真切的体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事物。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艺术设计的相关内容实,就可以确立一个重要元素,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如小石子、瓜子或是树叶等,把学生进行分组,任务就是通过所学知识选择一种平面构成形式,由学生亲手创作。小组创作环节结束之后,由小组代表阐述作品创意,借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评价,教师來做最后的陈述和决定。教师评价完各小组的作品后,选出更具创意的作品予以表扬。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也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懂得只有相互合作才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明白团结协作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三)深入分析作品,渗透德育要素

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应该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教师要挖掘更多美术作品,给学生传递德育因素,使其意识到美术课程的价值。二者的融合,如果仅仅是对美术作品色彩、创作背景进行分析显然是不够的。想要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就需要教师挖掘作品中深层次内容,让学生了解隐藏的价值观和教育意图。因此,为了达到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功能的作用就要求,中职教师提高在美术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例如,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创作的《纽伦堡》,教师就可以将其引入课堂,给学生介绍作者创作的意图,使学生了解作者本意是想要对德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进行重新界定,他又被人们称为“德国罪行的考古学家”。学生通过教师的深度挖掘,不但会了解作品主旨,而且也会更珍惜和平社会的不易,对于祖国也会更加热爱。

(四)营造学习环境,创设德育气氛

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极为关键,而教学的条件就是要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身处良好的氛围中,也可以提升学习效果,将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例如,教师可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发挥黑板报的作用,给学生绘制一些符合中职生特点的图画。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教室的文化墙,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可学习优秀作品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作品更容易获得其他人认可,自己也能学习到更多技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美术作为该阶段的课程之一,在德育教育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将中职美术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而且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感受美术作品的内在韵味,这对于学生人格塑造有着积极作用。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中职美术和德育融合的意义,随后阐述了当前的教学现状,最后则是提出了借助信息化,开展现代教学;开展实践课,培养合作精神;设学习环境,创设德育气氛的三点建议,希望能够加快二者的融合,同时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中职美术欣赏教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5):45-46+136.

[2]张国伟.关于中职美术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之事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8(11):73.

[3]孙静波.德育为首润无声胜——浅谈中职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相关研究[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8(06):31.

[4]吕东敏.浅谈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运用竞赛教学法对学生的德育渗透[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51.

猜你喜欢
渗透对策美术教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