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教学优化与实践研究

2022-02-23 04:55邓福江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邓福江

摘要: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思政教育教学应得到进一步优化,教师要积极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以此更好地引发学生兴趣,强化他们对所学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将针对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教学优化与实践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优化与实践

一、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教学优化与实践改革的意义分析

(一)提升课程感染力

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的优化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关注,他们的研究对于后续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将这些资源引入课堂,能大幅提升教学内容对于高职生的感染力,从而使其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形成更强的学习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同时,通过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与内容,能够大幅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让思政知识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产生影响,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二)增加授课及时性

在思政教育中,及时落实授课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综合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展开高职思政教育时,我们要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变化,了解学生实际情况,这样方可有效抢占育人先机,获得思政教育主动权。为此,教师通过革新思政教育手段,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及时性、引导性的教育指导,增强授课工作的实效性,促使思政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提升教学灵活性

从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分析,以往教师在思政课堂多是以言语灌输的模式展开育人,学生在此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抗拒、厌恶等心态,这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极为不利,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因此,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通过对思政教育教学展开优化,能够极大丰富课堂形式,增加教学灵活性,将思政知识更为高效地渗透到学生心中,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利用微课、网络直播等方式优化教学流程,对思政知识展开视频化、图像化处理,这对提升教学实效意义重大。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足

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应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受到传统观念影响,未能对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提起足够重视,他们很少主动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在面对一些思政难题时,未能对到对其深入分析、研究,这样就很难对学生展开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极大阻碍了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提升。

(二)思想易受影响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学生所处的思政环境变得愈发复杂,很多不良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冲击。在学习思政知识时,学生会在无形中接触大量信息,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从而极大影响了他们健康思想政治态度的形成。另外,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在展开思政教育优化时,会引入很多新兴资源到思政课堂,但是他们对这些资源的甄别不够深入,也会导致一些不良意识、思想渗透到学生群体,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育模式固化

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实施思政教育时,部分教师缺乏创新精神,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展開育人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将很难从思政教育中学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甚至会催生他们的厌学心理,不利于思政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思政教育教学优化与实践策略

(一)转变育人理念,重视思想引导

立德树人视域下,教师若想更好地发挥自身教育辅导者、思想引领者的作用,必须要从育人理念入手,将其向着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这样方可为思政教育教学优化提供思想保证。在实践中,我们要放低姿态,多和学生针对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展开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喜欢的事物,并以此为基准开展授课设计,革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提升育人效果。另外,我们要结合立德树人理念特点,对新的思政教育教学路径展开探究,在课堂中渗透更多学生喜欢、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形式,从思想深处对学生展开影响,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在此互联网时代,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思想,我们可以在班级里创设一个“网络监督”小队,让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互相监督,避免其深陷黄色、暴力、血腥等不良信息中,及时对班级的思想、舆论展开引导。在发现学生思想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优秀的电影、音乐等,对他们思想展开引导,并在言语中对其规劝、指点,使其行为、思想逐渐步入正轨。通过转变育人理念,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教师方可逐渐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二)优化思政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高职生来说,思政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对其学习效率会产生极大影响。当前,很多教师在展开思政教育教学时,未能对这一情况提起充分重视,很多教师仍采用言语直教的方式授课,课程内容也略显陈旧、缺乏新意,难以引发高职生学习主动性,这对提升教学效率并不友好。另外,环境对于思政教育教学优化质量提升意义重大,教师应对此格外重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思政教育教学,我们可以尝试借助新媒体技术,在高职思政课堂为学生营造一个趣味、高效的学习氛围。

在展开思政教育教学优化时,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出发,调动学生主动性。我们都知道,若是学生能够对思政课程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会在其心中出现一种“内驱力”,在这种力量的引导下,学生将更为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中,其学习质量也会有很大程度提升。因此,在开展授课时,我们可结合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引入新媒体手段进行辅助,这样能大幅提升课堂的感染力、吸引力,引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强烈探求兴趣。

事实上,仅凭一两次的多媒体教学,难以从整体上提升高职教师开展多媒体思政教育教学的水平,这就需要高职教师组织起来,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多媒体思政教育教学团队,实现各教师间的高效配合、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多媒体思政教育教学的“经常用、普遍用”。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把自己在进行多媒体思政教育教学时遇到的问题和其他教师进行分享、交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召开一些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对问题进行深入、彻底的分析,从而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效率。通过更加高效地应用多媒体进行高职思政育人,可切实升华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应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其未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内容学习有重要意义。

(三)充实授课内容,多样授课方法

在立德树人时代,展开思政教育时,授课我们可依据授课内容,将网络上的相关优质资源引入课堂,让高职生结合真实的案例展开知识学习,这样能在开拓高职生视野的情况下,加深他们对授课内容的体会,使其更好地领悟知识精髓。例如,在培养高职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时,我们可以从互联网搜索一些真人实事,以此引发高职生对相应内容的兴趣与思考,提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现实性。此外,教育者也可以鼓励高职生自行搜索身边的思政案例、观点,并在课上分享给其他同学,针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念展开讨论,提升授课质量。

授课方法的多样与否直接关系到授课效率高低。因此,在展开思政教育教学优化时,我们必须要对授课方法的研究,结合立德树人特点,将更为多样的授课方法引入课堂。比如,在课堂授课中,我们可以灵活应用图片、视频等媒介展开授课,从视听层面对高职生展开刺激,以此激发高职生主动性,多样理论与实践授课形式。另外,结合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思政教育在线互动平台”,并经常在此平台上推送一些与课程知识有关的内容,以此拓展高职生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不仅如此,我们可根据一些高职生在生活中的表现,设计一些思政宣传片,拉近高职生与知识的距离。在课后、假期等时间,我们可以借助即时通信软件、在线直播平台等和高职生展开互动,并选择一些思政话题进行讨论,帮助高职生解答疑惑,使其思想水平正确发展,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授课措施,引导高职生开展更为有序地学习,在增进师生情感的同时,还能提升授课有效性。

(四)提升辨识能力,完善师资队伍

在课堂授课中,我们要重视对高职生意识形态、价值观等因素的培养,发展他们对互联网资源的辨识能力,使其能够更为主动地投身到知识学习中,成长为一个守法奉公的好公民、好网民。另外,我们要保证授课网络环境清洁,选拔一些思想觉悟高、政治素养强的高职生作为榜样,为班级高职生提供一个努力目标,使其能够自主筛选互联网上的不良信息,树立更为正确的学习观、网络观,让思政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在立德树人时代,高职院校要重视对教育者队伍的建设,通过不断增强他们的授课能力、思政素养、知识储备等方法,提升授课水平。在授课实践中,我们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入适合的网络设备、信息设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打造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为授课改革提供充足助力。另外,高职要从教育者端入手,对其展开积极地教育培训,打造一个“互联网+”教育者队伍,使其能够更为高质、有效地应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高职可以邀请一些互联网教育专家到校讲座,并组织教育者定期开展以互联网授课为主题的座谈会、研讨会,在潜移默化中多樣教育者的互联网授课知识储备。另外,我们要善于革新授课形式、高职生管理模式,凸显出互联网在思政教育上的教育价值,提升授课质量。最后,高职要重视对青年教育者的培养,提高他们在授课研讨中的话语权,借助他们与高职生相近的思维特点提升授课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视域下,若想提升思政教育教学优化质量,教师可从转变育人理念,重视思想引导;优化思政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充实授课内容,多样授课方法;提升辨识能力,完善师资队伍等层面入手分析,以此在无形中促使高职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梁阿莉.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0):88-90.

[2]李培洋.“立德树人”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与路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1):9-10.

[3]田志伟,赵常兴.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性及其实践路径[J].实事求是,2018(05):59-64.

[4]姜瀚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及其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01):53-56.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