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02-23 04:55张金芳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创新能力

张金芳

摘要:当今时代,音乐这门学科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基本课程,但它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初中学生是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从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的音乐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创造,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中仍然有一些不足,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和创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音乐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陈旧的教学观念

当今时代,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当前的流行音乐。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学生认为音乐只是课业学习以外的娱乐活动,对音乐的认识程度较浅,导致对音乐的重视不足。同时部分学校和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理念上有偏差,认为音乐课程并不是“主科”之一,重视程度相对减弱,这样也导致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减弱。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

针对初中音乐的教学方式而言,很多教师仍然还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音乐的乐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的能力。还有一些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背诵音乐作品等等。这些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思维发展,也降低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打开学习音乐的大门,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体会音乐的魅力所在,而且对学生在音乐的创新能力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学生探索音乐的道路上给予推动,帮助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体会音乐的魅力与内涵,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了解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学习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学生对同一段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产生的想象也存在差异,所以授课的教师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加深音乐感受,加深思考,大胆提出假设,勇于创新,最终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新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歌唱技能的训练上,对音乐文化素养和情感教育方面的教育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和想象力的发展空间。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敢于创新,要注重音乐的实践,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大胆创新。

2.建立教学情境,培养兴趣

初中学生在心理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但同时也是非常有创新能力的年龄段,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敢于创新,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结合音乐的内容进行授课,引导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感受音乐的内容和魅力,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

(二)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1.良好的学习氛围

音乐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音乐老师不仅能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还能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制定多样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学习平台,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突破常规思维方式,敢于创新,才会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的时候,如果教师进行过多的方向引导,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进行方向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尽情发挥想象,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展现自己的舞姿,这样的课堂氛围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方式,也锻炼了学生的肢体创作能力,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反馈,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

2.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的质疑精神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很有帮助,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由简单向复杂推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达到学生提高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化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化蝶》的创作背景设计相应的问题,如:根据这个爱情故事,我们能联想到哪些相似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结尾是怎样的?你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结尾。老师可以根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与其相关的联想,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初中的学生是认知的转变阶段,是直觉向抽象过渡的转换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在面对事物的时候,关注点只在事物的表面,体会不到事物内在所体现的本质。所以,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校的教材在内容上过于抽象,学生看到的只是教材的表面内容,没有完全领悟教材内容的深刻内涵。如果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把教学内容融入富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当中,相信可以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授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春之声》,在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配上几张与春天息息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春天的气息,可以很快地让学生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产生对春天的联想,如:天空中远处的小鸟,成群结队地飞来,它们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在聊天一样;地上的小草刚刚从大地里面苏醒,伸着懒腰,看着外面的世界;小溪也已经鼓足了勇气,开始了新一年的行程;广场上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也欢快地玩了起来,有的踢足球、有的放风筝、有的拿着画笔在描绘春天的景色。慢慢地学生会根据老师的引导把自己融入其中。

4.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音乐课的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能激励教师完善教学内容和管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让老师和学生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培养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评价往往只是在学期的期末,教师会给出综合评价,而在当今时代的推动下,评价应该出现在每堂课中,例如:学生根据一段音乐的欣赏回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欣赏态度進行积极的评价,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建立自信的关键。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把握一个度,不能一味地叫好,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对问题不加思索地贸然举手。所以,教师要在欣赏的基础上理性的夸奖,并做出评价,如果在回答的问题上出现偏差,教师应在评价中做适当的引导。

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也并非只有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达到教师和学生互相监督,这样不仅能提高创造性思维,还能让教师和学生在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弥补不足。让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优异,充分地体现自由、民主、生动、有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当今时代教育的主体,而音乐课程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建立和培养上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初中的音乐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东霞.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郑玉慧.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0):11-12.

[3]杨鹏宇.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115+117.

[4]李喜云.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1):82.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