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摄像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探究

2022-02-27 15:45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4期
关键词:摄像师光线人物形象

黄 巍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任何艺术都需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呈现丰富的内容和主题内涵。就纪录片而言,真实的摄像素材无疑是纪录片价值和本质的核心所在。但相比于依靠演绎、模拟等技巧制作的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的摄制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人物行为举止、意外事件、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等,这些都增加了纪录片摄像和人物形象塑造的难度。由于纪录片的拍摄要求真实性,因此,很多纪录片的前期摄像都是在记录事实,缺乏对人物形象塑造技巧的探讨和研究。就摄像人员来说,虽然无法以影视拍摄的技巧来塑造人物,但是仍能通过声音、画面、角度、景别等视听语言和纪录片摄制的编导意识,来达到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为此,本文主要探索的是在保证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以摄像的视听语言技巧,提升纪录片人物形象塑造的能力。

1 对拍摄人物的调研和拍摄重点的把握

1.1 调研拍摄对象

尽管纪录片需要真实记录现实发生的事情,但拍摄者并不会记录拍摄对象生活的每一秒钟。因此,尽管很多纪录片的实践跨度长达数年,但其真正的拍摄时间是有限的。比如《人生七年》(《7 Up》),记录了英国不同阶层的孩子从7岁到56岁的50年人生历程,但其拍摄手法是每隔7年去采访这些孩子一次,最终制作人员把这些分别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和56岁的拍摄内容剪辑在一起,构成了对这些孩子人生的综合记录。为此,拍摄人员要在前期全面了解所要拍摄的人物对象,如《人生七年》创作人员就选择了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进行拍摄和采访,对每个拍摄对象的家庭、成长环境都提前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在一些人物专题片或者纪录片拍摄前,摄制组或者纪录片导演不仅要了解所拍摄的人物,甚至还要与人物进行详细的交流,对人物的社会关系、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等进行详细调查,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拍摄的方向[1]。比如巴西著名导演沃尔特·塞勒斯拍摄的纪录片《汾阳小子贾樟柯》,就在长达3年的拍摄中,追踪了贾樟柯的艺术活动,采访了贾樟柯本人的亲友同学,从而详细了解了贾樟柯的艺术历程。在调研了解人物之后,经过和创作编导的讨论,摄像人员就能更有预见性地捕捉到人物的关键信息和在镜头前的生动反映。

1.2 把握拍摄重点

每个人物都有其最为鲜明的个性特征,想要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就要明确拍摄的重点,把握拍摄对象最为突出的性格、动作和语言特点,精准捕捉最能体现人物形象的生活场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摄像人员首先要和编导人员一起对拍摄对象进行访谈或者调研,侧面了解拍摄对象的性格特征,然后要理解编导的拍摄意图和影片要传达的核心思想,从而让镜头语言能够与纪录片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形象特点更加契合。

就人物来说,往往冲突和矛盾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隐晦的心理思想。因此,摄像师要注意对拍摄对象细节的捕捉和把握,从这些细节中抽取戏剧性和表现性,从而以细节来丰满人物的形象,提高纪录片的水准。摄像师不仅要把握转瞬即逝的细节和重点,还要能够预见即将发生的事情。人物生活的偶然性最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立体地呈现人物,有预见性的摄像能够让纪录片充满戏剧性。

比如张以庆制作的纪录片《幼儿园》,记录了湖北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中一群孩子的生活。该片特别擅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细节。比如在空荡的教室中,有一个孩子要把最后一把椅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但是他始终不清楚要怎样才能让椅子和桌子恰当地组合起来,于是他不断尝试,双手抬着椅子僵持在满是桌椅的教室中。再如,有两个孩子在私下玩耍的过程中,因为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问题开始了争论。这些在成人看来极简单的事情,却被导演敏锐捕捉并拍摄下来,生动展现了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单纯的内心世界。这类极具戏剧效果和拍摄对象特征的画面,需要纪录片制作者在拍摄之前充分了解拍摄对象的生活、思想特点,通过接触、访谈和观察,精准捕捉拍摄的重点和后期制作的重心。《幼儿园》一片从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三四个月的观察和准备,到9月才正式拍摄,前期拍摄工作历时14个月。可见要把握拍摄重点,抓住偶然性的戏剧场面,前期的调研必不可少。

2 合理运用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的使用让纪录片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但由于纪录片的现场性和真实性,很多纪录片缺乏视听语言表达技巧,审美趣味不足。而一些带有纪录片性质的影片却能通过精心的场面调度和场景设计,达到纪录片的艺术效果。为此,纪录片的拍摄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摄像的视听语言,在提高人物形象塑造水平的同时,提高纪录片的审美效果[2]。

2.1 角度与景别

不同的拍摄角度和景别,以及镜头运动过程中拍摄对象所处的位置,都会影响影像的情绪氛围和拍摄对象的形象特点。陆庆屹以自己父母为拍摄对象的《四个春天》,就充分利用了老家房屋的天井的特点,拍摄出许多具有艺术效果的镜头。因此,摄像师在拍摄前和拍摄过程中,要迅速调整拍摄位置和角度,突出人物形象的主要地位;在固定机位的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找到干净利落的背景,突出拍摄主体;在一些活动场景中,也可以利用周边环境的变化和特点,烘托和呈现人物的情绪变化,甚至是身份特征。比如《书记》中,对于车内、室内的场景,一般都采取近景或者中景拍摄,以拍摄对象郭永昌为中心;在一些人物较多的场景中,则会特意把郭永昌安排在能够体现现场环境的镜头中心位置,在突出环境的同时,呈现拍摄对象的行为举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一些人物较多或者环境较为复杂的场景中,更要注意适时变换机位和景别,调整拍摄的角度,从而为后期制作过程中的镜头选择提供足够的素材,增强成片的艺术性。

2.2 光线

光线是视觉艺术造型的重要影响因素,摄像师要时刻关注拍摄现场光线的变化,突出光线的造型能力和艺术语言价值[3]。由于纪录片的拍摄往往无法根据拍摄需要去创造光线,所以这就需要摄像师根据现场的光源设施和自然光线来进行镜头的设计。在白天自然光线下,摄像师要把握阳光和遮挡物之间的关系,来达到具有艺术性的造型效果和情感表达。比如,陆庆屹的《四个春天》所拍摄的场景涵盖了不同天气、室内室外、白天黑夜等场景,摄像人员充分运用了不同拍摄场景下的光线特点,使纪录片画面达到了艺术性与情感性俱佳的光线造型效果。摄像人员有一个场景是夜里母亲在缝补,父亲在母亲旁边说话,画面中有一盏油灯,金黄色的光线映照在父母脸上,整个画面也被油灯的暖色调铺满,与缝补的场景相结合,造型效果十分突出。在拍摄村子里放烟花的晚上时,陆庆屹没有直接对着天空中的烟花拍摄,而是远远地在水池的另一边拍摄对面的烟花,夜空中的烟花和映照在水中的烟花同时炸裂,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艺术性。因此,摄像师要善于利用光源和不同光线产生的色调与构图含义,从而提升人物形象塑造的效果。

2.3 声音

纪录片是视听艺术的综合,因此,声音在纪录片创作和人物形象塑造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拍摄对象的语言声音、背景声音等,都能直接呈现拍摄对象的形象,烘托人物的心情。

2.3.1 声音的叙述性和表现力

声音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陈述人物的想法,具有独特的叙述性和表现力[4]。一些自然音效、环境音响更能体现拍摄对象所处的环境和其内在的情绪心理。比如《四个春天》中,父母合奏二胡时的声音,或是父亲在长廊的尽头吹奏《红河谷》的声音,都能够呈现父母的老年生活状态、感情的和谐,以及导演对父母深沉的眷恋。特别是父亲在长廊的尽头吹奏《红河谷》时,拍摄的机位很低,长长的地板尽头是父亲端坐吹奏的画面,伴随着父亲演奏的音乐,观众看到了老年父亲的闲适自得,这一声画的结合,也表现出儿子对父亲的关怀和内心生活的观照。

2.3.2 声音的戏剧性

纪录片的戏剧性和矛盾冲突需要依靠声音来呈现,事件的进展也需要对话来推动。在《四个春天》中,有一个场景是父亲满脸喜悦地到导演陆庆屹的房间告诉他:“今年的燕子又来了哦!”后来,父亲又说:“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这些语言表明又一个春天到来了,提醒了时间的变化,也突出了父亲纯真善良和乐于分享的性格,以及看见自然事物的心情的变化,让一个老年人形象更加生动。除了这些表明时间变化的声音,《四个春天》中也有一些内在戏剧性的声音,如父亲对燕子到来时所说的话,其实也表现出父亲对重逢的喜悦和对离别的伤感。影片中,导演的姐姐长期患病后去世,父亲关于燕子的这些话,能够让人感受到他的离别之痛,并引起观众的联想,强化了该片的内在戏剧冲突。

3 留心偶然事件和外部环境变化

3.1 对偶然事件的抓取

偶然与细节最能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感和人物形象的立体感,一些典型的细节甚至能点明主题,具有画龙点睛的妙用[5]。如前文所述,纪录片的摄像人员要在前期对拍摄对象进行调研,这是捕捉和抓取偶然事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和理解拍摄对象,才能捕捉到具有形象塑造力和主题表现力的镜头画面。前文提到的《书记》一片中,当县委书记郭永昌让导演停止拍摄之后,尽管没有拍到画面,导演周浩却用录音设备记录下了郭永昌让秘书退还部分贿赂的情景。这一偶然事件,让郭永昌这一形象更具复杂性和立体感。《四个春天》中,父母第一次学着用微信时,当听到微信录到自己的声音,都纷纷感觉不可思议又有些害羞地笑起来,这个画面充分体现了老年人对年轻人已经习惯的科技产品的陌生和新奇感。这些对偶然事件和细节性段落的抓取,都丰富了人物的形象。

3.2 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之中,环境的变化和所处环境的特点,都能影响人物形象塑造的效果。《四个春天》的拍摄地点是导演陆庆屹的老家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影片中呈现了很多当地的山川风貌和风土人情,通过地方特色来呈现人物形象。比如,有母亲熏香肠、晒腊肉的场景,有父母相携走在山路的场景,有父母孱弱的身躯在高高的石拱桥上行走的场景。这些场景反映了母亲操持家务的日常,凸显了母亲的勤劳,也呈现出了父母逐渐老去的事实和相互陪伴的深厚感情。当影片中父母去祭拜亲人时,还出现了很多苍茫山色的空镜头,凸显了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4 摄像人员要有编导意识

很多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拍摄和剪辑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纪录片也十分强调编导的中心作用[6]。因此,摄像师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要有编导意识,从拍摄的主题和最终的呈现效果出发去拍摄最佳的素材。纪录片的拍摄往往伴随各种意外情况,摄像师如果具有编导意识,或者提前明确了拍摄的主题和计划,就可以随机应变,根据现场的变化,临时调整拍摄方案,及时记录当前正在发生的现场。当前,很多摄像师,特别是纪录片摄像师,过于强调客观性与真实性,缺少对现场摄像机拍摄角度的调整,这也是其缺乏编导意识的体现。因此,摄像师要根据拍摄的内容进行多机位和多景别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给后期的剪辑留下更多的素材,从而增强纪录片呈现的效果。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中,摄像师就根据拍摄需要,针对文物修复工作者的工作场景运用了大量特写镜头,这才让观众在成片中看到了大量文物被修复的细节。

5 结语

纪录片虽然要追求客观真实的记录效果,但摄像人员也要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拍摄内容的变化和拍摄现场的条件,灵活使用视听语言,丰富拍摄的画面,尽量从声音、景别、角度、光线、环境等多个元素中提炼出艺术效果,提升纪录片人物形象塑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引发观众的共鸣。此外,摄像师使用的人物塑造技巧是随着所拍摄人物的不同和纪录片美学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摄像师要在尊重人物真实性和把握人物摄像技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艺术手法的运用,从而创作出更具艺术效果、审美情趣,更能反映时代变化和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

猜你喜欢
摄像师光线人物形象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强化策略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消失的光线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你看不见我”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研究
砸了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