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验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效果观察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3-05 23:11吕燕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效果分析影响因素

吕燕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微生物检验中,使用快速检验技术的效果以及其影响因素,为检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中心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接受微生物检验的100例样本为研究对象,两组样本均为5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样本分别接受常规微生物检验、快速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样本的检验效果。结果:在接受微生物检验的100例样本之中,主要检验肺炎链球菌、沙门菌以及霍乱弧菌三种,研究组和对照组样本阳性率分别为:94.00%、92.00%,差异在统计学方面没有意义。在特异性方面,研究组样和对照组样本分别为:96.00%、86.00%,在敏感性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00%、84.00%(42/50)(p>0.05);在准确性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00%、96.00%(p<0.05),结论: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快速检验技术的检验效果更明显,具有更加优异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更加满足检验的需要,更具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快速检验技术;影响因素;效果分析

微生物检验包括染色技术、显微镜的使用、培养基制备技术、接种、分离纯化极易培养技术等等。【1】作为部门常见的工作之一,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微生物检验时,准确地提供检验结果可以使得诊断工作更加快速有效地开展,但是由于微生物检验涉及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多,优化检验技术,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次探究实验选取我中心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接受微生物检验的共100例样本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其快速检验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间接受微生物检验的共100例样本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检验标准,其中男性42人,女性58人,其年龄为22-71岁,平均为(48.42±5.20)岁。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知情并批准后,两组样本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快速检验技术:按照检验的要求和目的,综合使用免疫学凝聚反应、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实施检验【2】。(1)蛋白指纹图谱技术:检验人员按照已知的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图谱展开检验,并使用快速检验方式检验微生物的性质;(2)免疫学聚凝反应:检验人员按照要求设置温度、电解质以及抗体等,确保特异性抗体与致病性微生物抗原颗粒结合,形成凝结快【3】;(3)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要详细全面地掌握微生物的本质,从分子层面上对微生物的本质进行探究,对微生物的分子信息全面地进行分析,从而才能得出详细全面的结论。

1.3统计学分析

本组实验涉及到的数据信息统一应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明二者间存在差异。

2结果

2.1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情况:检验时主要检验肺炎链球菌、沙门菌以及霍乱弧菌三种,研究组样本在这三种菌类中的检验阳性率分别为:36.00%(18/50)、36.00%(18/50)、22.00%(11/50),總阳性率为94.00%(47/50);对照组样本在这三种菌类中的检验阳性率分别为:34.00%(17/50)、36.00%(18/50)、22.00%(11/50),总阳性率为92.00%(46/50),两组样本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微生物检测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微生物也无孔不入,其数量以及种类都得超速发展,部门的微生物检验工作也就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4】。本次探究实验将快速检验技术应用到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结果显示:在检验阳性率方面以及准确率方面,两组样本的检验结果基本没有差异,但是在检验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研究组样本的结果远远优于研究组样本。

综上所述,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将快速检验技术应用到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可以增强微生物检验的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蒋香梅,文元,陈宗耀,等.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02):292-294.

[2]毛巧霞,孙美兰,陈锋,等.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病原菌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3920-3922.

[3]王发云,吴明竞,吴娅,等.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177-179.

[4]冯王富,谭荣朝,张春玲,等.微生物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7):126-128.

猜你喜欢
微生物检验效果分析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