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22-02-25 00:04苏明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塞老年患者

苏明霞

摘要:目的:观察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实施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收治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装接受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常规组76.7%(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其中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应用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增强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功功能,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社区综合护理路径;脑梗塞;偏瘫;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1

脑梗塞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病情较重,尤其是老年人,该部分人群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降低,经治疗后会有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语言、肢体功能障碍。老年脑梗塞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偏瘫,发生率高达七成,患者工作和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流程,并据此进行治疗和护理。本研究选择收治60例脑梗塞导致偏袒患者,对其中部分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脑梗塞导致偏袒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时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三十例。实验组包括女13例,男17例;年龄范围60~80岁,平均年龄(71.3±4.5)岁。实验组包括12例,男18例,年龄范围62至81岁,(71.5±4.3)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接受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干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定期进行家访,积极和患者沟通,掌握患者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康复训练状况,督促家属多关心患者,在生活上给予患者充分的照顾。第二,护理人员以社区为单位开展语言锻炼,通过播放音频强化患者对语言的感觉。指导患者家属和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从简单的词汇开始学习,逐渐向难度大的过度。第三,开展肢体康复训练,上肢依次进行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屈伸、腕屈、指关节屈伸。下肢通过双手抬起患肢进行运动,包括屈膝、屈髋。每天进行两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5至10遍。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辅助锻炼,保持仰卧位。双上肢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上举到头顶。屈髋屈膝练习,双足在床上平放,由双下肢负重,抬高臀部,反复练习,10到15次。情况允许后护理人员和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坐位和步行的锻炼,循序渐进地完成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治疗后生活可以自理,语言清晰,肌力达到Ⅳ~Ⅴ级肢,体运动功功能全部恢复。有效。肢体活动功能和范围明显好转,日常生活可自理,语言比较清晰,肌力较护理前提升Ⅱ级以上,肢体运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肌力无改变,需要人照顾,治疗三个月后未见改善。应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常规组76.7%(P<0.05)。见表1。

2.2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其中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脑梗塞为常见神经科疾病。临床统计显示临床有四分之三的新发脑卒中患者丧失劳动力。所以临床治疗脑梗塞伴偏瘫患者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提升生活质量[1~2]。脑梗塞偏瘫患者恢复是一个连续的护理和治疗过程,患者通常表现为肢体痉挛状态持续增加,造成生活能力降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性疾病。偏瘫会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加重,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内心变化,严重者出现心理障碍。临床研究显示,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干预和治疗能够促进神经突触再生,有利于高级中枢神经回路的恢复,让患者尽早康复[3~4]。

本研究针对30例脑梗塞偏瘫患者应用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将康复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生活中。并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纠正肢体异常姿势,预防关节畸形[5]。通过健侧肢体和患侧肢体锻炼,加快相应关节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轴突突触建立联系,防止健侧肌肉发生萎缩。通过实施康复护理路径可以循序渐进向患者灌输疾病知识,保证患者能够充分掌握,并有效的应用于康复和治疗。

本研究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常规组76.7%(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其中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其中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可见,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应用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增强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肢体运功功能,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光媚. 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致偏瘫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22):117-118.

[2] 陈晓晔. 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观察[J]. 医药前沿,2020,10(9):189-190.

[3] 余燕南. 社区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老年脑梗塞致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73,75.

[4] 李琳,岳培,張泳. 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5):913-915.

[5] 冯晓雷. 分析社区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在老年脑梗塞致偏瘫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59):316-317.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塞老年患者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