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变革探析

2022-02-28 06:06沈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数据

沈阳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对大数据领域的逐步重视,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研究重点。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新时代的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产生了剧烈变化,学生非学术性的事务与活动也显著增加,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与新时代下个性化的学生匹配度较低,因此要想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就需要对中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进行变革,使其更加高效化、科学化、民主化、个性化。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事务管理;信息时代

一、前言

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一词源于美国,是指美国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在于非学术性事务与学生课外活动有关的所有概念事项及活动的集合总称。近年来我国借鉴美国的扁平化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对于我国的高校学生事务进行了初步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的构建,但我国的此类研究比较国际而言,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导致在实际试验中缺乏经典案例支撑,总结出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同时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资源共享越来越迅速,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信息时代里产生的一些大数据无法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与处理,这些数据的大集合更加考验今天的技术人才们的决策力、判断力、洞察力与流程优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才培养的软指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改变是巨大的,它使更多处于大数据包围的学生们渴望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二、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 学生事务管理基础建设较为薄弱

学生事务管理简单来讲是指对教学活动之外的一切学生管理活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基础数据又是学生工作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至关重要。学生事务的基础数据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录入、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应用、数据的深化等内容,这些数据基础运行流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漏洞。例如,在数据发掘阶段经常出现收集的数据无效、数据杂乱、数据缺失等问题,而在后续的数据分析、应用与升华阶段部分又因为高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应用知识,不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化管理模式,造成平台搭建混乱、数据录入基础设施不够等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基础事务管理困难重重。

(二) 管理主体与客体矛盾加剧

以管理者的立场来分析,我国的高校管理者同时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多重角色,管理者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水平较低,首先会导致管理员自身认识的混乱,其次也会对繁杂学生事务产生职业倦怠感,部分高校管理者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较低,态度不端正,工作缺乏热情,不适用于时代的发展,也不适应学生强烈的成才需求,我国高校现有的部分管理者普遍年龄与学生们存在较大的差距,代沟问题显著,管理者思想陈旧、固守成规,与学生产生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将自己定位在高处,将学生放在低位,以制度与规章为枷锁进行管理。而身处大数据中的学生们渴望平等与自由,希望释放个性化的自己,跳出枷锁之外来学习生活。矛盾开始出现甚至在不断加剧,管理者若是强行压制,或者置之不理,就会增加一个巨大的社会隐患,高校管理者还是需要转变观念,认真考虑学生利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适当的调整师生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才能更好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

(三)管理模式僵化死板

全球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分为三种:教育导向型、服务导向型、管理导向型。三者在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办学水平中有着较大差异,适用性也不同。但是在全球大数据风暴中,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日益在大数据自由性、针对性、透明性的特性下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单一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历史。我国现今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以教育导向与管理导向为主,服务导向较弱,学生满意度教低,不利于学生事务管理的开展。在我国高校60多年的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制度到位、政策到位,但顶层设计管理制度下的具体模式构建不完整,政策实施不具体。

(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较低

在新时代新型的教育形式下,我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提升,学校关于就业制度,收费制度,学生管理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增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现状已经从政治思想教育,国家党团建设为主转换增加到职业生涯规划、贫困生资助、学生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网络管理、健康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等一系列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非学术事务内容。传统的政治型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们对学术外培养自己全方面发展的需求,高校管理人员也对日益增多的学生有关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无法给予较为妥善的解决措施。

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大数据平台基础建设

首先,在对数据的收集、录入、整理等过程中,各高校可以引入相应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建立操作统一化,要求标准化,沟通及时化,信息安全化的数据平台,减少学生管理中的信息孤岛现象,联合其他院校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学校,社会相关信息。其次,全国高校之间加强学生大数据技术交流与学习,合理运用财政拨款加大对高校信息基站与软件战点的建设,建立一个集高校内部、高校之间、高校与上级部门协调互助、信息往来、资源共享的真正服務于学生事务的平台,将校园信息门户、技术平台、公共信息、数据库、应用系统等统一起来,完善建设标准,开放相互访问系统,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并用法律法令形式加以保障,避免信息重复浪费。最后,将全国不同地区的高校进行分层次管理,评出将大数据与学生事务管理融合降为良好的学校进行楷模教育与宣传,发展较差的学校邀请全国大数据使用较先进的高校专家来学校讲座,组织学校师生学习关于学生大数据的开发与使用,提高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知识的普及率,再将已购入的大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类,把部分与高校融洽性低的软件转让或二次改进,对运行良好的软件与程序进行及时升级。

(二)加强师生间交流,使学生事务管理科学化与民主化

利用大数据的特性对高校管理人员与师资队伍开展新型培训,促使教学技术与管理思想在新时代下的双推进来提高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效率。老师们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数据收集分析来发现问題与解决问题,加强师生交流沟通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高校管理者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处教育的理念,要充分的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当以往的管理职能与服务更加融合,注意新时代背景下的态度转变确保学生事务部门既有理念也有实践,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要各个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共同努力,真正的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发展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要不断的指引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积极了解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正确的渠道宣传学校具体政策,有效减少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误解与对立,增加学生参与学生事务讨论的机会,为学校的方方面面建言献策,让学生参与管理的同时也充分了解学校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民主性。

(三)推广混合式管理,使学生事务管理自由化与个性化

学校转变管理模式,将服务导向型放在首位,以教育导向型与管理导向型为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混合式管理模式,在教育部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完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制度,改进管理者们对学生事务的工作方法,管理者转变思维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校方组织各类非学术活动来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放松对学术教育的管制,鼓励学生多方面的思想行为的创新。校方也可以引进校外优秀组织,与校内组织相合作,给学生充分的自我选择权来达到更好的自我发展。同时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独特价值,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来因材施教,挖掘潜能,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大数据时代下这些90后00后的学生,他们容易接受外来的新思想,有自己独特和鲜明的个性,特别重视自我的个体发展,各个高校应认识到培养群体的差异性,实施分类管理与分层指导。

(四)精简管理模式,为学生事务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

首先建立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例如学生事务工作处来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事务模式更加专业,在管理过程中精简机构与人员,节省管理的人力资源与时间成本,将学生事务专职人员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根据工作的需求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功能专业化的新机构,推行责任到人,职责在位的管理理念。

各个高校要重视学生事务人才的培养,派遣老师去学生事务管理较为先进的国家进行学习与借鉴,同时注重对学校人员的定期培训,对新入职的人员与老员工都要进行专业的学生事务管理的培养,及时普及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知识,确保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与管理思想及时更新,同时学校与学校之间也要进行学生事务管理典型案例的相互借鉴学习与分享。

参考文献:

[1]周倩,石耀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内涵演变与本土发展[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1):61-74.

[2]连志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探究[J]. 高校后勤研究,2019,(01):48-50.

[3]李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14(08):124-125.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大数据
信息时代下数据可视化研究和分析——以学生党电子测评为例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未来是一个概念时代
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