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大领域划分下幼儿课程设置改革

2022-02-24 05:06方蕾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改革

方蕾

摘要: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是新时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课程开发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能够直接影响幼儿园的精神面貌以及发展方向。在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结合课程文化的历史积累以及课程实施的生态环境,积极检验园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修正以及补充,确保开发策略的灵活性。

关键词:五大领域划分下;幼儿课程设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引言

幼儿园课程设置改革应结合我国的国情与改革历史经验,分析改革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联系当前现实和改革需要,实现幼儿课程设置改革更进一步的发展和超越。實践课堂设置不应该随意化、单一化、碎片化,而应当进一步层次化、系统化、应用化,同时应紧密联系实际情况,不仅要重视对整体的把握,还不能忽略个别幼儿差异性带来的问题。总之,幼儿课程设置改革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构建真正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一、幼儿课程改革发展及现状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束了分科教育,同时完成了对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划分和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活动的政策制定。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五大领域提出了更具体的目标以及相应的建议,从而实现对保育保教政策的完善;同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当在满足具备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尊重和关爱幼儿的条件基础上,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专业能力。201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应当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课堂”概念的突破与创新。

二、五大领域划分下幼儿课程设置改革

(一)将幼儿需要纳入园本课程目标

作为正在成长的个体,幼儿的需要涉及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作为独特的个体,每个幼儿的需要可能会有不同。园本课程目标要真正满足幼儿需要,幼儿园应准确识别、清晰确定本园幼儿的需要。泰勒提出可以通过两个步骤确定学习者的需要:“第一,了解学生现状;第二,将现状与常模做比较,以确认差距和需要。”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常模比较法,指的是把幼儿发展的现状与常模相比较,确定现状与常模之间的差距,发现幼儿的发展需要,进而提出课程目标。例如,有所幼儿园分析了本园幼儿的体质监测数据,发现幼儿在立定跳远和双脚连续跳两项的测试结果较差,判断本园幼儿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弹跳力的发展不够理想,进而在园本课程目标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子领域中,增加了“能单脚连续向前跳(小班为2米、中班为5米、大班为8米)”的目标。

(二)跳出课堂禁锢,挖掘自然的教育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笔者所带班的自然角分设了种子区、培植区、种植区、实验区、观赏区、养殖区六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都各具独特的教育价值。如在种子区中,通过教师与幼儿商量讨论,让家长配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并带来班级自然角,引导幼儿认识种子。如,蚕豆的种子大大的、扁扁的,绿豆的种子小小的、圆圆的,玉米的种子就长在玉米棒上,花生的种子在它的果壳里。幼儿在认识种子的过程中发现种子之间大小、颜色、形态各不相同,就连种子所在植物的哪一部分也存在差异。在培植区,幼儿们用沙、水、土三种材料对植物进行培植,经过培植实验发现沙子基本无法成功进行培植,水仙、风信子等可以用水来培植,萝卜、青菜则需要用土壤来培植。在种植区,教师还提供观察记录本,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中班的孩子观察理解能力增强,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自然角中,为了方便孩子们观察记录,笔者在每根玉米苗的旁边插一根小木棒,孩子们只需要用勾线笔在小木棒上做个记号,就可以轻松了解玉米长高了多少?当然在记录本上,教师还可以看到“萝卜在哪里?”“青菜的叶子上为什么会有洞洞?”“韭菜的花能不能吃?”等各种各样的疑惑,笔者想这些都是幼儿们可以充分挖掘的来自大自然的教育资源。

(三)丰富多彩的社会资源的利用

当前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等丰富的社会资源都可作为重要的生活化资源纳入到幼儿课程生活化资源建设中。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将节气、四季变化和中国传统节日相结合来构建生活化课程。如在讲述“春天”这个主题时,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短片让幼儿从花草树木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变化,并让幼儿根据自身的衣着增减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节气和特点,从而让幼儿把生活和知识有效衔接起来。

(四)教师应创建丰富的实践机会

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基于游戏精神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内容。游戏内容的核心就是通过为幼儿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戏学习过程,通过亲身的体验,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及社会实践,了解实践对象和实践活动的意义。这样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游戏精神。比如重阳节时教师可举办“我为父母做件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家里为父母捶捶腿或者帮助父母完成一件小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重阳节的意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得家人的鼓励与肯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动态建构并努力实现园本课程目标,充分发挥课程目标的“指南针”功能,才能真正明确园本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才能有效减少课程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盲目、偏差与低效等现象,最终从根本上促进园本课程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紫雯.基于五大领域素养的幼儿园中班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1(05):51-52.

[2]朱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五大领域有机结合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75-76.

[3]徐卫珍.重视五大领域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J].成才之路,2018(20):69.

猜你喜欢
改革
改革发展不容许事务主义“帮倒忙”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