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2022-02-28 18:06张海霞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作为武威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不仅传授学生食品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也蕴含许多思政元素。本文结合课程特色与学生思政教育,对《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同步提升,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食品贮藏;食品保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让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既能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又能“隐性”而有效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思想教育不应只是思政课的任务,专业课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同样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地[2]。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程这一载体“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思想中,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3]。

本文以武威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必修课程《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为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希望可以为高校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简介

《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基础》《食品生物化学》等多门课程作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食品贮藏中的生理和生化变化,食品败坏,食品气调贮藏、低温贮藏、罐藏、干制、腌渍、发酵、烟熏、食品化学保藏以及食品辐射保藏技术和贮藏管理方法,共64学时。

三、《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思考[4]。食品安全问题折射出当前一些食品企业和从业人员利益至上,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缺乏食品安全素养,无社会责任感。食品产业是良心产业,作为食品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食品安全素养、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人才资源,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旨在为社会培养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该课程为载体实施课程思政,通过有意识的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食品安全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可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将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素养和道德修养,不仅可以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健康中国”和“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

四、《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一)课程目标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扎实理论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从事食品贮藏保鲜及食品加工等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思政元素”的挖掘

1.爱国情怀和职业价值教育

在绪论部分时,启发学生对“如何解决我国食品贮藏保鲜行业中存在问题”、“部分国家以保护环境和食品安全为由,限制我国外贸产品出口”等问题的思考和对“食品贮藏保鲜意义”的讨论,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和和努力学习想要成为“食品人”的职业价值感。

2.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教育

在学习食品贮藏保鲜技术时,注重中国传统食品贮藏保鲜技术、食品加工方

法的引入和地方特色食品的介绍,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我国传统食品贮藏保鲜及加工工艺传承和发展的认识,还可以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

3.食品安全和责任意识教育

在讲解畜禽类产品的保鲜技术时,通过引入“假鸡蛋”事件引导大家对“食

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讨论,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和保障食品安全。

4.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教育

在学习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和休眠生理时,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陆生植物和沙生植物的形态差异”,认识休眠是植物抵抗和适应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性生物学特性,启发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及变革,勤奋学习,锻炼本领,不断提高职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5.创新能力教育

创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蔬菜贮藏技术学习时,通过“脱水蔬菜”的诞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實效,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根据《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如案例、启发式、PBL、小组讨论、线上线下混合式、微课、课堂辩论等教学法。

(四)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60%,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实践表现及章节测验四个方面;终结性评价是定量考核,采取闭卷考试,重点考核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五、结语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本文以《绿色食品贮藏与保鲜》课程为载体,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将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科内容更具深度和吸引力,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相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思政教育永远在路上,为了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程这一载体“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思想中,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刘梦培,葛珍珍,等.思政育人元素在食品类核心课程中的融合探索[J].现代食品,2021(1):49-51.

[2]刘鹏,赵茜,尹显婷,等.“粮油加工及制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1(1):62-64.

[3]王新伟,田双起,牛永武,等.“杂粮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J].农产品加工,2021(9):101-102.

[4]牛德芳,张军燕,殷玲,等.食品专业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蜂产品加工》课程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2020(12):16-17.

保留基金项目:2020年武威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X2020-JWC-JG-Y47

作者简介:张海霞(1983-),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讲师,武威职业学院,研究方向:食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