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初探

2022-02-28 09:58张卫标刘雪丽刘淑银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虫情棉铃虫测报

张卫标 刘雪丽 刘淑银

(河南省扶沟县植保植检站 河南扶沟 461300)

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预警中, 虫情测报灯是运用较为广泛的重要害虫监测工具, 传统的虫情测报灯因诱集到的害虫种类繁多,分拣难度大,安装在田间, 距工作检验地方较远, 调查记载费时费力,监测强度大[1]。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是一款自动化、智能化的虫情监测系统,在植保领域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的虫情测报灯监测强度大的难题。 棉铃虫是扶沟县多种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 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1992-1997 年曾连续5 年在扶沟县大暴发,对农作物造成了巨大损失。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远距离迁飞的重大害虫, 被农业农村部定为农作物一类病虫害,属于扶沟县重点监测对象。2021 年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笔者对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的技术应用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对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重要害虫的监测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表明,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对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重要害虫的监测数据详实,时时监测,指导防治科学,符合现代植保发展的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地点

监测地点位于扶沟县农作物试验站 (扶沟县曹里乡跨李庄行政村)。

1.2 监测工具

智能化昆虫性诱智能测报设备(SPT-R02 飞蛾、SPT-N-02 夜蛾)及配套网络系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对照监测工具:徍多牌虫情测报灯(Q/DK03-2004)。

1.3 安装方法

智能化昆虫性诱智能测报设备安置在花生田,距离田边10 m, 安装高度1 m, 周边相邻作物是玉米。 对照虫情测报灯安装在距离昆虫性诱智能测报设备1 000 m 的地方,种植农作物同智能化昆虫性诱测报设备。

1.4 调查与记载方法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通过网络上昆虫性诱测报系统及手机APP 自动记载传输及完成数据统计分析, 每天对智能化昆虫性诱捕器诱蛾情况进行人工调查记载, 人工调查记载数据与自动记载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对对照虫情测报灯诱蛾情况进行人工调查记载,对照虫情测报灯调查记载数据与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智能化昆虫性诱测报系统自动记载统计分析数据,指导大田防治,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计算公式[2]:吻合度=A 调查工具统计数据/B 调查工具统计数据×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人工调查记载统计数据吻合程度

2.1.1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由图1 可知,3 代棉铃虫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累计诱蛾量133 头, 高峰日为8 月6 日, 当日蛾量26 头,蛾盛期在8 月4~13 日。 草地贪夜蛾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 累计诱蛾量9 头, 始发现日为8 月7 日,见蛾日及蛾量分别为8 月7 日(蛾量1 头)、8 月9 日 (蛾量1 头)、8 月11 日 (蛾量3 头)、8 月16 日(蛾量1 头)、8 月19 日(蛾量1 头)、8 月20 日(蛾量1 头)、8 月25 日(蛾量1 头)。

图1 智能化昆虫性诱系统诱集棉铃虫、草地贪夜蛾自动记载数据

2.1.2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人工记载统计数据由图2 可知,3 代棉铃虫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累计蛾量133 头,高峰日为8 月6 日,当日蛾量26 头,蛾盛期在8 月4~13 日。 草地贪夜蛾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累计诱蛾量7 头,始发现日为8 月7 日,见蛾日及蛾量分别为8 月7 日(蛾量1 头)、8 月9 日(蛾量1 头)、8 月11 日(蛾量1 头)、8 月16 日(蛾量1 头)、8 月19 日(蛾量1 头)、8 月20 日(蛾量1 头)、8 月25 日(蛾量1 头)。

图2 智能化昆虫性诱系统诱集棉铃虫、草地贪夜蛾人工记载数据

2.1.3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人工调查记载统计数据比较 棉铃虫成虫的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人工调查记载统计数据,累计诱蛾量、逐日蛾量、高峰日、蛾盛期完全相同,吻合度100%。 棉铃虫成虫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人工调查记载统计数据完全吻合。 草地贪夜蛾成虫的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累计诱蛾量9 头, 人工记载累计诱蛾量7 头, 吻合度77.8%;始见蛾日二者均为8 月7 日,吻合度100%;逐日蛾量6 d 相同,1 d 不同,吻合度85.7%。 草地贪夜蛾成虫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人工调查记载统计数据高度吻合。

2.2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数据与传统虫情测报灯诱蛾数据吻合程度

2.2.1 传统虫情测报灯调查统计数据 由图3 可知,3 代棉铃虫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累计蛾量1 450 头,高峰日为8 月6 日,当日蛾量220 头,蛾盛期在(8 月4~13 日)。 草地贪夜蛾成虫(7 月30 日至8 月30 日) 累计诱蛾量11 头, 始发现日为8 月11 日,逐日诱蛾量分别为8 月11 日(蛾量1 头)、8 月12 日(蛾量2 头)、8 月13 日(蛾量1 头)、8 月15 日(蛾量1 头)、8 月17 日(蛾量1 头)、8 月19 日(蛾量1 头)、8 月20 日(蛾量1 头)、8 月21 日(蛾量2 头)、8 月26 日(蛾量1 头)。

图3 传统虫情测报灯诱集棉铃虫、草地贪夜蛾人工记载数据

2.2.2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传统虫情测报灯记载统计数据比较 棉铃虫成虫的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传统虫情测报灯记载统计数据,高峰日、盛期相同,吻合度100%,累计诱蛾量、逐日诱蛾量因监测工具不同而不同。 棉铃虫成虫的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与传统虫情测报灯记载统计数据高度吻合。 草地贪夜蛾成虫的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统计数据,始见蛾日为8 月7 日,传统虫情测报灯记载统计数据, 始见蛾日为8 月11 日,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比传统虫情测报灯始见蛾日提前4 d,累计诱蛾量、逐日诱蛾量因监测工具不同而不同。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比传统虫情测报灯在监测迁飞性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上更能做到早发现。

2.3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记载数据在指导大田防控中的效果调查分析

2021 年,4 代棉铃虫幼虫在扶沟县偏重发生,据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自动调查统计数据,3 代棉铃虫成虫盛期在8 月4~13 日, 高峰期在8 月6 日,按照历期法预测,低龄幼虫发生盛期在8 月14~23 日,高峰期在8 月16 日, 防治有利时机在8 月15~17 日。指导秋作物大田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棉铃虫, 据调查结果,指导区保叶、保果效果达98.6%,治虫防效达92.5%,保叶、保果效果好,防效高,用药量少,成本低。 草地贪夜蛾成虫始见日为8 月7 日,较传统的虫情测报灯始见日提前4 d,扶沟县采取“治早、治小、成虫与幼虫防控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及时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把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把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 讨论

其他异种昆虫会闯入智能化昆虫性诱智能测报设备(SPT-N-02 夜蛾),造成自动记载统计数据出现少量偏差。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是利用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即性诱剂诱集异性昆虫原理[3],性诱剂的质量也会造成统计数据出现偏差。 可通过改进诱捕器等措施避免异种昆虫闯入, 进一步提高性诱剂质量,来提高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的精确度。

4 结论

综合各方面, 智能化昆虫性诱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高效、实时,具实用性,有效保证了相关人员时时掌握虫害发生现状与趋势, 及时做好虫害的防控工作,降低了人员成本,减轻了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我国目前农业虫害测报状况。 同时有利于相关部门开展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 进一步提高植保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农业生产中的虫害防控效果,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符合现代植保产业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虫情棉铃虫测报
虞以新:鉴定“虫情”的大侦探
强化监测防控措施 打赢草地贪夜蛾阻击战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基于AI图像识别的烟草制品虫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佳多新型虫情测报灯的应用与推广
夸夸咱们的测报员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
玉米棉铃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天祝县地面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们与棉铃虫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