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护理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2022-02-25 00:04雷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

雷芳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护理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72例分为参比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的中医针灸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肢体肌力、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比对。结果: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康复优良率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上下肢肌力评分与FMA、BBS、C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相较(P>0.05)。护理后,两组上下肢肌力评分、FMA、BB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参比组;C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P<0.05)。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采取中医针灸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护理;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2-02

肢体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疾病,即患者某处或连带性肢体运动无法受患者思维操控,或可受患者思维操控,但无法完全按照思维进行行动[1]。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若积极予以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针灸为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其已被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且在中医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本文通过对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组行常规康复护理及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的中医针灸护理的研究,探讨中医针灸护理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接收的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72例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比组36例和试验组36例。其中,试验组男、女各有20例、16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83岁、40岁,平均年龄(63.43±4.56)岁;16例右侧肢体障碍,14例左侧肢体障碍,6例双侧肢体障碍;15例脑出血,13例脑梗塞,8例外伤。参比组男、女各有22例、14例,年龄最大、最小分别为82岁、41岁,平均年龄(63.57±4.65)岁;18例右侧肢体障碍,11例左侧肢体障碍,7例双侧肢体障碍;14例脑出血,13例脑梗塞,9例外伤。组间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对比。

纳入标准: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障碍;长期行3种及以上药物降压,但效果不佳;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严重脏器疾病;精神异常;中途退出;临床资料不全等患者。

1.2 方法

1.2.1 参比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即:(1)环境护理:确保病房通风、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照充足,并做好病房消毒。(2)用药指导:予以患者神经营养剂静脉注射以及营养神经药物口服指导,提前告知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叮嘱患者不可随意停药、增减药量等,还需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予以密切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处理。(3)饮食护理:叮嘱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且不可进食刺激性食物,并确保营养均衡,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4)心理护理:在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后患者会因行动受限等出现一定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的不良心理,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倾听患者内心想法,知晓患者不良心理产生原因,再予以针对性心理安抚。同时,应告知患者家属多予以患者理解、关爱与支持、鼓励等,并向患者分享成功案例,以促进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护理。(5)康复训练:若患者无法下床,则可于家属协助下定时予以患者不同体位变换,以防肢体痉挛,2h/次;同时,协助患者进行关节训练,20次每个关节。若患者可坐立,则可予以患者坐位下平衡训练,使患者双手放置大腿,转动其头部、上半身,越过肩膀向后看,再转回来,每个动作20次,左右各1次。若患者可站立,则可经拄拐等外力予以行走训练指导,并对患者行走步态、走姿等予以纠正,必要时可由家属、护士等协同完成,以防患者跌倒。(6)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家属肢体工鞥呢障碍病因以及原发疾病相关知识,比如注意事项、基础护理措施等。同时,若患者伴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叮嘱患者保持合理饮食,且应注意营养均衡,以确保神经鹰眼充足,以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

1.2.2 试验组 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的中医针灸护理,具体为:(1)主穴:上肢内关穴、曲池穴以及手三里穴、合谷穴等,挟制阳陵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辩证增加穴位,例如:风痰阻络证患者加丰隆穴,阴虚风动证患者加太溪穴、复溜穴,气虚血瘀证患者加血海穴、气海穴。(2)施针方法:先行针灸上肢穴位20min,再针灸下肢穴位20min,每日1次,持续14d。

1.3 观察指标

将兩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肢体肌力、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比对。康复效果分优(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状态稳定,未有不良反应发生)、良(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状态相对稳定,未有不良反应发生)、差(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不明显或加重)三级总有效率即优良率。上下肢肌力情况经Lovett评估法评定,分值0-5分,分值越高表明肌力水平越佳。经Fugl-Meyer(FMA)评分评定患者肢体功能,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肢体功能恢复越佳。经BBS量表评定患者肢体平衡功能,分值0-5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平衡功能越佳。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分值0-4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佳。经Barthel(BI)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佳。经我院自制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文君总分100分,共分十分满意(超85分)、满意(60-85分)、不满意(低于60分)三级,护理满意度即十分满意率与较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描述,行t检验,P<0.05,比较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

如表1示,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康复优良率更高(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比较

如表2示,护理前,两组上、下肢肌力评分相较(P>0.05)。护理后,两组上、下肢肌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参比组(P<0.05)。

2.3 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如表4示,护理前,两组FMA、BBS评分相较(P>0.05)。护理后,两组FMA、BB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参比组(P<0.05)。

2.4 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

如表4示,护理前,两组CSS评分、Barthel指数相较(P>0.05)。护理后,两组C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参比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参比组(P<0.05)。

2.5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如表5示,相较于参比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3 讨论

肢体功能障碍即因肢体、脏器损伤或功能缺陷所致疾病,临床以脑出血、脑梗塞以及外伤等为常见病因[3]。目前,临床将肢体功能障碍按严重程度分成了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对于轻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来说,其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较小,而中、重度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日常生活则较易受到较大影响,不仅不利于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还可加重患者家庭负担与社会负担,因此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目前,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予以药物治疗基础上的针对性康复训练,以减少患者伤残可能,并均取得了良好效果[4-6]。随着中医在临床各科室、疾病的广泛应用,中医因其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势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恢复上的作用也愈加凸显[7]。祖国中医学认为,四肢乃储阳之本,头乃储阳之会,经平衡阴阳可加快血气运行,从而减轻患者肢体麻木、疼痛、乏力等情况,以此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情况。本文研究中,临床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取了上下肢重要穴位,比如曲池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等,再经手三里穴等疏经通络穴位的针灸与针刺调节头面储阳经脉的合谷穴等达到强筋壮骨、舒筋通络之效,以此使患者肢体麻痹得以患者,进而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此外,再配以适当康复护理措施,比如环境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以及健康宣教等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强化患者肢体运动能力与平衡能力等,以此强化患者肢体功能。

综上所述,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采取中医针灸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伟.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针灸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129-130.

[2]陈卫华.针灸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7):58-60.

[3]毛丽娟.中医针灸护理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辅助作用研究[J]. 心理醫生,2017,23(35):224-225.

[4]田利那.针灸结合康复护理对脑梗塞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28(01):37-38.

[5]王加丽.脑梗塞肢体功能障碍配合针灸理疗和护理观察[J].健康之路,2018,17(12):167-168.

[6]何苗.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脑梗塞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05):763-766.

[7]赵颖.针灸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8,31(2):191-192.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探析康复护理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