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2-02-24 01:49
科学中国人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国科协学会科技

11月29日,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传承百年地质精神·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学会百年奋斗历程,描绘未来发展蓝图。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中国地质学会第40届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金发致开幕词。

张玉卓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地质学会是中国科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的科技团体之一。百年来中国地质学会立足学会之本,发挥平台优势,忠实履行职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学会在深化党建强会、繁荣学术交流、服务行业发展、助力国家战略、培养科技人才、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被中国科协授予多项全国荣誉,在中国科协综合评价中总成绩名列第一方阵,在建设世界一流学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中国科协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学会发展,希望中国地质学会团结引领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王广华对新时代地质事业和中国地质学会工作提出了5点希望:一要坚持政治引领,积极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国地质学会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制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理论短板、技术瓶颈和制度障碍,推动地质理论和找矿技术创新。二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服务地质科技创新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组织高水平学术年会和专题学术会议,搭建科技洽谈交易平台,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大国际一流期刊建设力度,打造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科普体系。三要坚持公平公正,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举荐平台。统筹金银锤奖、黄汲清奖等科技人才奖项,加大人才举荐工作力度,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建立学术诚信体系,引导带领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四要坚持开放合作,着力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大科学计划设置,积极筹办国际地质类学术会议,加大国际化人才培育,推动提升我国地质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五要强化学会自身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完善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建设,扩大会员规模,优化会员结构,提升会员质量,在支撑服务自然资源事业和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绩、创造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研讨会现场

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会上首映了中国地质学会建会百年华诞纪录片,发布了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系列纪念丛书。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约翰·卢登,海外华人地球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周义明,美国地质学会总干事兼首席执行官梅勒妮·布兰德,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青年工程师、未来领袖委员会主席菲拉斯·布·迪亚卜,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大队长丁正江向大会致辞。会议还邀请了侯增谦、毛景文、吴福元、金之钧、林君5位院士围绕我国地学领域前沿性、引领性、突破性成果与进展作特邀报告。

猜你喜欢
中国科协学会科技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学会分享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中国科协关于表彰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的决定
2011—2015年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网站建设进展
科技在线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