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

2022-02-24 03:06葛艳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

葛艳玲

摘要:美术这门课程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位,对于小学生们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能够放松身心,接触新奇知识,并且能够进行手工制作的趣味化课堂。而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更是要认识到美术这门学科的趣味性,以及对于学生们的培养作用。要知道,如今我国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对我国的教育领域进行了改革,要求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在德智体美劳方面,要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艺术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便是指在艺术创作中,是离不开对于生活的发现与感悟。将生活中的素材通过艺术技法的加工,再结合创作者的艺术情感,便诞生了富有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并且欣赏者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与作品的内涵思想形成共鸣,在灵魂深处去感知作者的艺术表现,也是艺术的一种特征。并且,生活化的艺术作品能够更直观,更直接的让欣赏者去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创作者的想法,去感受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某种意象美。并且,在小学美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之中,教师以生活化的角度来进行切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以及学习情趣,使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来亲近美术学习,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美术创作,以此来提升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性。并且,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也能够通过生活化手段来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的心理情感。因此,本文将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化之间的链接,总结教学方法。

一、生活化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这门课程有着丰富的内容性与趣味性,适合学生们进行学习,并且美术诞生至今为人们带来了众多的生活娱乐方式与消遣方式,增强了人类生活的趣味性。尤其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去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利用生活化手段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美术课程内容具有好奇心,并随之进行学习。

2.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学生在生活中更具有积极性,因为生活化情境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的放松,使学生能够注意到生活中不曾发现的微小事物,從而发现美、认识美。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进行生活化教学,以贴近学生们生活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美术知识的灌溉。并且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以生活化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便能够帮助学生更为理解生活中的美术知识。

3.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

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去感知艺术作品中的情绪与意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学会如何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而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以生活化教学作为基本方式,教师需要去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作为凭依,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情绪的体验,使小学生们能加热爱美术,并利用美术来进行生活环境的美化。

二、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分析

1.创设人文情境,激发学生生活感悟

无论是怎样的美术作品,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下进行创作的,并且都是将生活中的元素与素材进行艺术技法的再加工,凝入创作者的艺术思维以及艺术情绪,然后诞生艺术价值。所以,好的艺术作品是不能与文化环境脱离的,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人文环境,从中汲取灵感与信息,来进行艺术创作。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们去创设人文情境,使学生投入其中,激发学生们对于生活的感悟,然后再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感悟相结合,深刻的感知生活与美术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比如在《建筑艺术的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去播放世界上著名的建筑,并且让学生们回忆在生活中看到的具有美学符号的建筑,然后引导学生们去认识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

2.走出课堂,深入感受自然环境

美术这门课程的魅力就在于艺术的感性与自由,能够通过美术的教学来让培养学生们的感性思维,使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情绪,从而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进一步的去学习美术,理解美术,感受美。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令学生们走出课堂,脱离模板化教学课堂,走到自然环境当中,积极引导学生们去感受自然环境的美,使学生领略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美。比如在《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的教学中,教师就能够让学生们去走出课堂,进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花园中、公园中、博物馆等等,让学生们去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品尝生活中的趣味体验。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们去拓印自己的记忆,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3.精心布置课堂,渲染生活氛围

其实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去布置课堂,用艺术作品,或学生自己制作的作品,与生活相关的作品,来为学生们渲染出生活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化的情境氛围,从而更好的进行美术学习。所以在小学美术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生活体验的引导,让学生们去融入自己的感悟到美术创作之中。比如在《故事里的人》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去发现,去挖掘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素材,运用剪贴的方式来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然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带领学生们去进行生活化美术的学习,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去为学生们灌溉美术世界的营养知识与精华概念,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去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美术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们理解我国文化历程,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与理解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来让学生们真正爱上美术学习,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为培养个性化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银根.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基础教育研究,2018,No.488(10):66-67.

[2]孙洪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J].中华少年,2016(7).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美术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