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

2022-03-04 21:37温晓丹
新农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化村级兽医

兽医社会化服务是具备条件的兽医社会化组织和机构,通过契约的形式,为畜牧生产企业、政府部门等市场主体和机构提供有偿服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政府职能转变,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已然成为创新兽医服务供给方式,解决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人员短缺的着力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局面。实施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公共服务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要求,也是辽宁省养殖业转型升级对专业化、组织化兽医服务的迫切需求,也是补充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有生力量,创新兽医服务供给模式的积极探索和精准实践。

近年来,各地逐步探索出一些新型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诸如合作社承接模式、兽医服务公司承接模式、企业+农户模式、信息化服务模式等,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的有效融合和检打联动。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兽医社会化服务总体上仍存在覆盖面不广不全、服務不够专业、机制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以村级动物防疫为例,作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的具体实施者,村级动物疫病防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最终的防控效果。村级动物防疫员其工作涵盖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报告和畜产品安全等。但当前仍存在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管理存在人员数量庞大、防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防疫员待遇低、补贴分配与劳动付出不成比例、动物防疫工作程序繁杂难以进行考核管理等。

加快培养壮大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并积极吸纳乡村兽医、执业兽医参与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通过签约服务、兽医托管等方式,为畜禽养殖户提供优质的动物诊疗、免疫注射和疫病防控等服务。

推进村级动物防疫员职业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要求。对畜禽养殖量小、养殖密集、城乡结合部等,可探索2~3个行政村共用1个村级动物防疫员并提升待遇。也可由当地县乡级政府,与动物防疫组织签订服务协议,采用劳务外包模式由动物防疫组织履行村级动物防疫员职责,即政府购买服务。

积极推进拥有资质的第三方社会检测机构参与社会化服务进程,鼓励其向养殖场、屠宰企业提供检测监测、检疫、疫病净化、免疫及效果评价等相关的动物疫病检测服务。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等方式引导第三方兽医检测实验室拓展其服务范围和内容。

作者简介:温晓丹(1979-),女,兽医专业。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与诊断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化村级兽医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我是兽医志愿者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