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契入思维导图的初中地理在线翻转课堂*

2022-03-01 08:35陈志强杨满根
地理教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学导图笔者

徐 芮 陈志强 杨满根

(1.福建省闽侯县昙石山中学, 福建 福州 350199; 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一、疫情背景下在线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疫情之下的在线教学,是当下全国教育行业的现实所需。与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是教与学的时空分离,[1]教师不能像线下一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线教学策略常常处于被动。初中生自我约束力低,在缺少线下课堂教学的氛围下极易产生松懈、散漫心理。如何调整教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线上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创建高效的在线课堂,成为一线教师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突出学生自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课中教师传授知识+课外学生做题内化知识”的完全颠覆,是“课前学生自学知识+课中师生探究内化知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3]在课前完成知识学习,相当于对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4]知识的内化放在课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探讨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消化,这大幅度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这种“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正好契合线上教学的时空分离特点。

二、在线翻转课堂契入思维导图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线上教学更是。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远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他们真实的自主学习反馈情况、让教师们对此环节无从下手的“苦恼”成为不可思议的“惊喜”?

思维导图是构建在线翻转课堂的好抓手。它能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是一种以图形为中心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框架的同时又能形成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的“知识图”。[5]学生在手绘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能对知识进行梳理,还能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延伸,学生可以在自我探索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作为教师课前检测学生自学情况的工具,为教师更好地开展线上针对性指导教学和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依据。

基于此,笔者在本次疫情网络直播课中,利用钉钉直播平台和iMindMap软件将思维导图融入初中地理在线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文以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模块为例说明教学实践过程,以期进一步推广。

三、在线翻转课堂契入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

初中区域地理对国家或地区的教学,一般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三方面展开。据此思路绘制的思维导图一般有三大分支(见图1),简单明了,适于七年级学生初步使用思维导图方法来构建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和知识体系。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笔者先通过钉钉直播平台讲解区域地理的学习思路,介绍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思维导图以及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并带领学生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

图1 初中区域地理的整体思维导图

课前阶段是实施翻转教学的关键一步,教师在备课时需尽可能精准捕捉学生自学时遇到的学习问题和真实学习情况。因此,笔者在此环节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备课。第一阶段,先确定课前环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据此针对性地收集该国家或地区的相关音频和文献资料,制作教学微课视频和PPT;列出学生的自学任务清单,告知学生在观看学习资料时要注意提取该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关键字,并以此为中心向外继续延伸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和三级分支等更多分支级别的关键字,并用线条将其串联绘制成思维导图;再将资料打包上传至钉钉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其中针对部分刷课和不会画思维导图的学生,笔者先自行画出只有主题和一级分支的思维导图,再布置学生自学后添加相关内容(见图2);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资料,完善思维导图;学生还可将资源中不理解的知识点或疑难点做标记发送至钉钉群交流探讨。第二阶段,笔者通过批改钉钉平台上学生提交的课前检测作业,找到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对照学生的自学任务清单,核对学生思维导图中对该节知识点的呈现情况,找出学生自学时遗漏的知识点和存在的误区,重新确定线上教学的主要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并收集相关的练习题及教学资料,整理出线上课堂核心的研讨问题并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图2 “日本”一课的课前自主学习的思维导图(教师提供)

课中阶段是翻转课堂开展的亮点,核心在于解决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遇到的问题。笔者通过钉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首先亮出学生课前任务清单,按点分析学生课前思维导图和检测题的完成情况,并对遇到的难点问题展开探讨。如“日本”这节,从学生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正确提取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的关键字,但都没对知识点进行延伸分析。本环节主要展示优秀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在线连麦学生,让学生看图讲解,其余学生在钉钉交流区进行点评,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对于开放性的知识,采取学生线上讨论或情景探究的教学策略,如围绕“火山对日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开展线上辩论,对于“日本的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线上分组讨论,让小组选代表发言,实时点评等。在学生讨论、发言过程中,笔者一边提取学生观点里所涉及的知识点,一边用iMindMap软件将其画成思维导图(见图3)。待发言结束后依据此图进行点评和小结,最后带领学生整理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图3 “日本”一课中师生互动探讨的思维导图

课后阶段,笔者在钉钉平台发送课后检测题,同时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对思维导图进行再次补充和修改。这样不仅能再次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笔者也可以通过修改思维导图获取学生在线听课的情况,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同时反思自身教学策略的得失,并加以调整改进,为备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总结

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将成为教学常态。[7]学会在线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也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学生可在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巩固中灵活运用,方便快捷。对于教师而言,思维导图是构建翻转课堂的好帮手。当然,用思维导图构建更有效的在线翻转课堂,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情的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等级的思维导图任务,在线开展不同等级的问题研讨活动等,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自学导图笔者
烃思维导图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教学与自学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老师,别走……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