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2-03-05 06:20文涛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下肢发生率研究组

文涛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2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情绪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采用综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字:综合心理护理;下肢骨折;并发症;预后

前言

下肢骨折指患者下肢受到外力的强烈冲击,骨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现象,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通常包括股骨头骨折、股骨颈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大转子骨折以及股骨干骨折等[1]。下肢骨折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疗可能引起患者残疾,同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很难恢复到原本的状态,因此,还需在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以确保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骨骼恢复[2]。本文主要目的为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7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61例。对照组男226例,女135例,年龄区间为21-76岁,平均年龄(45.24±2.71)岁;研究组男225例,女136例,年龄区间22-79岁,平均年龄(46.57±2.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本次研究结果没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护理。

1.2.2研究组

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心理护理,具体为:

(1)组建综合心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康复医疗师、心理医师以及骨科医师组成,通过小组会议的形式来讨论对患者的护理方案。

(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尊重患者隐私,取得患者信任,才能确保护理措施的顺利开展。

(3)充分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在患者术后通过不同的方法给予患者音乐放松法、冥想放松疗法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耐心聆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痛苦根源和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发泄负面情绪,以治疗成功的案例给予患者鼓励,使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5)术后及时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镇痛护理,遵从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热敷冷敷等缓解疼痛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

(6)确保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使患者保持充足的体力,对于患者术后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为患者营造安静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噪音。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 和t表示计量资料,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对比

研究组SAS评分为(32.01±3.11)分,对照组SAS评分为(56.22±3.41)分,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99.668,P=0.001<0.05)。

研究组SDS评分为(36.28±3.46)分,对照组SDS评分为(49.67±4.52)分,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44.694,P=0.001<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施护理后,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感染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9%;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23例,感染20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1%。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6.640,P=0.010<0.05)。

3 讨论

近年来,下肢骨折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患者多为青壮年,在遭遇意外后不能正常工作,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下降,其身心状态都受到严重的打击,因此,为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身体康复,需及时予以对症治疗,但在治疗期间,患者难免因受环境、疼痛、手术等因素影响,以及需面对漫长恢复期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到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在常规的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疾病和生活方面的护理,而忽视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以至于患者负面情绪过重,影响了治疗期间的配合,不利于早期康复。综合心理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而展开的综合护理模式,先通过亲切热情的态度获取患者信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再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提升治疗配合度。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综合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下肢骨折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护理和治疗的配合度,进而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小艳, 雷亚丽, 刘惠容,等. 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状态 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15):3.

[2] 陈咏霞. 心理护理在骨科四肢骨折患者护理中应用及其对疼痛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000(003):P.42-42.

猜你喜欢
下肢发生率研究组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下肢最怕“凉、麻、痛”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