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师资培训 提升专业素养

2022-02-23 05:55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李凤英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研新课标道德

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李凤英

2022 年 4 月,教育部修订并印发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课标强调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的总目标,对德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如何聚焦核心素养,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师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德育教学研究经验谈几点浅见。

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工作,更多的是停留在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的层面上。随着新课标的印发,新学期教师的培训工作也应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为导向,聚焦核心素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确保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能有效实施。

一、开展新课标专题培训,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

在新课标出台之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一直延用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并以《青少年法治大纲》为指导思想。新课标的印发,彰显着德育课程在不断成长、不断向前发展,更说明了国家对德育课程的重视。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刚刚修订印发,很多教师还不甚了解。新学期伊始,有必要对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新课标专题培训。

通过新课标专题培训,帮助教师明白道德与法治课程所承载的育人重任,明晰新旧课标的不同之处,进而了解新课标的显著特点和时代特色,熟知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思想理念以及核心素养的内涵等。要引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牢牢把握好新课标这把尺子,使自己的教学内容紧贴新课标的育人要求,使核心素养教育真正落地。

二、以核心素养为基点,加强教材培训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最直接的育人载体,加大教材的培训力度,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是德育课程开展的根本。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改变了过去事例加道理的刻板面貌,内容图文结合,生动活泼,能充分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教材所呈现的内容,都是编者精心筛选、比较典型的教学资源。在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最直接的学生共有资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道德生长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品德和关键能力。

在部编本《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的内容是重复出现的,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点,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比如,教材在一年级上册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中,设计了“升国旗了”这一板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国旗、国徽和国歌。在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欢欢喜喜迎国庆”中,也设计了国旗、国徽等内容。在教材培训过程中,要引导教师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不同年段教材中的育人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意识。

三、在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导向

每学期,各市(区)教研部门都会组织一系列教学评比活动、观摩研讨活动等,有效促进了教师的相互学习交流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将教学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反思教学行为。

作为一名德育教研员,笔者每年都会组织小学德育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并以活动为契机为全市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新课标出台后,我们将在秋季学期围绕核心素养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在互动交流中开阔视野,提升自我,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推进德育课程在基层的深入开展。

四、全面推进校本教研、校际间联片教研,促进核心素养导向落地

教研活动是学校开展德育教学研讨的主要形式,也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的重要途径。很多学校很少开展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活动,即便开展,其内容也仅限于说课、评课方面,缺乏理论层面的深度研讨交流。新课标落地后,各校应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活动这一平台,开展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交流研讨活动,通过经验交流、教师互助、专业引领等方式,让新课标走进每一位教师心中,真正为德育课程的深入开展服务;同时以联片教研活动为补充,开展校际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全面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在一线课堂落地。

总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的有力抓手。德育课堂是一片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每一位教师。我们需要在多种多样的培训学习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素养,这样,每一位德育教师才能更有底气地站在课堂上。

猜你喜欢
教研新课标道德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