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区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识别

2022-03-04 14:09于家鑫
新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药残留土壤

于家鑫

摘要: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223.9亿吨,其中,农药的年使用量远高于103万吨。本研究主要针对东北农业区,采取野外采集样本的方式对土壤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工作,在实施土壤当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检测出土壤农药残留的具体情况,并对该数据实施有效的分析,與此同时,采用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该地区的健康风险以及产生的生态风险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工作。

关键词:东北农业区;土壤;农药残留

目前,在农作物的不同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对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因为东北地区处在高纬度地区,常年平均温度相对较低,对诸多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并不是很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中农药的残留。

1 农药残留特征

针对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采样数值发现,滴滴涕、六六六以及阿特拉津在辽宁省部分地区的检测结果来看呈现出明显的超标,因为六六六、滴滴涕在国家农药使用管理条例中将其列为禁止使用的农药。但就当前的数值采样发现,辽宁省部分地区在农药对土壤产生的诸多危害性仍未因其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显示,在盘锦地区,六六六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超标指数高达46.6%,该种农药的使用主要在于该类药物对防治稻田当中的稻飞虱、纵卷叶螟、稻螟等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 农药风险识别

2.1 致癌风险识别

东北很多地区农药的使用并没有按照相关使用标准进行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该地区儿童因农药残留导致的致癌风险,其指数在3.64×10-6~9.14×10-5。研究过程中发现,儿童的风险数值高于成年人6.2倍,与此同时,占据第一位的致癌风险因素是儿童误将农药当作饮料直接吞食,该种问题导致的致癌风险是成年人的8倍,儿童皮肤直接或者间接触碰到农药残留的风险则是成年人的3.4倍,吸入农药产生的致癌风险数值相等。就同一种农药而言,吞食以及皮肤接触农药产生的危害性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该数值要显著高于呼吸暴露方式的风险值高2~3个数量级。

2.2 非致癌风险识别

在东北地区,因农药残留对儿童的总非致癌风险范围在3.82×10-4~3.07×10-1,其中,儿童总非致癌风险要显著高于成年人,儿童的风险数值高于成年人6.2倍。与此同时,占据第一位的致癌风险因素是儿童误将农药当做饮料直接吞食,该种问题导致的致癌风险是成年人的8倍,儿童皮肤直接或者间接触碰到农药残留的风险则是成年人的3.4倍,误将农药虚入口鼻的非致癌风险是成年人的4倍。非致癌风险产生的危害性的顺序为吞食、皮肤接触、呼吸,该种危害性的排序同国外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就同一种农药而言,吞食以及皮肤接触农药产生的危害性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该数值要显著高于呼吸暴露方式的风险值高3~4个数量级。

3 结论

在东北地区,农田土壤当中的农药残留风险值在1~344,其中,辽宁省以及东北农业区的生态风险数值主要集中在2~344 和1~50,东北农业区诸多区域的生态风险中数值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主要在40以下。通过对相关数值的分析,识别出了东北农业区不同地区的造成生态风险的农药残留源分布基本一致。

猜你喜欢
农药残留土壤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果蔬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概况
灵感的土壤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杀菌剂嘧菌酯的研究进展
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烟叶中的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