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2-02-25 12:52张威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胺碘酮临床疗效

张威

摘要:目的:研究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我院收治的8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用胺碘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并通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率对研究结果进行评判。结果:采用胺碘酮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7.72%和95.45%,均高于参照组的88.63%和84.09%。并且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4.5%,远低于参考组的20.45%。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不良反应率更低,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更高,可以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胺碘酮;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引言:

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胸闷、恶心等问题,发病特征相对明显,在发病期间很容易引起患者的恐慌,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严重情况下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结合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特征以胺碘酮治疗为切入点,探究胺碘酮在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治疗的效果。现做出报告如下。

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划分为研究组、参考组。其中研究组44例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男患者20例,女患者24例,年龄范围在5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3±1.28)岁,其中参考组44例患者,采用硝酸甘油类进行治疗,其中男女患者均为22例,年龄范围为54-70岁,平均年龄为(61.49±1.65)岁。本次所選取的8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事先均已知情,同时除使用的治疗药物不同方式,其他情况均相同。

1.2方法

参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状,进行抗凝治疗,以7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在治疗期间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在服药前后检查患者的心律情况[1]。研究组就是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胺碘酮(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2)注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要在胺碘酮中加入葡萄糖溶液,溶液和药物的比例要遵循医嘱。一般情况下,150mg的胺碘酮,融入20ml的葡萄糖溶液即可。在治疗前期,要采用推注和静脉注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推注和静脉注射的比例[2]。在治疗后期,患者的心律相对稳定,此时可以让患者口服用药,帮助患者稳定病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周期为一周,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用专业的仪器测量患者的心律,时刻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药方式。

1.3观察指标

为了观察胺碘酮在快速心理失常治疗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和患者满意度这三个观察指标[3]。其中治疗有效率的评判标准有三个:显著、有效、无效。患者满意率的评判指标有三个: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不良反应率主要是通过患者的是否出现干咳、呼吸困难、视觉模糊、心慌等不良反应的次数,来计算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主要采用SPSS20.0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对计数的资料进行检验,用t对计量进行检验,数据之间的差异使用P值来分析。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其治疗效果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治疗有效率图表中可以看出,采用胺碘酮方式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参考组高9.09个百分点,因此从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采用胺碘酮方式的治疗效果更佳。

2.2患者满意率

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其患者满意率对比如下表所示:

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除药物治疗方式不同,其他身体情况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胺碘酮治疗方式患者的满足度更高。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满意率达到了95.45%,远高于参考组的84.09%,因此从患者满意率上看,采用胺碘酮方式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3.3不良反应率

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其不良反应率对比如下表所示: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研究组的4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共有两例患者出现干咳和视觉模糊的不良反应,呼吸困难和心慌的不良反应出现次数为0。参考组的患者中干咳、呼吸困难、视觉模糊、心慌的不良反应均有出现,累计出现病例为9例,不良反应率为20.45%,远高于研究组4.5%的比率。

3.讨论

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采用胺碘酮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72%,优于参考组88.63%,患者满意率更是高达95.45%[4]。而不良反应的出现率为4.5%,远低于参考组的20.45%,因此从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胺碘酮治疗法能够更好的弥补传统药物治疗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不足,在日后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医院可以采用胺碘酮治疗方式,提高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明海宁. 急诊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30):1-1.

[2] 刘哲, 夏猛, 苏怀海.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 2020, 41(6):3-3.

[3] 薛芊芊. 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于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15):2-2.

[4] 陈雪宜.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 9(1):1-1.

猜你喜欢
胺碘酮临床疗效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胺碘酮在室性心动过速中的疗效及其对心率震荡的影响研究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胺碘酮可能会导致手抖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