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融合教学实施策略

2022-02-23 05:55巨鹿县西苑小学李立辉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跨学科学科

巨鹿县西苑小学 李立辉

2022 版新课标的发布实施,是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重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健康教育生态的重要契机。2022 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提出“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发综合课程和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提质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跨学科融合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混搭和机械的拼接,而是学科间的一种深度融通。其评判标准为:是否能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突出个体差异性,是否是对课程知识的有益拓展,是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够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链接与迁移,是否能够进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重组。其实施方式包括:单学科局部进行跨学科要素整合、多学科间进行主题整合以及课程化的统整。其工作的着力点应该体现在教学全过程的有机融合上,即实现学科间的教研融合、教学融合、作业融合、活动融合。

一、开展跨学科教研,实现课程资源整合

如果教师的“教”缺乏融合,学生的“学”也会存在局限性。跨学科的融合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综合化、开放化和体系化。跨学科教研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一方面帮助教师打破学科边界,统一教育教学理念,统筹各学科教学,把握学科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从不同视角关注和审视自己任教的学科,丰富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形成学科间的优势互补。

二、打破学科间壁垒,构建高效融通课堂

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落实跨学科教研理念的主要载体,更是实现学科融合、促进课堂教学由“知识”到“素养”的深层次推进的关键。在组织形式上,高效融通课堂既可以由多名教师同授一节课,也可以一名教师在本学科课堂渗透多个学科的知识;在授课内容上,既可以在学科内进行其他学科要素的渗透,也可以在学科间实现同一主题下知识的交叉融合。

以语文的古诗教学为例,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语文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要素增进古诗词的学习趣味性和直观性,同时又可以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迁移。比如,在音乐的韵律和踏步的节拍中,鼓励学生表演和体验《赠汪伦》中的“踏歌”一词;引导学生尝试用图画描绘《枫桥夜泊》这首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比如,在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的时装秀”中,通过欣赏精美的服饰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设置量尺寸、裁剪、缝合、美化、展示作品等环节,整合美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三门学科,还原真实生活情境,使教学服务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等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设计多元化作业,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作业设计要遵循“适量性、体验性、成长性、多元化、情境化、活动化”的原则。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为了提高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多数的现实情境问题是无法通过某个独立学科来解决的,跨学科整合作业有利于模糊学科界限、拓展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整合作业的设计和优化,需要以学生现有知识经验为前提,以连接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将书面知识与情感体验融为一体,从而促进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比如,五年级数学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之后,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实践作业“神奇七巧板”,让学生使用七巧板进行拼搭或拼图,并通过颜色填涂、彩纸剪贴、超轻黏土立体造型等方式加以美化,形成一幅情景画,并结合作品创编趣味故事,由此在作业中实现数学、语文、美术等学科的融合。除此之外,还有项目式跨学科作业,例如,寒假作业“舌尖上的春节”,通过“寻美食、做美食、说美食、画美食、写美食”等系列活动,将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美术、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进行融合。

四、开发融合式课程,优化课后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除了辅导作业、组织劳动实践和社团活动之外,也可以积极开发以各种节日、主题活动等为载体的跨学科融合探究活动课程。以端午节主题为例,在“心意小香囊”课程中,学生制作“爱心”牌驱蚊香囊,要运用生物、数学等学科知识,了解驱蚊植物信息,获取驱蚊植物资料;在“多彩端午”课程中,学生制作双语海报,要运用美术、英语、生物等学科知识;在“非常非遗”课程中,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文化内涵,要运用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在“小粽子大数据”课程中,学生统计食材价格、各种口味粽子的销量等数据信息,需要运用数学学科知识;在“端午文化推介”课程中,学生制作推介卡,需要运用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在“我的端午我做主”课程中,学生动手包粽子、推销粽子,则是劳动实践和语文学科的融合。

跨学科融合教学旨在打破学科边界,调动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一方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能够把知识与技能巧妙地应用到生活中,强调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知识内容的横向融通,其价值取向是实践运用。值得一提的是,跨学科融合不是摒弃和否定分科教学,而是在坚定学科立场的基础上进行跨学科融合,这样才能避免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形式化和浅表化。立足解决现实问题,模糊各学科边界,整合各学科课程要素,建立一种良性的学科对话关系,才能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满怀兴趣地去合作学习和探究,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慧的提升、能力的锻造和心灵的成长。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跨学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