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护理模式在胸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3 01:56周丽莹周丽香黄定平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全麻苏醒体征

周丽莹,周丽香,黄定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手术麻醉科;2.消化内镜中心;3.泌尿外科,福建 厦门,361000)

随着微创技术在中国逐渐发展成熟,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已成为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常用方式之一[1]。在手术过程中为提高手术质量常给予患者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来消除手术痛觉,但部分患者在苏醒期间受麻醉药物、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肺部感染、心率加快和胃肠动力不足等并发症,严重阻碍术后康复进程[2]。专项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通过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环境舒适等方面综合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3]。有研究[4]表明,全麻手术后苏醒期实施专项护理模式可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在行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中应用专项护理模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对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胸外科行全麻手术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① 符合开胸手术指征;② 意识清楚,能顺利沟通;③ 生命体征稳定,无手术禁忌证;④ 病例资料完整且真实。排除标准:① 麻醉耐受性较差;② 有开胸手术史;③ 并发全身多器官衰竭;④ 因精神障碍等无法配合;⑤ 依从性差。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将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2组的疾病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资料进行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护理,从术前开始至出麻醉苏醒室结束。患者入院后,遵医嘱进行常规体征检查和备血等,完成手术准备。术前探视患者,了解其疾病和身体情况、用药禁忌等,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安抚患者恐惧和紧张的情绪。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进行密切监测。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准备好吸痰器等。给予患者吸氧,并密切观察其意识、肢体活动和皮肤黏膜色泽等情况。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则须及时报告经管医师,并予以相应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麻醉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项护理模式,从术前开始至出麻醉苏醒室结束。① 组建专项护理团队:由护士长牵头协同专业的护理人员成立专项护理团队,组织所有成员参加苏醒期专项护理教育培训,培训考核后合格者可参与制订专项护理计划。② 人性化护理:尊重患者,术中尽量遮挡其隐私部位。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及时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苏醒室温度适宜,输注补液或血制品时辅以输液加温器。患者恢复意识后,常会出现烦躁、焦虑和担忧等,护理人员要密切留意患者的情绪,及时给予疏导,同时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 感染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协助患者排痰,帮助其进行口腔护理,室内物品常规消毒,病房定时通风和换气等。④ 饮食护理:患者清醒后立即给予饮水,术后2 h可适量进食米汤等流食。术后第1天开始正常一日三餐,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七八成饱。⑤ 疼痛护理:通过与患者交谈或播放舒缓的音乐转移其注意力,若患者疼痛明显,则适当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指导家属给患者做些简单的按摩,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疼痛。⑥ 术后病情监护: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等是否正常,切口处是否干燥,是否有呼吸困难等。如有异常现象,须及时上报主治医师,并协助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 分别于麻醉前、麻醉苏醒3 min后及出麻醉苏醒室时,使用生命体征监测仪对2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进行观察。② 比较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自由呼吸时间及握拳时间。③ 分别于拔管前、拔管后即刻和拔管10 min后,使用Aldrete苏醒评分[5]对2组患者进行苏醒质量评估,满分10分,评分越高表明苏醒质量越好;使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6]对2组患者进行躁动情况评估,总分1~7分,评分越高表示躁动程度越大。④ 详细记录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躁动、恶心和呕吐、咽喉肿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生命体征比较

相比于同组麻醉前,2组在麻醉苏醒3 min后及出麻醉苏醒室时的心率均变慢,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变低(P均<0.05);观察组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生命体征比较

2.2 2组麻醉后恢复时间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自由呼吸时间及握拳时间均较早(P均<0.05),见表3。

表3 2组麻醉后恢复时间比较

2.3 2组苏醒质量比较

拔管后即刻及拔管10 min后,2组的Aldrete评分、SAS评分均高于同组拔管前(P均<0.05);观察组的Aldrete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S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苏醒质量比较分)

2.4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躁动1例、咽喉肿痛1例,总发生率为7.55%(4/53);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6例、躁动3例、恶心和呕吐2例、通气不足1例、咽喉肿痛2例,总发生率为26.42%(14/53)。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χ2=6.692,P=0.010)。

3 讨论

全麻是指通过在较短时间内抑制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在手术过程中觉察不到痛苦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麻醉方式[7]。但全麻患者在术后受麻醉药物、麻醉辅助药物,以及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未恢复正常等因素的影响,在苏醒期间易发生肺水肿、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阻碍患者的康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故麻醉苏醒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8]。

专项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提供一系列的医疗服务,以达到减少麻醉术后并发症的目的,主要从患者的护理需求出发,综合考虑患者在生理、心理及外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9]。本研究中,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在麻醉苏醒3 min后及出麻醉苏醒室时的心率均较慢,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低(P均<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执行护理计划的过程中,专项护理模式采取责任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常规麻醉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专项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疼痛和感染等多方面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麻醉复苏时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10]。本研究中,拔管后即刻及拔管10 min后,观察组的Aldrete评分均比同期对照组高,SAS评分均比同期对照组低(P均<0.05)。其原因可能是,专项护理模式通过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交流,有助于缓解其负性情绪,且通过播放音乐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减轻其身体和心灵上的痛苦,促使患者的配合度和舒适度得到提高,进而有效地改善其苏醒质量[11]。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自由呼吸时间及握拳时间均较早,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均<0.05)。原因主要在于,专项护理模式的护理流程更加科学化和专业化,于苏醒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积极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同时予以患者心理、饮食及疼痛护理,有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促使其生理功能恢复,进而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提高预后质量。此外,通过采取预防感染和保温措施,以及对术中情况进行密切监视,护理质量得以大大提升,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行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护理中应用专项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苏醒质量,缩短麻醉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全麻苏醒体征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植物人也能苏醒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