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2022-02-23 11:40安娜黄志鹏游必凯付达华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疗效评价超声手术治疗

安娜 黄志鹏 游必凯 付达华

摘  要:目的  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吕梁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研究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角膜散光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角膜散光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角膜散光度改善情况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疗效评价;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超声

中图分类号:R779.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031-02

白内障是常见眼科疾病,硬核白内障是白内障疾病类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其晶状体硬度达到Ⅳ级,此时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治疗难度较大[1]。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衰退、视物模糊等,致盲风险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多以手术作为硬核白内障的治疗方案[2]。随着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白内障手术技术日渐成熟,很多白内障疾病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改善症状[3]。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吕梁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吕梁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56.15±12.37)岁;研究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55.69±12.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相关标准[4],满足手术指征,可接受手术治疗;②无认知、语言、精神障碍;③治疗依从性好;④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其他眼科疾病和其他类型白内障患者;②精神异常,无法正常交流沟通者;③合并心肝肾重要脏器功能疾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给予常规检查,确定符合手术指征。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常规消毒,待麻醉起效后,于角膜缘处做切口,刺进前房并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后,乳化晶状体,超声碎核处理并将残留皮质清除后放置人工晶状体。术毕,对患者实施涂药、包扎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准备同对照组,于角膜缘做小切口,分离巩膜隧道直达角膜透明部位,刺入前房并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逐渐扩大内切口至合适位置,根据内切口扩大情况适当扩大外切口至合适位置,撕囊后行水分离,并将晶状体核拨动至前房,然后注入粘弹剂,之后娩出晶状体核[5]。术毕,对患者实施涂药、包扎处理。

1.4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视力恢复正常,无不良反应;有效: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视力明显改善,视力提高≥0.5;无效: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视力提高<0.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月后角膜散光度:依据医院规定的散光表对患者角膜散光度进行判断。③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水肿、前房出血与巩膜受损。总发生率=(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巩膜受损)例数/总例数×100  %。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 %,高于对照组的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低于对照组的2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散光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3。

3  讨论

健康人的眼球晶状体是一种透明组织,而白内障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晶状体蛋白质变性,从而引发混浊的常见的眼科疾病[6]。在眼科疾病中,白内障致盲率最高,全球因白内障致盲比例为46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硬核白内障共多见于老年人,而目前临床尚无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特效药物,主要采用手术治疗[7]。正确的手术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超声乳化技术逐渐成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是临床常见硬核白内障的治疗方法[8],但有研究指出,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治疗后,角膜容易受到損伤,术后患者易出现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巩膜受损等术后并发症[9],影响了该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范围。本研究结果显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低于研究组,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巩膜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眼睛处于脆弱阶段,如护理不当、未按医嘱服药、饮食过于刺激、剧烈运动或作息不规律,眼睛容易出现发红、刺痛、发痒、发炎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眼睛充血、眼压升高、眼睛伴有异物感、畏惧强光,甚至会导致视网膜脱落。对于硬核白内障手术治疗,临床推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该手术方式效果佳、操作时间短、创伤小。该术式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还能有效降低巩膜受损、角膜水肿等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综上所述,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海伟,岳岩坤,陈小丽,等.白内障手术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功能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5):549-553.

[2]韩红,安晓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5):71-72.

[3]孙亭,张鹏飞,韩正胜,等.无缝线改良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手术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8(4):340-342.

[4]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17-22.

[5]朱长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7):2.

[16]党文慧.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5):92-93.

[7]魏雨丰,李翔,张锦.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手法娩核术改善视力及生活质量的优越性[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20,42(2):122-126.

[8]张丽翠.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J].中华养生保健,2020,38(5):77-78.

[9]祁宇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20(21):107-108.

猜你喜欢
疗效评价超声手术治疗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探究
降糖三黄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研究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微生态制剂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大学生流感样疾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