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及培养路径

2022-02-24 03:06孙远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审美能力

孙远滨

摘要:与语文基础教育不同,高中语文教育培养重点发生了一定转变,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提升已经不再是重点内容,而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发挥语文核心素养的引导性作用,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逐渐掌握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有限的时间接受更多的语文信息。基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除了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对其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合作探究;语言建构;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引言

对于现代高中生而言,学科核心素养是其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育中,探寻高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是教师的重大使命,为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需要建立在教师全面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坚持将学生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对教学环节和培养路径进行不断调整与优化,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自由、主动、愉悦的投入到语文知识学习中,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牢固基础。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比较丰富,主要涉及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内容,以下从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①思维能力。总而言之,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质上是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思维层面引导学生,使其对语文知识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以便可以更高效地学习相关知识。

②语言建构与应用。在语文教育实施过程中,语言是重要载体之一,同样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工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语言基础教学提起高度重视,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同时注重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促使学生借助语言体系的构建,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③审美能力。与高中美术等学科的艺术教育不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具有独特性,其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生动形象的审美因素,比如书法意境、汉字结构、文章韵律等方面所呈现的美感。通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牢固把握语文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自主思考與合作探究,促进思维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提起高度重视,这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属于必不可少的环节,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文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环节,并将起巧妙导入课堂学习中,利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的发挥,对其自身思维进行高效提升与发展。需要特别注意,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思维特性进行时刻关注,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例如,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时,若想利用这篇小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完全可以采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将这两种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构建智慧活力课堂。具体而言,教师需要提前把握小说情节、中心思想等内容,对课堂引导性问题进行科学设置,比如,可以从小说情节入手:“准确找出文章中的时间线索;小说中各个人物之间有何关系?小说语言特点具有哪些突出特征?”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问题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同时,完成自主思考与讨论,也能分角色进行文章朗读,让学生深刻感悟人物形象。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索,可以让学生思维进一步得到发展,并收获对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启发,使其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二)营造情境与整合内容,促进语言建构

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构建和应用是对其内容的具体呈现,在对其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完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营造良好的情境,加上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深化来实现,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真正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并从中收获丰富的语言知识,同时将其落实到灵活应用上,使学生在感悟语言魅力的同时,对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进行有效锻炼。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借助多媒体设备,对相关动画、文字等素材展开有机结合,将这一历史故事形象地呈现到学生面前,通过对教学情境的优化,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一历史故事发生的现场。教师可以将这一文言文中的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通过所营造的情境体现出来,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熟悉重难点知识。教师课设置一些问题,比如项羽、刘邦各自的性格特征等,并渗透到所创建的情境中,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文章的阅读与问题的解决,从而感受古文的魅力所在,对古文语言知识进行构建与应用。

(三)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提升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路径探索中,教师可以将阅读、写作进行深度融合,在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合理设置启发性的阅读问题,以及相关的写作任务,使学生在对问题探索与解决的过程中,实现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对知识进行获取与积累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深化提升。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在传授这篇散文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对阅读与写作环节进行巧妙优化。比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阐述作者内心情感变化”等问题,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包括默读、研读等,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层次的探索,在对问题解析过程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增加写作环节,针对课文的某一优美段落,以审美能力为基础,安排学生对段落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加强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审美能力。

三、结语

综合而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关键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节进行了解与把控,正确且全面的认识核心素养的内涵,不断进行探索,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全新路径。可以采用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的方式,营造情境与整合内容,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促进学生思维、审美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知识构建与完善,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彭玉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1(07):84-85.

[2]林莉芳.任务驱动思维,自主探究学习——聚焦高中语文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高考,2021(09):57-58.

[3]周吉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明确高中语文的教学方向[J].课外语文,2021(06):89-90.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审美能力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