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原菌菌血症患者PLT、PT、APTT、TT、FIB的变化研究

2022-02-25 04:31李文搏刘璐瑶李丽明李熠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李文搏 刘璐瑶 李丽明 李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菌血症是指血培养可以检测出病原菌,其不仅局限于一过性菌血症的概念,目前多指临床上有明显感染症状的菌血症[1]。近年多篇论文显示,菌血症时,在细胞内毒素、细胞因子、血管损伤等作用,可导致外周血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出现异常[3]。随着研究的深入,凝血功能的改变在菌血症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值得肯定,当机体发生严重感染时,会释放大量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引发瀑布效应,持续性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了明确PLT(血小板)、PT(凝血酶原时间)、AP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在菌血症时有无应用价值以及改变情况,我们将对菌血症患者的五个指标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观察不同参数水平变化与是否患有菌血症有关系。

关键词:菌血症;原菌菌血症患者;APTT

【中图分类号】R78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1方法与对象

1.研究对象:实验组: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本院检查出菌血症患者157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73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50.9±9.7岁,上述患者均未给予抗凝药物的治疗,并排除血液病患者且血培养检测均为阳性。对照组:2020年本院体检中心检查健康人群60名,男36例,女24例,年龄17~55岁,平均年龄32.4±9.2岁。没有任何基础疾病且没有服用抗凝药物治疗史。

2.检测仪器:采用BACTEC 9240 檢测血液菌群;采用mindray BC-6800plus检测样本PLT的值;采用SEKISUI CP-3000检测样本PT、APTT、TT、FIB。检测当天质控均在控。

3.统计学分析:数值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记录方式,用SPSS23软件包进行分析。菌血症组与对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性别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由表格可以看出,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中,实验数据显示PLT、PT、TT、FIB四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实验数据P<0.05,有统计学差异,APTT数据比对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中,实验数据显示PT、FIB两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实验数据P<0.05,有统计学差异,PLT、APTT、TT三项数据比对P>0.05,无统计学差异;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实验数据显示PLT、PT、APTT、TT四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实验数据P>0.05,无统计学差异,FIB数据比对P<0.05,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菌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刺激体内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被合成、释放,当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与凝血系统发生交叉反应时, 则会出现功能紊乱而导致出血,进而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血管内皮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内皮下基底膜与胶原暴露,从而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3]。

据徐立娜研究表明,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菌血症通常伴发PLT减少,主要原因是PLT通过纤连蛋白等黏附于真菌, 激活后可释放α颗粒中多种抗真菌物质, 引起细胞膜的破坏和崩解, 进而封闭真菌芽管产生及菌丝延长, 从而抑制真菌早期阶段的生长, 同时, PLT抗真菌免疫损耗是真菌菌血症出现PLT减少的内在机制。 但本实验研究表示,真菌感染组并没有PLT减少的实验数据,分析原因可能是数据量过少,并不能证明无统计学意义,我们会继续收集数据进行进一步计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科学(第8版).121-123

[2]Taylor FB Jr,Stearns-Kursoawa DJ,et al. The 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 aids in host defense against Eseherichia coil sepsis.Blood,2000,95;1680-1686.

[3]门剑龙.败血症患者止凝血功能改变的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1(3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