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隐患与防控对策

2022-02-28 11:13张百学乔念民张玉坤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主体责任防控措施监管

张百学 乔念民 张玉坤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但随着畜产品产量的飞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如:药物残留、违法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该文章论述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防控措施,旨在为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  主体责任  防控措施

1、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公众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逐渐提高.农业农村部提出要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头到餐桌”进行全程监管,基本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人们相信:随着政府的高度重视,主管部门措施得力,生产者素质增强,消费者日益成熟,我国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会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认识到,由于畜产品生产链条长,生产环境开放,生产标准不配套,检验检测的方法和手段落后,管理错位缺位等原因,畜产品质量问题依然很突出,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刻不容缓。

2、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从省市畜牧部门在我县抽检的情况来看,蛋产品有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兽药残留出现,猪肉“瘦肉精”也有较少量检出,主要原因:一是养殖业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饲养环节不规范,生产分散、规模小,生产过程漫长,监管比较困难。二是养殖环境污染,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畜产品质量的优劣,而环境的污染是影响饲养环境的重要因素。污染源一旦进入水体、土壤、大气,可通过呼吸、进食、饮水进入畜禽体内,不断积累后对畜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三是加工环节不合规,由于生产环境卫生不合格、生产流程不规范以及违规使用添加剂等因素,都会给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威胁,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防控措施

3.1消费者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所有的人都把健康聚焦和依托在了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上,都希望能吃到优质、营养、健康食品。符合国际标准的“绿色食品”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解决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残留和违法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应当同心协力,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对不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全奶”。

3.2强化生产主体责任,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要求食品生产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监管执法部门应该以进场监督、入户检查等形式,向涉牧企业发放告知书、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督促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养殖档案,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督促兽药饲料经营企业严格按照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兽药,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督促畜禽交易人健全证明材料和收购贩运畜禽交易记录;对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场强化动物检疫管理,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规范,实行检疫申报制度,对辖区内的所有定点屠宰场全部进驻检疫员,在屠宰检疫过程中,严格实行宰前、宰后检疫制度,对检出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屠宰检疫记录,确保畜产品安全生产和供应。

3.3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随着市场准出、准入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市农业、畜牧部门和食品监管部门对使用农产品分别建立、实施产地证明管理制度和市场验证管理制度,共同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对不讲市场信誉、不讲产品质量,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纳入重点查处对象,不予进入流通市场。为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监管力度加大,以最严食品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为法律依据,加强执法监督,严格执法。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格动物饲养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对使用违禁药物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流通环节、屠宰加工环节和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查处未经检疫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推行可追溯制度,一查到底,及时立案查处。真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5 加强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建立县乡两级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把春、秋两季疫病防疫工作列入乡镇年度考核内容,备足应急物质,制定疫病预防应急预案 ,保证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3.6处理好畜禽粪污及废弃物,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畜禽粪污及废弃物对动物本身、空氣、水体、土壤环境都有污染,采用新型科学技术,实施科学标准化饲养管理,改善畜舍结构,实行干清粪工艺,减少粪污产生与排放,使用无害化消毒技术,控制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和兽药残留,做好养殖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3.7建立预警和溯源体系,完备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是实现畜产品从养殖到屠宰各环节有效追踪监管的基础。通过动物免疫标识养殖档案的建立,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详尽记录每个个体的来源、免疫、配种、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以及屠宰及流通等信息,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以通过该档案系统追溯到问题发生环节,并对问题发生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处理。

现实告诉我们,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刻不容缓。执法单位要加强监管,生产经营企业要不断提高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真正做到科学饲养、规范用药,按规程防疫,努力实现清洁、健康养殖,为实现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玉宜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思考。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7-8合刊):93-94

猜你喜欢
主体责任防控措施监管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学院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问题刍议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互联网负面内容治理需各方合力共举
浅析如何实施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检查
高校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内涵分析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