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减”落地生根 促课程资源开发

2022-02-23 04:55韩文波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材整合校园环境课程资源

韩文波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关键词:双减;课程资源;开发;校园环境;教材整合

课程资源是丰富多样的,凡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利用与开发。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作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除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校园网、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等教学设施外,还积极利用我校现有的校园环境资源进行教学。

一、跨越教材框架,创造性地整合教材

教师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对生物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变通,并对生物课程的难度及讲解进度加以调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的目标是跨越教材框架,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并早已阅读理解教材内容的这一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创造性地整合教材结构,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采用“了解原知—引导应知—满足相知”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四个小组,让学生先写出已知的课题内容,提出还想知道的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原有的知识和刚学到的知识逐步解决想知道的问题。对于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大量、精彩的视频图像资料展示和讨论,分层次地让学生慢慢进入求知的殿堂。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一次令人震撼的生命教育。

七年级开学伊始,教师带学生畅游校园,开展《绿色校园》单元实践课活动。实践活动可根据本班特点开展,各个班级可以通过开展“环保知识我知晓”学生作品展出、开展“我是绿色小天使”等系列活动。将本学期的三节课整合成一个单元,教学共分4课时,首先“认识校园植物,调查校园植物的分布状况”;其次开展我为校园植物挂名牌系列活动;第三“探究学校操场、草坪、长廊三处空气湿度的差异,了解植物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最后开展“我为校园设计绿化方案”。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扮演了调查员、实验员等多重身份,既完成了同步教材的教学任务,又培养了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爱护校园植物的主人翁情感。

教材整合,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按照課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调整教材结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师的教学艺术更为娴熟,逐步形成了个人教学风格。

二、结合当地实际开发课程资源

环境资源在现行的生物课程标准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元素,给环境教育提供了独特的素材;同时,环境教育在学科中的深化也将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达成,并为课程实施注入鲜活的思想。不仅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而且教师应引导和提供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如发动学生利用星期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并参看有关环境报等。除了收集文字信息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图片资料,并请家长协助摄影,教师剪辑、配乐,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周围环境由于人为的破坏而恶化,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继而行到起来保护环境。

广阔的自然界是生物课教学的“天然实验室”。通化地处长白山,多种多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生态类型和生物种群。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托,让学生利用假期走进通化地区的“白鸡腰国家森林公园”“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将学生带到奇趣的大自然,不仅使他们了解了当地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技术发展状况,更培养了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远意义。

三、联系热点话题开发课程资源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时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恰当捕捉学生兴趣浓厚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是开发生物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

利用重大节日进行教学,如“环境日”当天通过校园广播向同学们公布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全世界范围内,雨林正以每年1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2100多万公顷农田荒漠化、土壤每年流失量高达200万吨、每天超过70个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预计未来25年内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生物都有灭绝的危险,使学生强烈感受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情感为之升华;“无烟日”组织学生写倡议书“愿做无烟公民”。了解我们生存环境中还存在许多我们平时不知晓的严峻问题,人类正面临着“生态危机,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严重问题,懂得人类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初步掌握一些现代环保知识和环保技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而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属于人力资源范畴。因此,教师资源的开发,不仅在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强化教师个人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不断积累教学智慧,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总之,通过上述的方式和方法可以积极地开发课程资源,让国家的“双减”政策真正地落地生根,同时还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科学家的梦想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猜你喜欢
教材整合校园环境课程资源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关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点体会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