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视域下的西藏夏鲁寺创建与扩建历史及其教法传承新析①

2022-02-24 11:36仁青卓玛当增扎西
中国藏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法

仁青卓玛 当增扎西

缘 起

一、夏鲁寺创建与早期管理运行

介尊·喜饶迥乃最初修建的主要有西乌孜②乌孜应该是早期对主殿的称谓。()南北两殿,即觉康殿和马头明王殿;东乌孜殿 ()即二层般若佛母殿 (),以及后来古相·扎巴坚赞改建成护法殿的一层通道内殿。

夏鲁寺建成之后,介尊·喜饶迥乃发现当时西藏的佛教戒律 (即下路弘传戒律)传承不够纯正,于是将管理寺院的事务交由其老师果瓦·益西雍仲 ()③据《汉藏史集》《夏鲁寺寺规》和《布顿佛教史》等记载,果瓦·益西雍仲是罗顿·多杰旺秋的二十四大徒弟之一,介尊·喜饶迥乃是果瓦·益西雍仲的学生。由此有人认为介尊·喜饶迥乃不是罗顿·多杰旺秋的学生。本文认为,我们不能仅因为介尊未被列入罗顿的二十四大徒弟,而判定他不是罗顿的学生。处理,自己前去印度学习戒律。他在印度金刚座阿阇黎无畏笈多④阿阇黎无畏笈多或阿阇黎阿巴雅噶热腊 (约1004—1124)曾担任印度那烂陀寺堪布,藏语称为久美迥乃贝巴。尊前接受比丘戒、听闻佛法,还迎请了观音卡萨巴尼像(),回来后供奉在觉康佛殿,成为夏鲁寺的主供佛像。⑤觉囊达热那特:《后藏志》(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1页。寺院建成之后,邀请了入藏传法的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为夏鲁寺开光。⑥曲贝塔羌等编:《西藏六部世系谱汇编》,第67页。关于阿底峡到夏鲁寺的具体年份,相关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按照芒堆鲁竹嘉措所说,阿底峡在西藏传法共13年,从马年 (1042)至马年 (1054)。首先到阿里停留一年,之后到后藏两年。其间,阿底峡“经夏鲁寺和冲堆 ()到年措 ()居住了三个月”。⑦芒堆鲁竹嘉措等著:《佛历年鉴及五明论略述》,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2—104页。从阿底峡在后藏停留年代分析,我们认为,阿底峡到夏鲁寺的具体年代应该是1045年。

创建初期的夏鲁寺事务由介氏家族掌管,寺院堪布一职也由介氏家族内的僧人担任。介尊·喜饶迥乃从印度返回西藏后,让其兄弟喜饶益西 ()管理属民事务,自己一心修习传法。介尊的弟子中著名的有所谓四柱六梁 (),他们弘传了夏鲁教法。据说,专门服侍他们的被称为夏鲁属民百户部落也是在此时产生的。⑧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5页。介尊·喜饶迥乃的堂弟玉托·扎色桑 ()来拜访他,介尊命其出家为僧,并成为其近侍。当时介尊之弟喜饶益西担任夏鲁寺堪布,其后玉托·扎色桑出任夏鲁寺堪布。后来玉托·扎色桑由于犯戒,还俗担任管理领地及属民的世俗职位。玉托·扎色桑邀请琼布扎巴僧格担任夏鲁寺堪布。⑨格桑、杰布:《夏鲁寺简介》(藏文),第16页。之后夏鲁寺采取让贤举能的办法,让介氏以外的外姓高僧担任堪布管理寺院。从此开创了夏鲁寺堪布由介氏家族之外的高僧担任的先河,而且这一让贤的传统后来成为定制。据文献记载,布顿高徒扎采巴·仁青南杰“圆寂 (1388)后,夏鲁寺掣签选定堪布,在南卡确智、堪钦·芒噶和确吉·扎巴坚赞三名候选人中,扎巴坚赞被掣中,登上了堪布法座”。[10]洛萨丹炯:《夏鲁寺历代堪布传记》,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78页。南卡确智 ()是古相·多杰旺秋之子,落选堪布后,他在夏鲁普努地方建奈萨格排曲宗寺 (),并建立金刚界修供仪轨等,大力弘扬布顿教法。从古相·南卡确智竞聘夏鲁寺法座落选中能够看出,介氏家族一直坚持夏鲁寺堪布职位让贤的传统,至此已有近300年历史。

玉托·扎色桑还俗执政后,主持修建夏鲁寺围墙,并在围墙内开挖水井。他不听夏鲁寺堪布琼布扎巴森格劝阻,举兵攻打坚贡寺,抢劫坚贡寺财物,把法器运到夏鲁寺;将坚贡寺被称为“外千户、内千僧 ()”①格桑、杰布:《夏鲁寺简介》(藏文),第4页。的僧俗百姓收编为夏鲁属民。琼布扎巴森格不满其行为,出走拉萨,在拉萨玛波日 ()和药王山 ()建立讲经院,讲经说法。后来在玉托·扎色桑的悔过与再三请求下,琼布扎巴森格返回夏鲁寺继续担任堪布,担负了弘扬佛法之重任,扩大了寺院势力,并且建立了“夏鲁寺所属四大柱子之一 ‘噶瓦顿佛法之柱’()寺院,并亲自担任第一任堪布”②洛萨丹炯:《夏鲁寺历代堪布传记》,第328页。。玉托·扎色桑虽犯学修戒律,但他邀请外姓人担任寺院堪布的这一让贤行为对夏鲁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玉托·扎色桑对夏鲁属民的扩充,扩大了家族的势力范围,加之其后裔对夏鲁属民的有效管理,均为元代划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时,夏鲁寺创建者介氏家族势力范围的确定与扩张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元初,夏鲁介氏家族虽无夏鲁万户之名,但有万户之实,已经具有很强的实力。当时夏鲁巴有四大部属,被称为“四大柱子 ()”,分别是:“噶瓦顿佛法之柱、古日夏具 ()威猛兵力之柱、宇具玛 ()财宝之柱、奈瑟 ()法术之柱”③曲贝塔羌等编:《西藏六部世系谱汇编》,第72页。,表明夏鲁所管辖的区域内佛法兴盛、财富殷实。当时夏鲁属民还有“八梁 ()”④据《觉沃介氏系谱》记载,八梁 为:和“七十椽子()”,即指夏鲁分布在各处从事农业和牧业的属民村落或部落。夏鲁人也以自己的强大势力而感到骄傲。据载,夏鲁人有超过卫藏其他万户的五大优势和特点:部族属于泽布,因而血统高贵;治下号称四柱之地,因而兴盛;教法从印度直接传来,因而是正传;是萨迦的舅氏;施主是皇帝,因而显贵。⑤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第205页。此处的施主应该是指元朝皇帝。此外,还有“四大优越”的说法⑥《觉沃介氏世系史》(手抄本),第4页。,其中少了“萨迦的舅氏”一说,施主也不是元朝皇帝,而是泽布 (),有人认为该泽布是吐蕃赞普后裔⑦2017年与夏鲁寺堪布洛色嘉措访谈,参见《汉藏史集》,第364—369页。。

二、介氏家族受封与夏鲁寺四次扩建

(一)介氏家族和萨迦昆氏的联姻与夏鲁寺首次扩建

介氏家族与掌管西藏地方政权的萨迦昆氏家族联姻,获得元朝中央政府和萨迦政权的格外礼遇和封赏,作为夏鲁万户长的古相家族借此对夏鲁寺进行了扩建。古相·贡布贝任夏鲁万户长时期(?—1304年),1282年,年仅14岁的达玛巴拉赴元大都担任帝师。据《汉藏史集》记载,达玛巴拉受到完泽笃皇帝①完泽笃皇帝即元成宗,蒙古名字叫铁穆耳,是忽必烈的孙子。元成宗是在达玛巴拉去世后8年的1295年继位的,因此,达玛巴拉与元成宗不可能见面,当时的大元皇帝应是薛禅忽必烈。接见时,请求道:“在卫藏我的舅舅是夏鲁万户,请皇帝册封。”皇帝答道:“上师的舅舅自然也是我的舅舅,应当特别照应。”赐给诏书准许世代承袭万户长,并为元朝皇帝和萨迦福田施主念经祈福,赏赐大量金银财物作为修建寺院的费用。介氏家族以此为机缘修建了夏鲁寺大殿及其大小乌泽殿和外围墙,修造了诸多珍奇的佛像等内部陈设。②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汉藏史集》,第371页。此处所说在时间上存疑。事实上,夏鲁寺大殿及其大小乌泽殿和外围墙的修建者是古相·扎巴坚赞 (详见下文)。

获得大元皇帝忽必烈的册封和赏赐后,古相·贡布贝对夏鲁寺进行首次扩建。贡布贝“修建了三门殿,为了纪念阿麦钦波桑结益西,在殿内还建造了带背光的释迦牟尼金像,还专门为金像制作了镶有珍珠的紫红绸缎法衣。同时,缮写了广、中、略三种般若经”③觉囊达热那特:《后藏志》(藏文),第160页。等。

实践证明,我国大学毕业的大多数学生无法做到用英语自由交流的水平,拥有四、六级证的毕业生无法胜任涉外工作要求。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家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科学化改革,完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才能实现国家发展战略。

(二)古相·扎巴坚赞扩建夏鲁寺与延请布顿·仁钦珠

古相·贡布贝之子多杰旺秋担任夏鲁万户长后,夏鲁寺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其后贡布贝兄弟古相·阿扎之子扎巴坚赞担任夏鲁万户长。根据1304年帝师仁钦坚赞颁给古相·多杰旺秋的法旨记载,以及“古相·多杰旺秋担任夏鲁万户长三年”④同上,第167页。来推算,古相·扎巴坚赞于1306年左右担任夏鲁万户长,从1306—1307年间他到大都,受到元成宗接见,当时皇帝任命他为“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赐掌管二等虎头宝印的主人,并向香根地方 (今甘肃省定西西部的临洮)以上藏地三大却喀 ()区域发布文书,元朝委以扎巴坚赞掌管夏鲁万户所有属民的文书等。同时,扎巴坚赞曾接管了白兰王恰纳多吉印及其管理的有关事务。⑤《觉沃介氏世系史》(手抄本),第6—7页。1320年,扎巴坚赞还收到元朝答吉皇太后⑥答吉皇太后是元武宗、元仁宗两朝皇太后,长期执掌朝政大权。的懿旨,获得了供养麻吉期供⑦麻吉期供是为纪念恰纳多吉之妻夏鲁女子玛吉卡卓本的忌日而建立的定期法会。部落的管理权。古相·扎巴坚赞被元朝委以重任,被任命为“同知都元帅”。都元帅,是元代设立的宣政院所属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中的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宣慰使司都元帅之一,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慰使五员和同知二员 (文官)……”⑧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等指挥。由此看来,当时扎巴坚赞除了担任夏鲁万户长之外,还先后担任了乌思藏宣慰司的宣慰使和同知都元帅。扎巴坚赞是在夏鲁古相家族历任万户长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

早在古相·多杰旺秋担任夏鲁万户长时期的鼠年 (1304),夏鲁寺遭受了一次自然灾害 (地震或水灾)⑨洛色嘉措《夏鲁寺志》第25页与《日喀则地区志》第1644页中所受自然灾害年代 (1329年)的观点不同,有待进一步考证。,寺院建筑遭到毁坏。古相·扎巴坚赞从京城返回后,对夏鲁寺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由此举动推测扎巴坚赞扩建夏鲁寺似乎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捐助。因此,扎巴坚赞从南边门隅地方运来木料,从东方汉地请来工匠,修建了4个装饰有鎏金屋脊宝瓶的绿琉璃瓦汉式歇山顶建筑,外部飞檐翘角,连缀大小风铎,内部平棋彩绘,东面为三层建筑,其余三面均为两层建筑。殿内绘有多彩如来佛像,精美绝伦。还有用黄金等多种珍宝研磨而写造的大藏经《甘珠尔》等大量佛典。寺院四周建有大围墙,院内给原有僧侣修建了僧舍,围墙内四角创建了4个却巴钦布 ()。①曲贝塔羌等编:《西藏六部世系谱汇编》,第78页。所谓“四个却巴钦布是指四大扎仓”②洛色嘉措:《夏鲁寺志》,第25页。,分别指夏鲁寺康宁 ()、绕杰 ()、章钦 ()和噶沃()四大扎仓。四大扎仓分布于夏鲁寺的四角,现已不存。这次扩建夏鲁寺,在集会大殿内南侧新建了犀牛门殿即甘珠尔殿、大殿回廊转经道,将东边的门廊改建成护法殿,开通了北边的大门通道。此处大围墙即是围绕夏鲁寺及其属民莫文 ()③经调查,夏鲁寺属民莫文,应为今夏鲁村。从文书中论述的莫文庄园的职责范围可以看出,莫文是夏鲁寺属民或拉德。的城墙。④扎采巴·仁青南杰:《布顿仁钦珠传记·双手掬花》;格桑、杰布:《夏鲁寺简介》(藏文),第83页。古相·扎巴坚赞万户长还将夏鲁寺僧人划分为萨僧 (居士)、忒僧 (僧人)和比丘僧 ()等3个等级,制定一系列教规,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僧人,给予不同的生活待遇等,拓展了僧团组织。⑤曲贝塔羌等编:《西藏六部世系谱汇编》,第78页。

(三)古相·贡噶顿珠时期夏鲁寺扩建与壁画绘制

1333年古相·扎巴坚赞卸任⑧参见1333年曲贝镇西武靖王颁给古相·贡噶顿珠的文告,现藏于西藏档案馆。后,其子古相·贡噶顿珠继任夏鲁万户长,被封为“同知都元帅”。贡噶顿珠对夏鲁寺进行了第三次扩建。他修建了位于夏鲁寺大殿二层4个角落的无量寿佛殿、丹珠尔殿、罗汉殿和具乐殿。在布顿·仁钦珠设计并主持下,绘制了夏鲁寺二层4座无量宫内瑜伽部坛城壁画,主要包括西无量宫金刚界坛城壁画、南无量宫吉祥胜坛城壁画、北无量宫普明坛城壁画、东无量宫文殊法界语自在坛城壁画等。⑨曲贝塔羌等编:《西藏六部世系谱汇编》,第82页。布顿大师还撰写4个无量宫殿所能依目录,对壁画内容进行介绍,即《夏鲁寺至无量宫殿东南西北诸方所安置曼荼罗等之目录》。据记载,在布顿大师指点下,贡噶顿珠在三门殿内为古相·扎巴坚赞建造了一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以及罗汉殿及其内部以十六罗汉等装满如来佛舍利的塑像。同时,还绘制了大殿回廊的《一百本生传》、般若佛母殿的《十二宏化故事》、《释迦牟尼佛神变图》、《须摩提女请佛故事》、《父子相见》和集会大殿的《乌仗那布画》等诸多壁画,以及密续部诸尊画像。①扎采巴·仁青南杰:《布顿仁钦珠传记·双手掬花》;格桑、杰布:《夏鲁寺简介》(藏文),第101页。此处《一百本生传》壁画,是指一层集会大殿转经道外壁的壁画,是根据三世噶玛巴攘迥多吉撰写的《一百本生传》为蓝本绘制的。②《后藏志》汉译本中误解藏文内容而说成古相·扎巴坚赞时候绘制,见《后藏志》(汉),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7页。关于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学界没有给出确切的年代,但是上述根据扎采巴的说法,应该绘制于古相·贡噶顿珠担任万户长时期,即从“古相·贡噶顿珠对夏鲁寺扩建大约开始于1333年,结束于1355年”③熊文彬:《元代藏汉艺术交流》,第221页。的推测来看,这些壁画也应绘制于这一时期。

古相·贡噶顿珠十分敬重布顿大师,他在夏鲁寺东门新建夏鲁拉章④仁青卓玛:《古相介氏家族与夏鲁寺历史新探》,《中国藏学》 (藏文版)2020年第4期。文中,因访谈内容的出入,导致“夏鲁拉章”是北无量宫即布顿殿的错误结论。(布顿寝宫,高三层,现已不存)后,将其与典籍等一并敬供给布顿大师。⑤觉囊达热那特:《后藏志》(藏文),第169页。

1334年 (第六饶迥木狗年)古相·贡噶顿珠资助写造了一套《丹珠尔》,由布顿大师担任校订,增加了原纳塘版《丹珠尔》中未曾收入的一千余部经,并编写了《〈丹珠尔〉目录》,这部《丹珠尔》被称为夏鲁版。⑥东嘎·洛桑赤列:《藏文文献目录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20页。贡噶顿珠为此还修建了丹珠尔佛殿,专门用来供奉《丹珠尔》。由于夏鲁版抄本《丹珠尔》内容完整而准确,藏地大部分《丹珠尔》都以此为蓝本刻制印刷。

古相家族从夏鲁寺创建早期开始就采用任能举贤、大力推广聘任佛学造诣高深的僧人担任寺院堪布的开明策略,但同时为了显示古相家族是夏鲁寺真正主人的身份与地位,在夏鲁寺措钦大殿内设“古相赤巴”(古相法座)一职,为古相家族出家僧人的专设法座,以保留古相家族人员参与夏鲁寺宗教事务的权利。在古相·益西贡噶时期,古相家族在夏鲁寺主殿南侧新建“贝乌噶布”,又称“赤康贝乌噶布”,简称“赤康”,专供古相赤巴居住。此外,在日普寺也有古相赤康,叫拉章夏钦,现已不存。夏鲁寺措钦大殿内古相赤巴的法座,比夏鲁寺活佛⑦夏鲁寺创建初期由介氏家族掌管,后来选用佛学造诣高深的大德担任堪布来管理寺院和传承教法,这与通过活佛转世继承管理寺院及其所属部落及财产的方法大不相同。在藏传佛教普遍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影响下,后来夏鲁寺也出现了活佛。夏鲁寺有3位活佛,分别为布顿仁波切、日苏仁波切、达珠仁波切。但是,夏鲁寺转世活佛形成较晚、世系不是十分清晰,其影响不大。布顿大师、日苏仁波切和夏鲁堪布的法座要高,显示了古相家族作为夏鲁寺创建者与早期供养人的身份及其地位。古相赤巴享有一些特权,例如当施主给夏鲁寺僧人布施时,“按夏鲁寺集会大殿三十六根柱子的数量,古相赤巴可获得三十六份供养”,即古相赤巴一人可以获得36份供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后来供养数量变为18份 (原36份中18份分给时任堪布),叫做“十八位无影古相”⑧2017年与夏鲁寺堪布洛色嘉措访谈。。

(四)古相·益西贡噶对夏鲁寺的扩建维修

古相·益西贡噶是古相·扎巴坚赞的另一个儿子。随着14世纪中期萨迦内讧的发生及帕木竹巴政权的崛起,从益西贡噶时候起,夏鲁万户的形势大不如前,势力已渐趋式微。然而,这未能影响到古相们继续担任“同知都元帅”和“夏鲁万户长”等职务。古相·益西贡噶像其先辈一样担任万户长,依然受封“同知都元帅”“大司徒”①《觉沃介氏世系史》(手抄本),第7页。等名号。古相·益西贡噶之妹觉沃切珍贝嫁给萨迦巴·嘉阳顿悦坚赞,生了喇钦·贡噶坚赞 (1344—1420年)。②曲贝塔羌编:《西藏六部世系谱汇编》,第83页。可见,此时夏鲁古相家族和萨迦之间的联姻仍在继续。

在益西贡噶担任夏鲁万户长期间 (1355年至14世纪晚期),他对夏鲁寺进行了一次扩建与维修。据史书记载,益西贡噶出资在三门殿内建造了阿閦佛的立体坛城,绘制二层转经道壁画和罗汉殿的彩绘,修造了东无量宫内布顿三师徒佛像、外围壁画和回廊等。同时,他还新建了贝乌噶布、寺院北边外围墙、莫文及其城墙 (即城外围沟渠)、内围城墙等。③同上。

古相·益西贡噶之后,古相·勒巴顿珠和南杰白桑等依次担任夏鲁万户长,都获封同知都元帅,对夏鲁寺及其僧人诚敬供养。其后古相家族后代一直效仿先辈供养夏鲁寺、敬奉寺僧。

三、夏鲁寺学修传统与教法传承

在学修方面,夏鲁寺自创建以来注重显密兼修,但后来以修持密宗见长。创建初期显宗学修十分兴盛,成为年楚河下游的重要寺院之一。五世达赖喇嘛论及夏鲁寺历史时指出,该寺显宗闻思讲修也十分兴盛。他引用了布顿·仁钦珠给弟子扎采巴的教诲说:“阿底峡尊者到过该寺,此外,果瓦·益西雍仲创立了律部学修制度,班智达邦查松巴和俄·洛丹喜饶创立了讲经院。由哲琼④哲琼是指果瓦·益西雍仲和琼布扎僧 。“哲”是为夏鲁寺的创建功不可没的果瓦·益西雍仲的简称,介尊·喜饶迥乃在夏鲁寺建成之后前往印度受戒求法期间,哲主持夏鲁寺事务,后来掌管堆穷哲拉康 ,并在此创立闻思讲辩的学修制度,因此被称为哲。“琼”是指琼布扎僧,他是后弘期大译师嘉尊哲森格 的学生,后来成为夏鲁寺第四任堪布。二人建立的佛法基础学修至今依然兴盛不衰……,这座寺院,建于后弘期,是大鹏鸟头装饰一百零八座祖拉康之母。像纳塘寺这样的大寺也是从这个寺院的四大柱子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分寺,所以夏鲁寺是一座教法戒律正统、具有历史传统的寺院之主。”⑤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寺规集》,《夏鲁寺寺规》,西藏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6页。此处班智达邦查松巴即克什米尔班智达邦查松巴,又名丹迥贝桑布;他与著名佛学家俄·洛丹喜饶 (1051—1109年)共同在夏鲁寺创立了讲经院。俄·洛丹喜饶从1092年起与班智达邦查松巴一起在夏鲁寺讲经弘法,直到1109年圆寂。夏鲁寺保存有班智达邦查松巴使用过的法螺。此外,聂巴·秀波弟子藏巴·智古 ()在夏鲁寺建立中观和因明讲修课,自此夏鲁寺有了教授和听闻聂巴因明注疏等的传统。⑥洛萨丹炯:《夏鲁寺历代堪布传记》,第329页。

作为一座具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寺院,夏鲁寺历史上曾与噶当、萨迦和格鲁等教派关系密切。早期夏鲁寺传承噶当派教法,其前十任堪布均为噶当派教法传承者。夏鲁寺第十任堪布“扎巴宣努()任堪布之前,夏鲁寺主要传承俄译师俄·洛丹喜饶的教法。从布顿·仁钦珠起,夏鲁寺教法以绰普噶举为主,戒律以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为主”①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寺规集》,第49页。。夏鲁寺虽然继承了绰普寺诸多法脉,夏鲁寺的修法仪轨和教义阐释等却与绰普噶举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将其称为绰普派。②2020年与夏鲁寺堪布大顿珠访谈所得资料。布顿大师早期在绰普寺师从索南森格学习绰普噶举教法,还学习过噶当和萨迦等派的教法。夏鲁派和萨迦派的关系相当密切,有人认为,夏鲁派是萨迦派的一个支派。有人则认为夏鲁派只是个学派,即布顿学派。事实上,布顿大师在夏鲁寺传承的法脉是自成体系的一个教派,只是在教义上以汲取萨迦为主,兼收噶当和噶举等派的精要;戒律以克什米尔班智达传承为主。据史料记载,布顿大师圆寂后,其弟子继承他在密宗方面所持的独特见解和不共教法、仪轨,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一派。因此,后人把这一派称为布鲁派或者夏鲁派。③《日喀则地区志》(全2册),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第1815页。

夏鲁寺与萨迦派在教法传承上确实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教法传承来看,萨迦派传承主要源于卓弥译师 (),而卓弥译师是罗顿·多杰旺秋的再传弟子,他与夏鲁寺的创建者介尊·喜饶迥乃是同门师兄弟。后来,萨迦·索南坚赞 (1312—1375年)拜夏鲁寺堪布布顿·仁钦珠为师,学得诸多布顿教法的精髓。据说,夏鲁寺的新堪布们注重传承克什米尔班智达的戒律传承,其原因在于克什米尔班智达在夏鲁坚贡寺传法期间,为萨迦班智达和坚贡寺堪钦多吉贝巴授比丘戒。后来达尼钦波贝桑布贝和帝师贡嘎洛追出家受戒时,萨迦寺的班丹嘉措等五十余位格西聚集在一起查勘、探讨当时其传承的戒律是否纯正。经查,认定其传承的戒律属于克什米尔班智达的纯正传承,并确信传承克什米尔班智达戒律者为夏鲁寺第十任堪布噶西巴·扎巴宣努,其为正传无误。因此,决定接受此戒律传承,并书写在纸上,由达尼钦波为主的诸多上师加盖名章,形成了文书。④洛萨丹炯:《夏鲁寺历代堪布传记》,第331页;《布顿佛教史》也有关于萨迦班智达和堪钦多吉贝巴从克什米尔班智达受比丘戒,而成为其戒律传承源头的记载。此外,萨迦派著名学者擦钦·洛萨嘉措 (1502—1566年)拜多仁古班确吉尼玛 ()学习萨迦派道果法门获得道果法正传,后来,他出任夏鲁寺第十三任堪布,恢复一度中断的夏鲁玛亥确巴仪轨 (),撰写仪轨主神阎魔敌吩咐文书⑤该文书至今贴在夏鲁寺原护法殿柱子上。,他弘扬布顿派教法,对夏鲁寺贡献极大。

夏鲁寺教法也与格鲁派教法相互结合、相互交融,史称“格夏教法曲吾吉哲”(意为格鲁派与夏鲁派教法交融)。五世达赖喇嘛在《夏鲁寺规》中指出:遍知布顿·仁钦珠如阳光照亮雪域佛法,杰赛陀美 ()、扎采巴、龚松德庆巴·曲吉贝巴()、琼布列巴·宣努索南等,享誉雪域的许多大学者成为布顿的学生。宗喀巴大师在扎采巴等多位布顿亲传弟子处接受密宗四续部灌顶和秘诀,因此,布顿教法是各教派教法之源,就像印度四大河流源自玛旁雍错,奔向四面一样。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寺规集》,第50—51页。宗喀巴大师等后世学者均以布顿大师编纂校订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作为典范之作。从五世达赖喇嘛起,历辈达赖喇嘛担任夏鲁寺的名誉堪布。七世达赖喇嘛从夏鲁寺堪布阿旺云丹迥乃处学习五明知识,与格鲁派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因历任夏鲁寺堪布自始至终倡导戒律传承的重要性,四世班禅所受解脱律义、菩提和密宗三戒也是布顿传承的戒律。藏历第十一饶迥水马年(1642)四世班禅担任夏鲁寺堪布,在长达20年的任期内班禅大师出资维修了布顿大师为母亲建造的现见解脱菩提塔,还亲自主持多闻天王祭祀仪轨 ()等。①洛萨丹迥:《夏鲁寺历代堪布传记》,第363—366页。除了四世班禅以外,六世班禅也担任过夏鲁寺堪布。

除格鲁派以外,夏鲁派传承的密乘教法还对萨迦、噶举等教派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正如嘉阳·钦则旺布所说“萨迦、格鲁和竹巴噶举等教派,都传承了布顿大师的密宗灌顶、教法等传统”②《嘉阳·钦则旺布文集:卫藏道场胜迹志》 函,木刻版,第94页。。夏鲁寺的法事活动繁多,尤其密宗修供法事活动频繁,小型的法事数不胜数。根据资料显示,民主改革前,夏鲁寺一年内举行的大型宗教法事有21种之多。法事活动以布顿派传承的续部五十二部修供仪轨为主,这些仪轨是布顿大师两位高徒扎采巴及朱旺·南卡确珠 (),以及擦钦·洛萨嘉措、五世达赖喇嘛、芒图洛萨丹炯等大德创立并传承下来的,每年如期举行。

结 语

夏鲁寺由介尊·喜饶迥乃创建于11世纪,13世纪中叶元朝在西藏划分十三万户,介氏家族获封夏鲁万户长。介氏家族与掌管西藏地方政权的萨迦昆氏家族联姻,获得元朝中央政府和萨迦政权的格外礼遇和大量封赏,介氏家族与夏鲁寺迎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元代,夏鲁寺经历了四次扩建维修,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次扩建维修是在古相·扎巴坚赞和贡噶顿珠父子担任夏鲁万户长期间进行的。古相·扎巴坚赞到元大都受到元朝皇室的重视与封赏,对夏鲁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修缮;他还延请当时富有声望的佛学大师布顿·仁钦珠担任夏鲁寺堪布。布顿大师在夏鲁寺主持长达四十余年,对夏鲁寺及其教法形成与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夏鲁寺现存元代汉藏合璧的主体建筑与多种艺术元素的壁画遗存即是在这时期创建的。夏鲁寺的宗教、文化、艺术也获得极大的发展,一度成为后藏年楚河流域的宗教文化中心。夏鲁寺的教法传承自成体系,数百年来延续不断;其寺院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不断的扩建和完善,并自元代开始形成汉藏合璧的建筑风格和多种艺术元素共存的大批寺院壁画遗存,至今夏鲁寺在西藏地区仍然是集寺院建筑、文化艺术及人文传统为一体的诱人之处的存在,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除了一代佛学大师布顿·仁钦珠等的贡献外,夏鲁寺相对开放的管理风格,得到西藏地方政权萨迦派和元朝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其形成发展的历史,不仅是西藏地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反映,更是历史上西藏地方与中央王朝互动,西藏地方人民与祖国内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反映。

猜你喜欢
教法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对韩日两国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教法——以“常常”“往往”为例
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新法学、新教法:新时代创新法学教育教学方法研讨会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和尚之教"在西藏——以寧瑪派對摩訶衍及其教法的詮釋、辯護與批判爲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教法与学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