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信息“导练评讲”复习课型的探究

2022-02-28 18:17曾淑琴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曾淑琴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中,“走进程序设计”单元是考试重点和难点,课上学生似懂非懂,动手编程能力薄弱。为此,将“导练评讲”的教学模式实践于课堂,并从中发现有效的应用策略。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层次性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入课堂;学生根据需求 “练”习,用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发展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通过师生“评”价,让学生互相促进,乐于练习,提效增质;最后师生进行“讲”的归纳总结,梳理知识要点,强调知识的结构化并实现高效的复习效率及多维度的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导练评讲;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考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非常前沿的学科,知识一直在不断的更新,当今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当前初中生作为数字原住民,必然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以掌握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此外,根据省市区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也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行列,学业水平考试是达标性考试。初中阶段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着水平层次不齐、学习兴趣不同、重视程度差异大,教师教授的班级基数大,学生数量多,每周一课时也致学生的知识遗忘率增长,这些现状让学考压力倍增,信息技术教師因此备受焦虑。因此,如何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做到初中信技术课程的有效复习是关键。

二、“导练评讲”复习课型的应用策略

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有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即计算机程序设计。内容难、考点多、学生听不懂、兴趣不足,这也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知识点推进慢、教学效能低。因此,笔者尝试在复习课中采用“导练评讲”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创设情境导入、学生先练、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后讲归纳、小组合作为主要特征,以班级分组为依托的学为主、教学结合的复习课方法。笔者就“计算机程序设计”单元的复习进行实践研究,在发展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探究“导练评讲”的复习课型模式来应用在课堂实践中,势必能对其他考点内容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导为先,引学入胜

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单元的基本知识,虽然学生知识水平不一,但在复习课不过分强调学考,建立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学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对“枯燥”的复习课学习欲望。

笔者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这个单元以新闻热点“三星堆-再醒惊天下”为情境主线,分不同复习课时来进行创设情境,在计算机程序基础中,同学们观看“三星堆”视频,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顺序结构课时中,以“三星堆云介绍”来导入课堂。在分支结构中动画呈现“三星堆项目需求”为引线来引出复习要点。在循环结构则以“游玩三星堆园区景点”为情境来导入。本单元课时中的情境导入围绕同一个情境主干,但是所侧重的要点不同,学生好奇心增强,学习内驱力也由内而外得到显著提升。

(二)练为主,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其中计算机程序设计单元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计算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因而“练”不局限于学生操作,更应该是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内驱力,并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因此,笔者所提出的“练”更加倾向于学生小组探究分析问题和实践操作解决问题。

通过情景导入,以项目式的活动开展教学,项目活动呈现梯度,学生在项目活动就像闯关升级一样的有针对性的“练”,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求知欲和探索欲,也能渗透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在分支结构这节课中,笔者尝试的以项目需求来驱动复习,让学生置身于小小研发工程师的角色,协助完成项目中的两个需求“闯关暗号”和“探寻-乘车费用”。学生在第一个需求中自主探究操作“练”习,完成单分支结构的复习,在第二个需求中则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梳理自然语言描述和流程图,当小组将基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讨论完成后,学生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的程序表达。在此过程中,侧重于学生的“练”,且强调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以迸发出创新的思维。

(三)评为辅,携手共进

“评”是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进行评价,也在评价活动过程中进行学习。笔者所认为的评价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学生的作品完成度评价,其二是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讨论和自主学习时的学习过程评价。针对学考复习课,在“导”和“练”的环节中,辅以“评”,能激发学生持续性的内驱力。

笔者在计算机程序单元,从两个维度设计评价环节,其一是学生在程序编写中注重成就感,即程序的正确性和美观度,学生自己编译运行测试并通过学校智慧校园平台(IQCLass)来展示自己编写的程序,其他同学可以登录进行点评美观性正确性等,实现生生之间的展示与交流。其二学生在整个课堂活动中的合作互动交流及自主探究等表现,由学生通过问卷星进行组间和组内的评价,这也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适时调整进度等。通过多维度的评价,学生在复习课上也能体会到积极的人际关系和自我成就感和效能感,构建学习共同体。

(四)讲为归,梳理总结

“讲”是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回溯,教师进行讲解知识难点和易错点、学习方法,学生“讲”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讲”疑难要点时,以“巧妙点化”为主,为学生解惑释疑,使其豁然开朗,“讲”知识方法,教师要“画龙点睛”,让学生产生“顿悟”,厘清知识脉络[2],提炼方法规律,达到触类旁通。学生“讲”归纳总结,梳理知识,所复习的知识进行迭代,形成结构化和系统化。

三、结语

“导练评讲”复习课是教师设置真实情境进行有效的“导”入,学生在“练”习中举一反三,通过学生小组内自评互评互析、教师点评等方式开展“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讲”疑难和方法,学生“讲”归纳总结,重在将课堂“活”起来,让教师走向“学为中心”,让学生从“练为中心”走向“思维中心”,提高复习课效能,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教科书 信息技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教材[J]. ZHEJIA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基础教育课程. 2020(19).

[2]易斌.导、学、议、评、练、悟——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刍议[J].名师在线,2021(03):26-27.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