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2022-02-27 12:05陈信东
中外医疗 2022年28期
关键词:桥式肌群屈曲

陈信东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厦门 361021

青少年脊柱侧弯是青少年常见疾病之一,是指青少年脊柱发生侧弯或者旋转畸形的状况。据临床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约为2.4%,且近年来,脊柱侧弯患病率还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降低我国人口素质,需引起重视[1-4]。因此,临床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诊治工作尤为重视。目前,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方案治疗脊柱侧弯,如推拿、支具等,尤其是年龄较小、Cobb角较小的患者,更适合非手术治疗[5-9]。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随机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脊柱侧弯青少年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推拿和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通过疗效比较,探究脊柱稳定性训练的应用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抽号方法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8~17岁,平均(12.84±2.36)岁;病程4~12个月,平均(7.85±1.54)个月。观察组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8~16岁,平均(12.82±2.35)岁;病程4~13个月,平均(7.87±1.53)个月。两组男女比例、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确诊脊柱侧弯,符合《中医整脊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肿瘤者;②存在严重骨质疏松问题者;③近期接受过类似治疗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方案治疗,推拿方案依次如下:①滚法。患者取俯卧位,医师立于患者侧边,使用小鱼际放松患者脊柱两侧的椎旁肌,时长3 min,反复操作3次。②揉捻法。医师以拇指指腹或掌根交替在患者凹侧椎旁肌、关节囊等压痛明显处由内向外、自上而下顺时针回旋揉捻,揉捻速率80次/min,总操作时长6 min。③推按法。医师上下重叠双掌,将掌根置于患者腰椎侧凸弧内椎体棘突处,用力推按,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方向为由上向下、由凸向凹侧,速率均匀持久,单次操作时长3 min,反复2次。④再度给予滚法,放松患者椎旁肌肉。

观察组采用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具体内容如下:专业康复治疗人员安排制订脊柱稳定性训练方案,训练过程中充分运用平衡球、平衡板、健腹轮、弹力带、筋膜枪、泡沫轴等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创造不稳定、不平衡的训练平面,并通过此平面激活深部稳定肌群,强化脊柱弱侧肌群,加强脊柱的稳定性与协调性,改善脊柱的形态与功能。具体方案如下:(1)稳定平面静态维持基础训练:①俯卧位静态平板支撑训练。训练过程中头、颈、肩、腰、髋、膝、踝等平行与地面呈一条直线,30 s/组,共5组,每组间隔30 s,共5 min。②侧卧位静态平板支撑训练。训练过程中,肘关节屈曲支撑上部,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及以下部位接触地面支撑下部,头、颈、肩、腰、髋、膝、踝等连线呈一条直线,15 s/组,左右各5组,每组间隔15 s,共5 min。③仰卧位静态桥式训练。仰卧位头颈双足踝支撑,抬臀呈桥式,30 s/组,共5组,每组间隔30 s,共5 min。(2)稳定平面动态重复基础训练:①跪位健腹轮支撑。脊柱屈伸活动重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双手握健腹轮,垂直推向正前方,脊柱呈伸展状,垂直收向骨盆,脊柱呈屈曲,10次/组,共3组,共5 min。②仰卧位动态桥式训练。仰卧位头颈双足踝支撑,抬臀呈桥式,放下-抬起,重复锻炼,10个/组,共3组,共5 min。③侧卧位动态平板支撑训练。训练过程中,肘关节屈曲支撑上部,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及以下部位接触地面支撑下部,放下-抬起,重复锻炼,10个/组,共3组,共5 min。(3)非稳定平面静态维持训练:①仰卧位于平衡板静态抗阻激活桥式训练。仰卧位于平衡板,头颈双足踝支撑,抬臀呈桥式,弹力带弱侧肌群抗阻,等长训练,维持姿势稳定,同时筋膜枪恒定频率刺激弹力带,形成重复振动阻力,加强横向不稳定程度,提升脊柱横向稳定训练强度,激活脊柱横向稳定肌群,尤其是弱侧肌群,30 s/组,共5组,每组间隔30 s,共5 min。②仰卧泡沫轴静态双膝抗阻稳定训练。仰卧位于泡沫轴,泡沫轴与脊柱平行,并处于双侧竖脊肌中央,双髋双膝屈曲90°,双膝轴向弹力带抗阻,等长训练,维持姿势稳定,同时筋膜枪恒定频率刺激弹力带,形成重复振动阻力,加强纵向不稳定程度,提升脊柱纵向稳定训练强度,激活脊柱纵向稳定肌群,30 s/组,共5组,每组间隔30 s,共5 min。③侧卧位平衡球上平板支撑维持训练。训练过程中,肘关节屈曲支撑上部,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及以下部位置于同等高度平衡球上,支撑下部身体,头、颈、肩、腰、髋、膝、踝等连线呈一条直线,15 s/组,左右各5组,每组间隔15 s,共5 min。(4)非稳定平面动态重复训练。①平衡板上四点跪位非对称交叉轴伸展训练。双手及双膝支撑,置于平衡板上,右上肢及左下肢支撑时,左上肢及右下肢缓慢、匀速伸展至与地面平行;左上肢及右下肢支撑时,右上肢及左下肢缓慢、匀速伸展至与地面平行。交替、重复训练,40 s/组,共5组,每组间隔20 s,共5组。②平衡板上跪位健腹轮支撑。脊柱屈伸活动重复训练,训练过程中双手握健腹轮,双膝控制并稳定平衡板,垂直推向正前方,脊柱呈伸展,垂直收向骨盆,脊柱呈屈曲,10次/组,共3组,共5 min。③仰卧位双足踩于平衡球上动态桥式训练。仰卧位头颈稳定支撑,双足踩于同等高度的平衡球,控制并维持平衡球的稳定,抬臀呈桥式,放下-抬起,重复锻炼,10个/组,共3组,共5 min。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身高、主弯侧弯度数(Cobb角)、椎体旋转角度(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 AVR)、顶椎偏离骶骨中线距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 AVT),并以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uestry dysfunction index, ODI)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

①治疗效果:以X线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站立位脊柱正侧位主弯段Cobb角度[10],包括痊愈、显效、有效、一般4项,痊愈:患者脊柱侧弯症状完全消失,Cobb角≤5o;显效:患者脊柱侧弯症状明显改善,Cobb角下降幅度>5o;有效:患者脊柱侧弯症状有所改善,Cobb角下降幅度<5o;一般:未达到上述要求;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②ODI评分共计10项问题,采用6级评分法,以0分表示无,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中重度,4分表示重度,5分表示极重度,得分越高,患者腰椎功能越差[11]。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n(%)]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治疗前后身高、Cobb角、AVR、AVT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身高、Cobb角、AVR、AVT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身高高于对照组,Cobb角、AVR、AVT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身高、Cobb角、AVR、AVT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ight, Cobb angle, AVR and AV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身高、Cobb角、AVR、AVT对比(±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ight, Cobb angle, AVR and AV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

2.3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DI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ODI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评分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ODI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points]

?

3 讨论

脊柱侧弯又名脊柱侧凸,是指脊柱一个或者数个阶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疾病,病因众多,包括先天性、特发性(未知原因)、神经肌肉性等,且以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多见,占比约为80%[12]。病症危害显著,轻者可造成患者肩部不平、一侧后背隆起、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女性患者双侧乳房发育不对称等症状,重者会影响呼吸、心脏功能,甚至导致脊髓压迫、瘫痪[13]。而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故而脊柱侧弯也被认作是继肥胖、近视之后的青少年健康第三大“杀手”,及时诊治意义重大[14-16]。

本文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由此可见,在青少年脊柱侧弯非手术治疗中,应用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康复。脊柱稳定性训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主要针对人体脊柱相关肌肉更好地运动和控制的特殊训练,通过脊柱稳定性训练,能够持久改善人体肌肉骨骼疾病,强化并稳定脊柱骨关节深层肌肉,同时给予本体感觉刺激,提高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恢复脊柱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从而改善脊柱侧弯症状[17]。与传统推拿按摩治疗相比,脊柱稳定性训练更为重视患者的主动训练,充分调动患者运动的积极性,故而相较于传统推拿疗效更佳。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身高高于对照组,Cobb角、AVR、AVT、ODI小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佐证了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的有效性。刘娜等[18]在研究中对30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行脊柱稳定性训练、传统推拿治疗,结果显示,脊柱稳定性训练患者治疗后Cobb角为(20.17±8.07)o,小于传统推拿治疗(P<0.05),这与本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治疗中,应用脊柱稳定性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侧弯症状,提升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桥式肌群屈曲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压电薄膜连接器脱离屈曲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基于SolidWorks桥式切机建模与仿真研究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文氏桥式振荡器电路探析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挑行天下——Goldhofer FACTOR 5桥式梁运输车探秘
预防桥式抓斗起重机钢丝绳过早损伤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