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引导

2022-02-24 10:21张欧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新思维

张欧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在飞速进步,创新意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阐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維,主要从问题情境的设计、培养观察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等三方面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创新思维   问题情境   观察想象力   猜想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中国的中学生在奥林匹克大赛是屡屡获金奖,为什么中国的成人没有一个获得一个诺贝尔奖呢?是意识形态的原因吗?而前苏联科学家获得16项。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国的教育方式是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一步一步地学,由此培养学生可深入学习很多东西,但不宜做研究工作,即缺乏创造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正成为教育界的热闹的话题,数学是培养人思维的基础学科,一直被人们称为探索研究与发明创造的乐土。为此,本人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引导方面作一些探索,现简介如下:

一、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就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设置一种有趣味、有新意疑境,造成一种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的不协调,从而使学生受到启发,全身心得以调动进而产生想弄明白的动机,最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良好问题情境,它的体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使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好地联系。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过程,能引导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在教《正数和负数》一节中,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去年冬季某天永嘉白天的最高气温是塞上10°C,夜晚的最低气温是零下5°C问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度?”学生知道通过实施减法来求出问题答案,但是在具体列式时遇到困惑:是“10°—5°吗?不对!是”零上10°C—零下5°C似乎对,但又是无法进行计算。于是一个关于负数及表示的思考由此而展开了,激和发学生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二、通过培养观察想像力,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观察力和想像力是学生智力因素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就是看,任何的方法和技艺的妙用都基于“看”的功底深浅。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教学题巧解迅解的关键。我们善于从大处着眼看题型,抓住共性选好思想方法,从小处着眼看特征,抓住个性用好技能和技巧。想像力是创新力的重要因素,对创新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起步器,丰富的想像力是创新思维升华为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如果高斯在10岁时,没有敏锐观摩力,他就不可能出现“1+2+…+100”这道题的特点,创造性地得出那个众所周知的快速算法。如果滑丰富的想像力,笛卡尔就不可能躺在床上欣赏着正在织网的蜘蛛创造了直角坐标系。

有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如图所示,有同样大小的立方体木块堆放在房间的一角,一共叠了10层,这10层中看不见木块共有多少块?

能解此题:需要学生空间想像力。

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后,提出下列几个问题:

①第一层看得见的木块下有多少看不见的木块?

②第二层看得见的木块下有多少个看不见的木块?

③第九层看得见的木块下有多少个看得见的木块?

学生很快通过上面几个题目,展开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求出结果,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的能力。

又如解方程|X+1|+=2

此题按常规解法来解,十分冗长,若注意观察题目的结构,可知X-2≥0,于是|X+1|≥3,这样左边≥ 3≠右边,故原方程无解。我们直接通过观察就能得到解题的结果。

三、教学中重视数学猜想,引导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数学中的猜想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依靠灵感或顿悟,对未知量及关系快速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猜想是创新思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高斯也曾说过:“发现和创新比命题的证明更重要,因为一旦抓住真理以后,补行的证明往往只是时间问题。”科学上的许多创新都是以猜想为前提的。

例如:在分式(a+b)2=a2+2ab+b2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先提出两他问题:

问题1,(a+b)2和a2+b2相等吗?

启发学生用具体数字代入进行试验得知,两者不一定相等。这时教师再提出:

问题2,要使等式(a+b)2=a2+□+b2成立,方框内应加上一个什么样的代数式?

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跃跃欲试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取特殊值进行试验,找出规律,大胆猜想,经过学生探索得出方框内应填上代数式2ab。

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一节中,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提出这样问题:

在下面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

①第2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

②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

③第10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

④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

这样设计,通过不同图形、不同方法计算猜想寻找出规律,得出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开启了学生思维。

同时,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教师应当适当的引导,而不能做生硬的打断。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肯定,错误的也不直接否定,要在肯定学生已经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再想一想,或听一听别的同学的意见,对于不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总之,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当然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应该还有很多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经常去探索。创新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很好的创新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永盛不衰,才能使我们祖国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理论选讲》主编唐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数学教学艺术与研究》编者任勇  山东教育出版社

3.《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者黄新民  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新思维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