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机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

2022-02-28 23:55雷星月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网络育人思政教育策略

雷星月

【摘要】当前时期,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型移动媒体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对于大学生的思维也作出了一定的改变。总的来说,以手机为主导的这类移动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更多教师选择迎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特点,将手机使用管理融入现阶段的思政教育活动当中,充分凸显出其网络育人职能,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以及积极的三观。并且,这一举措一经实行便得到了理想的成效,因此,对于手机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也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关键词】手机使用管理;思政教育;网络育人;策略

引言:在手机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也都因此而受到影响,此时,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考虑采用何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出手机的实际价值,借由手机这一媒体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优化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途径,为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带来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析关于将手机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活动当中,充分凸显网络育人价值、助力学生得到更好成长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获得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助力学生良好成长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一、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调查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谈话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在现阶段,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便是手机这一移动设备,在有效问卷当中,有90%的学生回答会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剩余8%的学生每月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还有2%的学生习惯于运用其他移动设备上网,只使用手机的拨打电话功能。由此可见,在现阶段的学生群体当中,以手机浏览互联网、实行上网功能已经成为众多选择中的最佳选择。同时,在持有手机的学生群体当中,这类学生占据非常重要的比例[1]。当学生依靠手机浏览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同时,互联网中的信息极为丰富,对增强学生的认知视野也有着一定帮助作用,同时,一些消极信息也会使部分缺乏足够辨析能力的学生受到思想意识上的侵蚀,所以,在现阶段的教育活动当中,对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提出将手机使用管理融入思想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背景。

二、使用手机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通信技术已经迈入了5G时代,而手机这种移动终端,凭借着其独有的优势,快速地席卷至学生群体当中。考虑到学生群体各方面能力发展得并不是十分完全,并且,依旧存在着部分学生辨别能力匮乏、信息筛查能力较弱,所以,学校和教师方面一定要重视起这部分领域,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发挥出手机使用管理的实际价值,为思政教育工作开辟新的天地。经过实际观察之后发现,使用手机对思政教育在以下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使用手机对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手机网络日益趋向成熟的过程中,智能手机设备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学生群体当中,每一名学生几乎都会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学生用智能手机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上网冲浪,而这对于思政教育模式来讲,也需要快速地得到创新。此时,传统教育体系需要得到优化与改革,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已经被以移动设备为载体所展开的信息接收方式所取代。但是,经过调查之后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够接受使用手机获取思政教育的相关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在思政教育活动当中,通过使用手机、以手机功能为载体,可以快速实现信息的传播,将思政教育工作搬上手机网络当中。以这样的形式,随时随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动态,并且,辅助学生获取相关信息,这也就意味着,此时师生之间不会再受到时间、空间之间的限制,良好且有效的交流将进一步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同时,也将为顺利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的辅助作用[2]。

(二)使用手机对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

现阶段,手机这类移动终端技术发展得异常迅速,但是,却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通过实际调查之后发现,很多时候,学生都曾无意或有意地浏览一些色情信息或暴力信息,还有九成学生曾经接受过垃圾信息,也有着一部分学生在手机上收到过一些赌博信息或诈骗信息等。所以,可以发现,手机信息有着非常强的隐蔽性,假如监管不到位,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消极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这类鱼龙混杂的信息也最终会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带来一系列不当的影响,这类问题是必须要得到整治的。

而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讲,对现阶段手机这类移动终端的了解远远要少于被教育者,此时,假如缺乏对这类新信息传播载体的应用能力和把控能力,那么,在实际展开思政教育工作时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阻碍。经过调查之后发现,现阶段,仍旧有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所使用的手机是非智能的,还有20%左右的思政工作者表示,在展开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并未使用过微博和微信这类APP,虽然极大多数思政教育工作者表示,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会经常使用微博、微信、QQ这类社交平台,但是,很难完全掌握这类平台当中的多个模块和各项功能。因此,导致在实际展开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用手机这类移动终端实现对教育活动的辅助容易受到一定的困难。

(三)使用手机对思政教育的威胁影响

关于使用手机对思政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威胁影响,一方面,主流网站很难完全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在学校当中,通常都有一些对外执行宣传工作的网站,但是,这类网站内容却缺乏足够的特色,假如学生未能自觉登录这类阅读网站,那么,这类网站自然会呈现出无效化的状态,对学生来讲,也难以起到积极有效的教学辅助效果。另一方面,经过实际调查之后发现,学生在浏览的网站当中,最喜欢的网站为百度浏览器,学生会运用这类浏览器获取信息,观看新闻或搜索一些不是十分了解的问题,但是,其信息源缺乏准确性,且传播速度极快,非常容易对学生带来一定的误导。

三、将手机使用管理融入思政教育促进网络育人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健康手机文化,丰富绿色校园氛围

在学校当中,校园文化以师生为主题,并且,以校园精神为主要引领,通过以各类校园活动为载体所展开一系列教育活动,既能使教育和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将深入学生群体,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和成长需要。而作为对学生展开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更是能够发挥出其凝聚力量,起到润物细无声这样的教育价值,鼓励积极、健康、有益校园氛围的顺利营造,同时,可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并且满足学生对学习成长的基本需求。在我国科学技术呈现出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俨然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的辅助,而从大学校园的角度来讲,与其禁止学生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不如切实地分析科技发展的基本潮流,使用其优点与价值,助力学校思政教育活动,发挥出手机使用的实际能效,为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所服务,并倡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手机文化使用氛围。例如,在学校当中可以开办一些关于手机文化节为主题的活动,通过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鼓励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手中的手机积极创新手机技术,并且,学习科学文化,从而营造起良好且健康的手机文化氛围。

(二)发挥智能手机优势,构建高效思政教育平台

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发现,智能手机当中有着非常多的功能操作系统,经过合理应用之后,恰好能够满足现阶段思政教育的基本需求。比方说,在很多高校中都开设了官方微信平台,还有一些高校会借用新浪微博APP为载体,开设官方微博,这时,学校方面便可以以这类平台APP的功能为启发,充分发挥出智能手机的优势,构建属于学生的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将一些交互性强、呈现出碎片化的知识信息融入平台当中。比方说,设计慕课平台,以这样的方式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将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相关信息设计在慕课平台上,并且,整理成微课视频发布在微博app当中。接下来,引导学生借助智能手机这类新兴媒体,以智能手机科学技术为载体去主动获取信息,并且,结合所发布的信息展开讨论评价,采用此种方式获取学生对此部分知识内容的反馈,在这样的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可以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且愿意接受的,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同样的,针对一些学生比较喜欢运用的其他社交平台,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开发利用起这些平台,从而确保能够与时俱进,真正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和信息接收特点,将手机使用管理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活动当中,以手机网络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获取更多思政教育相关信息。

(三)鼓励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实现教育与监督一体化

在高校所展开的思政教育活动当中,要想发挥出手机使用功能的实际价值,助力学生得到更好的成长、形成正确的三观,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使用智能手机,并且,利用智能手机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一定要发挥出智能手机的优势,确保以智能手机辅助学生真正实现良性的进步。思政教育工作者方面应当对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正确的看待智能手机这一信息接收载体,将其作为社交学习休闲的有效工具,而不是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手机娱乐上,从而偏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心;学生方面也应当接受教师、学校的引导,树立起良好的自律意识,秉承着相应的原则,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接受消极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是积极地辨别消极信息、形成较强的辨析能力,正确的认识到手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意义。针对学生的智能手机管理情况,应当进行细化调整,宽严得当,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對学生展开教育和引导以外,也应当构建起教育与监督一体化的模式,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规范与监督,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手机的使用价值,避免生利用手机逐步生成一些消极习惯。并且,学生管理方面也应当推出一些相配套的管理措施,针对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问题加以规范。

(四)以手机功能为引领,构建高效新媒体平台

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活动当中,学生基本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此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手机对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高校方面一定要充分研究手机的实际价值以及各个功能板块的基本特点,考虑到思政教育的实际特点以及高校学生的基本需求,通过以手机功能为引领构建高校媒体平台。比方说,高校可以运用微信平台为主体,作为宣传思政教育与知识的主要阵地,通过第一时间将高校所展开的思政教育相关信息内容以学生更加常用的信息获取方式进行传播,将所有信息知识点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当中,鼓励学生定期观看公众号中的内容,并且,以此为基底撰写阅读报告。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能辅助思政教育工作者获取到学生观看公众号的反馈,又能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溜号这样的问题,影响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再或者是教师可以运用QQ群当中的一键群发功能,或者是@全部好友的功能,第一时间将思政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实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通过运用以上方式发挥出手机各功能模块的实际价值,促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这样也能有效占领学生的思想真谛。

(五)完善手机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手机教育辅助职能

对于学生来讲,尽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已经得到了逐步的发展,但是,经过实际观察之后发现,部分学生依旧缺乏着足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展开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也容易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影响,而呈现出消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手机的实际功能价值,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助并融合思政教育相关信息,教师要做的便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构建完善的手机管理制度,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出手机的辅助职能。比方说,可以以“文明上网,正确认识手机价值”为主题,带领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活动,领导学生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并且积极献言,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和认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手机利与弊的了解,同时,学生自行制定规则,也能认真遵守,促使学生在正确使用手机辅助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形成遵守规则、履行义务的良好品质。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学生所展开的思政教育活动当中,需要教师切实地把握好手机使用的利与弊,积极发挥手机的辅助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借由手机得到良好的辅助和引导,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此,需要教师展开深层次的探究,重点关注此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空间。

参考文献:

[1]沈南.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运用[J].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4.

[2]叶善青,郑晓毅.依托手机媒体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精细化的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2(2):2.

猜你喜欢
网络育人思政教育策略
浅析高校易班平台的育人优势
“生活世界”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启示
基于易班平台的第二课堂教育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