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孩子的“心灵世界”

2022-02-28 23:55苏杭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数学教学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中始终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各阶段的学生学业压力骤增,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可能会忽略了自家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日常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方式。部分教师可能会认为学生升学压力大,课堂时间紧张,并不适宜。但是数学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晦涩难懂,适当渗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心理健康;实验性渗透

引言:

随着现阶段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推进,各阶段的学生升学压力也开始直线上升,伴随着学生升学压力上升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在众多的考试和测验中慢慢浮现出来。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让学生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时仍然可以保持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激发学生迎难之上的勇气,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特点以及部分教师教学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误区,综合分析之后得到相应的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特点有很多,综合之后可分为四点:隐喻性、深刻性、整体性和制约性。隐喻性的含义很好理解,心理健康并不是平铺直叙直白的告诉给学生,这很显然是不对的,同时学生也不会将这些说教铭记于心。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教学相互融合,追求在趣味中实施教育。深刻性,顾名思义是在隐喻性的基础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种分析,隐喻的故事和寓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课堂以及心理健康相关内容理解。整体性和制约性可以合并在一起理解,心理教育并不是单独形而上学的观点,而是通过整体、联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通过故事或者寓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导时也是在教育学生孰是孰非。

二、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并不清楚怎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于是就将这两点分开来讲述,只是很平淡的在讲述一些没有和课程相联系的故事,更有甚者直接对学生讲一些大道理,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甚至高中阶段,学生都处于构建属于自己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因此想要他们接受一些枯燥毫无生意的大道理并不会带来较为深刻的记忆,教师应该挣脱这个桎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进行融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将心理健康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一)数学教材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想要轻松将心理健康和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首先要寻找相关的且最直面学生的素材。最贴近于学生且每个学生都能接触的自然是学校所发的教材,教师可以先从数学课本教材中寻找相应的灵感,再将课程中所要学习的章节练习或者一些简单轻松的题目故事结合实际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对学生进行一个例子的补充。例如:在讲述到《生活中的大数》这一章节时,在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见的大数之后,学生在脑海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但是并没有与实际相连接,接下来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辅佐练习和思考教育。可以用学校的人作为例子,让学生明白大数的含义,对大数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

(二)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这个日常教学并不是说课堂上重点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而是教师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在一个长期的教育和指导中让学生逐渐明白教师所要传达的含义,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时刻向学生传递一份自身的积极向上的能量,与此同时,在日常课堂中,还可以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1]。例如:在这节课应讲的知识点全部都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给学生讲一些之前作业中会出现的例题,在适当的时候开一些小玩笑,针对于上次作业完成情况并不是很理想的同学,教师可以把错误率较多的题单个罗列出来给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要注意自身情绪变化,尽量向学生展示一个积极乐观的教师形象,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学科也会产生较为相近的概念,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分析

仅仅只是教师单方面输出是毫无含义的,学生必须要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领会一二,这样才可以从教师所表达的情感和所传达的知识开始。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所表达的内容理解通透,而是在不断的交流了解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明白心理健康的真谛和含义,这样才可以有所提升。不仅如此,教师同样也需要通过举例子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2]。例如:在教学《数的美好》这一章节时,学生对于物与物的排列組合并不是非常清楚,没有办法明白其中含义,这个时候可以采用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步一步让学生了解并明白排列组合的含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教学相互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生对于世界生活的态度,是非常重要且长期的教育,教师应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融合,为学生建设一个健康、完整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史文雅.优化策略,凸显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2021(44):136.

[2]陈丽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2020(45):10.

作者简介:苏杭(1976.04-)女,壮族,广西龙胜人,大专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数学教学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