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应用

2022-02-25 12:52向琼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病毒性病毒感染病程

向琼英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呼吸道感染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发快,且大部分是由于病毒引发的,少数为细菌所致,病发率相对较高,并且具有极强的传染力,爆发性流行的几率相对较大。在临床上常常以发热、恶寒及乏力等症状有关,少数患者能够自行转归,但是也会存在一定量的患者头痛、乏力、咽喉疼等,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急性肾炎及风湿性病等。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结合患者的主要病情做好预测和分析,避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防治不力等情况发生。近几年,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体会到西医治疗急性上感,主要以发热症状为主,多数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的退热,但是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较多,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的伤害,同时也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选取使用中医治疗,既能够保证疗效,同时也能够有效的缩短整个病程的开展,控制流行管理,对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优化实验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道病毒具有季节性、传染性双重特征,是多种病毒的综合表现,具有普遍适应性与高发性,主要相关的病毒有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等,近几年,从重症急性弧形综合征上分析,由病毒H1NA流感病毒到全球性的暴发新冠病毒(SARS-CoV-2)导致研发防治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性疾病的相关药物迫在眉睫,对于化学药物来说,虽然药效相对较好,起效快,但是耐药性及不良反应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于防治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性疾病的药材来说,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广泛的药物来源及独特的治疗手段,这是国内众多研究学者所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中药各个层面的研究为重点,期望能够通过中药防治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1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机制

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都有RNA基因组,通常通过空气传播,从肺上皮侵入肺组织,进而感染人体,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为了抵抗病毒,从鼻咽到肺泡的先天免疫系统会监测和防御入侵的病毒。已經证明模式识别受体(PRR)可以识别与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病毒产生不同于人类RNA的病原性异物,通过刺激I型干扰素(IFN)的表达被先天免疫系统锁定,使病毒RNA进入体内被其他促炎细胞因子识别,而胞质RNA会被识别通过 RIG-1 样受体。然而,RNA病毒可以隐藏其可识别的RNA复制体,避免被人体免疫传感器检测到,从而达到复制病毒感染人体的目的。轻微的呼吸道病毒感染会导致咳嗽、发烧和流鼻涕,而严重的感染会导致肺炎、哮喘甚至死亡。此外,呼吸道疾病传播范围广,耐药性不同,很难彻底治愈。尤其是近年来,此类疾病发生频率高、范围广,因此开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2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中,充分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

当人们发现难以应对新的呼吸道病毒性疾病时,这些疾病的治疗似乎就出现了,因为无论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如何变化,它们的临床表现都与以前的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相似。一方面,中医辨证论治或中医理论、中医及治疗方法可参考传统方剂。例如呼吸道病毒感染早期,恶性肺病、发热感冒、咳嗽等肺病证候。此后多见肺热,同时可出现肺郁甚至肺气郁结,从而加重热潜、咳嗽或气喘,严重者表现为“咳”、多汗、面色苍白或晦暗、困难。呼吸、咳嗽、粉痰,甚至健康问题。在病理变化过程中,还可累及其他脏腑,如阳明热盛或热毒所致的深血点等体征。病情后期可出现肺气阴虚或痰瘀阻络等病症。对于这些医证,中医,尤其是温病,除在病理变化过程中,常会发现湿滞、痰浊、瘀血等肉眼可见的病邪,故与湿滞配合,以化痰、攻滞、止血化瘀。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最大的优势是无需等到病原体明确引起疾病。因此,即使未来出现一些新的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中医仍然可以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提出一些相应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目前遇到的疾病特点,总结相应的治疗方法,探索新的方剂,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3.重视中医学的整体调节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目前,在中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研究中,不能只着眼于寻找特定的处方药,虽然我们也希望在中药中找到针对某种病毒的特定药物,这可能是不可行的。主要内容或研究重点。中医治疗这类病毒性疾病的作用不是针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而是改善整体身体状况,减少病理损伤,从而减少疾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从而起到作用。非特异性治疗。在我们开发的几种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药物中,有“肺毒剂”、“连花清瘟胶囊”的药理作用。虽然抗呼吸道病毒的程度不同,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能显着减轻感染动物的肺部病变,诱导系统,调节免疫机制,改善肺换气功能,从而缩短病程,减少病程。死亡率。因此,在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研究中,应重视能有效降低感染者整体病理损害的治疗和处方药物,可显着减轻病情,缩短病程。病,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这个作用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开展科研活动,开发新药。

4 结束语

近年来,中医药在机制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逐渐显示出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优势,尤其是在发病早期、病情轻、恢复快的情况下,2019年底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力强、致死率高。危重病例的治疗方案中推荐了多种中药制剂,如常用的血精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注射化痰热药物等作用。呼吸道疾病,抑制流感病毒,促进炎症的消失。

参考文献:

[1]王镓,董竞成.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研究综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05):633-636.

[2]王镓,董竞成.浅析中医药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1):17-21.

[3]张艳红. 从免疫应答、氧化损伤及中药干预机理探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温病证型特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4]李君君.中医药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2):1728-1730+1740.

[5]王飞. 感毒清口崩片防治呼吸道病毒感染药效及免疫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病毒性病毒感染病程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治病毒性感冒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45例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
早孕期间不能有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