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快速抢喷装置研制

2022-02-28 01:55陈高远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井喷闸门油管

【摘要】根据油田现状,为了发挥主体井控装置的防喷作用,有效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研制了套管闸门的抢换、油管旋塞的快速抢装两种装置,是对现有井控技术的有效补充,从应用情况看,两种抢喷工具具有较好的應用价值。

前言:随着油田对井控工作的重视,油田逐步加大了对井下作业主体井控装备的投入,现场井控装置的安装率已达100%,对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为了发挥主体井控装置的防喷作用,有效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相应的井控辅助装置也开展了研究,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这些都是针对各种工况下的防喷工艺进行的研究,对于出现防喷失效,在快速抢喷工艺上研究还不够,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套管闸门的抢换、油管旋塞的快速抢装等。由于原快速抢喷装置是针对井口未装防喷器情况下进行设计的,随着井口安装防喷器后,不能安装应用原有抢喷工具,一旦套管闸门出现破损,没有相应的抢换装置;另外针对油管出现井喷后的快速安装旋塞阀装置一直没有解决,一旦油管内出现较大的溢流,因旋塞阀内腔直径小,存在节流现象,在液流强大的向上冲击力下,仅靠人工手动直接将旋塞阀安装在油管上很困难,甚至不可能安装,造成重大安全、环保问题出现。

1.套管闸门抢喷技术

新型套管闸门抢喷装置主要由两半式圆形大卡盘、前后移动套、上下移动套、闸门连接卡箍头及手轮组成,对半式圆形大卡盘是对原有三角板固定方式的改进,将工具固定在防喷器法兰盘外圆,且可旋转安装,方便操作,该装置结构见图1。

安装时,先将圆形大卡盘对半安装在防喷器下法兰盘周围,采用2条大螺栓连接,连接好后,采用上下移动套、前后移动套对准坏闸门,与坏闸门连接后,实施拆卸。完成拆卸后,转动圆形大卡盘,将固定套管闸门的部件与损坏套管闸门方向以45度角位置错开,可避开溢流影响,在此位置迅速拆下坏闸门。

当坏闸门拆除后,同样在45度角位置将新闸门连接好,转动圆形大卡盘对准套管闸门位置,强行实施连接。

2 .油管旋塞阀抢喷技术

油管旋塞抢装装置主要结构为:固定支撑底座、伸缩外套、伸缩内杆、上下移动套、上下滑动套、转动手轮等组成(见图2)。该装置是先对旋塞阀进行生根固定在防喷器上法兰上,然后将旋塞阀对准油管进行安装,有效防止溢流大不能抢接旋塞阀的问题。

安装时先将该装置固定在防喷器上法兰上,采用两条大螺栓连接,然后将油管旋塞阀接在移动套内,通过手轮调节前后位置,对准油管,通过上下滑动套移动顶紧旋塞,采用管钳咬紧上下移动套,强行将旋塞阀连接在油管上。

3.应用情况

套管闸门抢换装置改造后,在永7井大修作业进行中心级井控演练时进行了试用,成功更换了损坏的大四通一侧套管闸门,抢喷成功。

更换旋塞抢装装置研制成功后,首先在真35-18井进行了安装试验。试验时3人操作,成功将旋塞阀安装在油管上,实施了成功关井,由于试验是模拟安装,没有“井喷”现象出现,现场试验只表明该装置设计高度合适、操作合适,灵活性、方便性还得进一步在实战中进行证实。

前面的试验都是为无水操作,没有模拟井喷,试验还不能完全说明装置的实用性,为了进一步验证,在随后的6次实战演练中得到了证实,这两装置完全能满足抢喷需要,达到设计要求,目前已对两个应急抢险房进行了配备,为今后应急抢险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4.效果评价

研制的两种抢喷工艺是对现有井控技术的有效补充,从应用情况看,两种抢喷工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1)研制的套管闸门抢换装置解决了套管闸门在关井后发现刺漏无法更换问题,通过应用证明,该装置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快速。

(2)研制的油管旋塞阀抢装装置解决油管井喷后,人工无法安装旋塞阀的问题,通过应用证明,该装置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快速。

(3)两种快速抢装装置的研制成功,将为井下作业施工提供环保、安全保障,为江苏油田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长远的安全环保效益。

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不可忽视的工作,随着油田主体井控装备的逐渐投入运行,对控制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但要真正独绝井喷失控恶性事故的发生,仅按相关管理规定执行而没有科学的配套工艺、工具支持,主体井控设施将会失去应有功能,为此,两种抢喷工具的研制成功,将能有效解决此类井喷问题,具有重要安全环保意义。

参考文献:

[1]《井下作业技术数据手册》编写组.《井下作业技术数据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98~129;

[2]刘秀平.修井作业配套井控装置的研制与应用.石油机械.2005.33(10):22~23;

[3]《集团公司井控培训教材编写组》.《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42~144。

[4]绿色修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油气田环境保护.2003.13.4(15):16~17;

[5]聂海光,王新河.油气田井下作业修井工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陈高远,男,汉族,安徽潜山人,工程师。出生于1983年10月,38岁。2006年毕业于重庆科技学院资源勘查专业,2009年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毕业。2006年7月在江苏油田参加工作,先后从事井下作业、采油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等工作。研究方向:油田生产运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井喷闸门油管
海闸门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携手
套嵌式油管护丝
Jagwire油管裁切器和油针置入器评测
水利工程渠道闸门运行管理及技术探讨
找准入口,打开思路的闸门
智破路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