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童中的应用探讨

2022-03-05 06:20李宝秀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临床护理

李宝秀

摘要:一直以来,幼儿儿童的身体健康都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重点,保护好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会有很多的孩子患上不同的疾病,有的疾病发病率很低,很罕见,而且很难治愈,这严重影响着孩子和家长的身心,为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了更好的保护儿童健康,对于很多的疾病就要提升预防和干预措施。其中,川崎病是一种常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种毕竟,很难进行根治,需要临床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基于此,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童中的应用探讨展开分析。

关键词:临床护理;川崎病患儿童;应用探讨

一、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种长发生在儿童身上的一种罕见疾病,又被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为或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因为该病是由本川崎富作医师首先发现报道的,因此,以他的名字进行命名,即为川崎病。川崎病在5岁左右儿童身上的发病率是最高的,成人和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般不会患上该疾病,因此,5岁左右的儿童要尤其注意。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而且容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卓志强强调,川崎病具有自限性,部分儿童未经特殊处理,持续发热数天后体温也可自行好转,但远期冠状动脉损害甚至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发生率极高,因此家长需加强警惕。如热退后出现手指、脚趾末端膜状蜕皮,需及时至医院就诊,经医生鉴别后完善心脏超声检查,警惕冠脉损害并发症。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手足口或猩红热。

临床表现症状有很多,其中,主要表现为发热、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等。其中,对于高烧表现主要为39℃以上,这是该疾病的发烧最初症状之一,而且发烧一般持续至少5天以上,大部分为一二周,但是当高烧退温以后,并不代表不会患上该疾病,因为存在发烧返回的时候,有一些儿童高烧一两周之后温度降低几天但是又高烧。反复高热不一定是单纯细菌或病毒感染,需警惕川崎病。

此外,部分病例早期会伴随有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非化脓性的症状,一般临床表现为几天后消退,因为这种情况长长会引起儿童肿胀波及颌下,因此,有的医生会将病症误诊为腮腺炎。该疾病的临床很多表现和很多其他的疾病很相似,因此对于医生的诊断有更高的要求。有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热数日后掌跖面红肿且痛,躯干部出现大小不一的斑丘疹,形态无特殊,面部四肢亦有,不痒,无疱疹或结痂,两侧眼结膜充血,球结膜尤重,仅少数并发化脓性结膜炎,用裂隙灯可能查到前虹膜睫狀体炎。

川崎病按病程可为四期,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症状:

I期:急性期,通常病程≤10天,临床表现为发热、结膜充血、皮疹、口腔病变、淋巴结肿大。

Ⅱ期:亚急性期,病程在12~28天,表现为烦躁、脱皮,心脏表现如心包积液、房室瓣返流、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瘤形成等。

皿期:恢复早期,病程在第28~45天,上述各种临床表现逐渐消失。

IV期:恢复晚期,数月~数年,患儿大多已恢复正常,部分伴有心脏病变,如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甚至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二、临床试验研究

吴益飞等人进行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将104例川崎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干预如下表1,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的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此外,本试验还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明显缩短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由此可见对于川崎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是非常有效的。

蒋丹炜等人该研究整群选取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研究组在经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后,其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行为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52、21.54、9.94,P<0.05)。

由他人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可知,对于川崎病患儿,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是非常有效的,其治疗效果远远高于普通的临床护理,这是一项有重大临床意义的举措,医务工作者包括家长自身都要重视起来,为川崎病患儿营造更好的环境,给孩子们建设更加健康的心理。

三、川崎病护理要点

①由于很多的患病儿童都是5岁左右的儿童,因此对于住院首先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和恐惧,很多的医务工作者往往会忽略掉这一点,对于患病儿童及家属往往给予直接的病况介绍和住院情况。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方式,医务人员可以首先对患儿和家属给予一定的心里安慰和疏导,告知该病况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家长和孩子消除焦虑的情绪,增强他们对于疾病治愈的信息,用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和实践,从心理上提高,这样会大大增加治愈的机会,让患儿在住院临床过程中度过积极向上的时光。

②因为川崎病是一种在临床表现有很多症状的疾病,很多的家长对于该疾病没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甚至很陌生。因此,对于确诊该疾病的儿童需要进行住院治疗,医生首先要为家长讲解清楚该疾病的一个基本情况,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该疾病,临床上对于它是怎样定义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有哪些,典型的症状有哪些,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干预和治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家长应该尤其要注意什么,等等一些的情况都要了解清楚,才能做到不慌乱。

③对于川崎病的病因引起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有些人认为是由于感染,也有认为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由于对于病因没有精确的认知,因此,在治疗干预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都尤为重要。首先,要关注患儿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对于孩子的心里变化,生理情况以及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要给予关注,并做好记录,尤其是孩子的一些个人活动,要进行记录和跟踪,很多的问题能够在细节中进行发现。如果孩子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医生要给予健康的知道,让家长给予重视,对于在住院期间需要服用的药物,用法用量要细心交代,尤其是药物的注意事项,避免由于家长的认知有限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其实,川崎病的临床护理遵循的原则主要就是以全面仔细为原则,任何的细节不能马虎对待,从细节出发才能更有效果。

④发放出院健康指导手册,指导患儿做好自我护理,指导家属做好家庭护理;指导患者心理、饮食、用药、健康行为、康复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危险因素的控制等;患儿随访、复诊。因此,作者所制订的川崎病临床护理路径表格中详细规定了每个住院日的诊疗及护理措施,还纳入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多项内容,使各项诊疗和护理流程更加具体和明确,不容易遗漏,操作起来更加流利。让儿童在出院之后仍然可以用健康的习惯维护自身的健康。

四、结束语

川崎病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身体健康损伤都是非常大的,患病儿童在很长时间内不能拥有和其它孩子一样的健康和日常活动,该疾病症状较多,潜伏期也比较长,治愈过程很为复杂,因此,通常都需要进行住院治疗,且治疗周期和住院时间较长。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时间为纵轴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这就对护理要求较高,要求临床上给予积极治疗的同时,医务人员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为住院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已逐渐成为临床倡导的重要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日妹,潘彩金,杨开玉,等.临床路径护理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3):80-81.

[2]杨优飞.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6):782-784.

[3]魏可英.临床护理路径对川崎病患儿标准化治疗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2):75-76.

[4]李红姗,温晓梅,李玉峰,等.川崎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26):3740-3740.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临床护理
品牌价值驱动下的品牌策略研究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