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音频平台中声音景观的塑造
——以猫耳FM为例

2022-02-27 15:45夏婉仪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广播剧音频景观

夏婉仪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声音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存在,在学会使用文字传达信息以前,人类就已经经历过了口语传播时代。随着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传递、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在随之变化。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过,媒介是人的延伸,文字和图像的出现是人类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共同延伸。而在人类媒介考古历史上,偏向于视觉的媒介逐渐胜过了偏向于听觉的媒介,相比之下,视觉在获取信息时具有在场感、真实感以及动态感等优势,这使其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感知世界的器官[1]。同时也使得声音和听觉的作用在视听产品的传播过程中常常被忽略,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关注度远高于听觉文化。麦克卢汉认为现代文明过度重视视觉元素造成了其他感官被忽视,并于19世纪60年代提出“声觉空间回归”的概念,呼吁所有感官的重建。但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听觉文化”“听觉转向”研究才开始引起学界关注,国内以王敦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结合西方听觉文化理论成果与本土化话语,掀起了听觉文化的研究热潮。同时,随着近年来短视频浪潮的兴起,其在为用户带来娱乐化、信息化、便捷化以及碎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视觉疲惫、审美疲劳等问题。快速且碎片化的内容占领了用户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短视频中大量无意义信息的涌入同样挤压了思考空间,人们的阅读方式、思考习惯出现碎片化、浅层化等问题,长时间沉浸于短视频带来的娱乐感让用户陷入精神空虚。因此,人们寻求“解放眼睛”、重构精神世界的新方式,移动音频产业在这一社会背景与需求变更的环境中出现,“耳朵经济”蓬勃发展。根据艾媒数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研究》,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达到6.4亿人,市场规模突破了123亿元。这既得益于移动音频平台本身所特有的伴随性优势实现了眼睛和双手的解放,同时也得益于移动媒介与声音相适配,移动音频平台将耳朵的价值与功能显化,为用户创造出了不同且特定的声音景观,促使听觉文化实现再次回归。

1 声音景观概念阐述

声音景观最早由加拿大作曲家雷蒙德·默里·谢弗于19世纪70年代提出,他将声音景观定义为“任何可研究的声音领域”。声音景观将某个空间所有的声音都包纳进来,它作为声音的总体是客观存在的[2]。但声音景观同时也是主观的,因为同一听者可以对同一空间的不同声音做出不同理解和反应。海德格尔引证亚里士多德《解释篇》时曾提到:“正如文字在所有人那里并不相同,说话的声音对所有的人也是不同的。”[3]由此可见,声音所建构的想象空间对于每个听众来说都是不同的,受众对同一声音文本的解读同样趋向多元化。

在谢弗的理论基础之上,特鲁瓦克斯又进一步区分了外部的声音环境和听到的声音景观,他认为,前者是“特定情境中所有声音能量的总和”,而声音景观则“更强调那个环境是如何被身处其中的生命所理解的——人们事实上创造着声音景观”[4]。简单来说,声音景观重视感知,并从整体上考虑人们对于声音的感受,以及声音环境如何使人放松、愉悦,而作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媒介,声音不仅影响着人的环境认知、信息理解,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声音体验。

2 移动音频产业的发展状况概述

随着“耳朵经济”的发展,喜马拉雅FM、荔枝FM以及猫耳FM等大量以“声音”为媒介、服务于“耳朵”的移动音频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接连涌现。其中,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极具代表性的综合型音频平台凭借内容涵盖范围广等优势,如今已经位于行业内的第一梯队。相对而言,猫耳FM作为专业型音频平台,以主推具有二次元特色的广播剧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目前仍处于第三梯队。虽说猫耳FM受题材限制,受众较少、知名度较小,但从总体来看,平台在进行商业化改革后也生产了大量优秀广播剧,为平台创造了巨大收益,如改编自网络小说的同名广播剧至今收获了较高的播放量。广播剧的兴起以网络圈子化为依托,青年亚文化与网络文学品牌改编热潮使猫耳FM更关注基于趣缘而聚集的少数群体,并将其视为核心目标用户。网络文学作品本身携带的粉丝经济为猫耳FM的内容生产营销奠定了基础,另外,借助于移动设备和专业化的内容生产方式,猫耳FM与众多配音工作室合作,通过积极发掘声音潜力,致力于打造个体式、沉浸式、伴随式的声音景观。

3 移动音频塑造声音景观的相关概述

3.1 以技术塑造私人听觉空间

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重构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生活模式,声音景观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环境,同样受到技术变化的影响。当前的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听觉方式和获取声音的渠道,城市化的进程让更多合成的“不自然”声音出现,导致声音清晰度降低,噪声成为生活中的基础背景音。在“喧嚣”常态化的背景下,移动音频App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让声音具有了伴随性的优势,由此塑造出了“行走的声音”这一独特声音景观。正如王敦所说:“人的听觉不是客观地感知声音现象,而是受社会文化‘软件’的驱使。借由耳机等收听设备将外界隔绝,在嘈杂浮躁的环境下沉浸在听觉私人化的体验之中,成为移动音频产品的忠实拥趸者。”[5]耳机、智能音箱等主要应用于私人领域的智能设备为用户隔绝了外部世界的噪声,让聆听从传统的社会性、群体性行为变成了可以完全个人化和私密化的行为,用户可以决定听什么、什么时候听以及怎样听。通过打造私人听觉空间,能够满足用户不被打扰、无噪声的听觉需求,通过耳机等设备让声音产生包裹性,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获得立体沉浸感。

3.2 以专业生产内容为主提供听觉想象

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者艾玛·罗德罗通过建立模型证实了广播剧中的描述性音效和声音镜头可以强化大脑想象[6]。这也就说明了音频传递的信息相比视觉信息更能给予听众想象的空间,“当你在‘听’故事的时候,你可以充分地运用想象力填补那些信息的留白,也可以通过音调、语气的细微差别去捕捉到很多言外之意”。猫耳FM与专业配音工作室合作进行内容生产,配音工作室通过较好地把握台词的咬字发音、声调的起承转合,塑造情感的变化。此外,通过打造广播剧中的环境音、背景音,如激烈的打斗声、人群沸腾的吵闹声等,能够为广播剧塑造画面、渲染氛围、带动情绪。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在谈到语音对精神活动的适宜性时也指出,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恰似有生命体的呼气从人的胸中流出,即使在未使用语言的情况下,声音也可以传达痛苦、欢乐、厌恶和渴望,这意味着声音源于生命,并且也把生命注入了接收声音的器官[3]。这就不同于视觉以线性传播的方式为观众提供固定的画面,观众与画面之间总是保持着距离,趋向客观性。听觉更致力于让听者与外部世界产生接触,通过声音感受、塑造画面的过程反而是感性的、趋向主体性,听者能够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广播剧正是通过听觉这一感性特征,力求让用户在听剧时根据声音文本在头脑中建构出剧情和情节画面,从而在声音世界中实现自主权的回归。

3.3 以用户生产内容为辅丰富听觉精神世界

移动音频平台虽说坚持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为主,以确保能够生产出优质音频内容,但不同于传统广播对设备、场地、专业工作者都具有较高要求,移动音频平台主动降低了音频生产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声音世界的建构当中。通过媒介技术的赋权,音频内容的制作资格从专业人员手中得到了解放,众多配音软件以简洁的页面、简单的操纵方式激励用户的生产热情。此外,部分音频平台专设投稿栏目,鼓励用户直接参与到音频内容生产环节与听觉互动当中,亲身感受和经历声音的情感变化,营造全身心的沉浸感。连接“听”与“说”,才能丰富和完善用户的听觉精神世界。例如,猫耳FM曾主动举办配音投稿活动,设置奖品激励用户投稿,在为用户带来丰富的声音体验的同时,也有利于平台挖掘有潜力的声音,实现平台与用户双赢。

3.4 以独特声音建立情感联系

通过赋予某些声音以特定的意义,能够在人与声音之间建立起亲近或陌生的关系[2]。在19世纪的法国,钟声决定着一天的作息,在节庆日、举办婚礼和葬礼时,钟声会被敲响,这一时期的钟声被法国人民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在国内,某些特殊场合需要使用的固定声音也能够唤醒不同情感,例如,升国旗时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连接了爱国情;每年12月13日为悼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同胞而拉响的防空警报唤醒了对历史的共同记忆。猫耳FM也设置了独具平台特色的启动音与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连接,猫耳主打二次元文化,因此,无论是在标志(Logo)设计还是页面风格等方面,平台都坚持融入二次元元素。猫耳FM以一声“喵”叫作为原始启动音,既具平台的特色,也符合其二次元的自我定位。除此以外,用户还可以自行设置广播剧中的人物台词作为个性启动音,既满足了平台主要用户的喜好,同时也使其区别于其他音频平台。用户在启动App的瞬间就可以听到猫叫或广播剧台词,直接融入猫耳FM所建构的声音世界,产生情感联系。

4 移动音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事物的出现在引起大众关注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一些质疑与反思。移动音频作为近年来热度较高的新兴产业,虽说通过将声音作为听觉传播的主体促进了听觉文化的回归,用户在声音世界中获得了更多的感官自主权,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移动音频平台在建构声音景观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4.1 用户需求与专注度之间的矛盾

相比眼睛,耳朵没有方向性,是开放的器官,外界的一切声音都会传入耳朵,被大脑感知。而在众声环绕的现代社会,噪声影响着用户对声音的聚焦,用户需要调动更多的注意力才能够抓取、接收和理解声音中所包含的信息。而移动音频的伴随性特征在解放眼睛和双手的同时,给予了用户收听音频时进行多任务处理、分散注意力的权利。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用户在不同时间、场景都能收听音频节目,高达80%的音频用户表示在通勤时有收听音频的习惯,并且会在居家场景、夜间场景、运动场景和亲子场景中使用移动音频。根据音频用户收听音频的习惯与场景可知,用户多在工作之余使用移动音频,目的是让声音填充每一个碎片化的时间,在工作之余解放自己的注意力,以及满足娱乐消遣的需求。可以说,即使耳机、智能音箱设备能够为用户隔绝外部噪声,打造私人听觉空间,但如若仅仅将声音当作“陪伴式”的存在,用户便难以专注于声音世界当中。对此,猫耳FM应针对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与使用场景,打造类型多样化且更具文化意义的音频产品,以满足用户不同层次的听觉文化需求。

4.2 传递形式单一,内容娱乐性强

移动音频平台信息传递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诉诸于耳朵这一单一听觉器官,导致音频内容的吸引力远低于需要多感官联动的短视频等视觉文化产品。此外,出于各平台对吸引用户注意的需求和盈利目的,移动音频平台在生产内容时会主动结合用户的喜好。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视听习惯促使平台倾向于生产易于理解、娱乐性强的音频产品。长此以往,过多生产迎合消费社会需求的、庸俗且过于强调娱乐性的音频产品,难免让移动音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体现主流审美、能够产生情感连接、引起社会共鸣的优秀作品,这一问题在猫耳FM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猫耳FM二次元、广播剧的独特定位虽说能够让平台在众多移动音频App中凭借内容垂直化生产脱颖而出,但与此同时也造成生产内容的娱乐属性要高于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综合型音频平台。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公众话语以娱乐的形式出现,一切文化内容都逐渐成为娱乐的附庸[7]。移动音频平台的娱乐属性虽然满足了用户需求,但也影响到了用户对于声音环境的认知和体验。因此,应通过融入多元互动方式,提升用户的参与度与注意力,打造移动式、参与式的听觉世界,打造具有文化意义的音频内容,促进人的感官平衡。

5 结语

“耳朵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听觉文化的回归,但声音的回归却并不是对视觉传播的代替,如今短视频仍然发展迅速,占据着用户的多数注意力,耳朵作为感性的器官,它的再唤醒更多体现为人们在理性认知过程中对于情感的诉求,以及对媒介多元化发展的期待。而移动音频App作为听觉文化发展的关键,需要在主题选择、内容生产、营销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才能够为用户构建良好的听觉空间。

猜你喜欢
广播剧音频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