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的价值研究

2022-03-05 06:20牛潇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效果风险管理

牛潇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风险管理的价值与效果。方法:观察对象设置为血液透析患者58例,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8月之间,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般管理组(采用一般管理方式)和风险管理组(采用风险管理方式),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一般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中,一般管理组为7(例)26.92%,风险管理组为1(例)3.44%,(x2=10.549,p=0.008),两组有差异。结论: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风险管理方式效果优良,值得推荐。

关键词: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能够帮助患者将血液当中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维持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病痛的折磨。血液透析主要是将患者血液和透析液体引导进入到透析器当中,该种治疗方式和护理难度较大,在干预治疗中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和责任心,才能保证其治疗安全性,一旦有不慎操作的情况就会发生不良护理事件,造成患者的生命和治疗出现不良后果。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需要护理人员充分的融入风险管理手段来避免出现各种不良护理事件。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观察血液透析治疗中采用风险管理的价值与效果,现将其结果在下文中呈现: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设置为血液透析患者58例,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2月--2021年8月之间,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般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一般管理组29例,患者在29--73岁区间,男、女人数为16例、13例;风险管理组29例,患者在28--72岁区间,男、女人数为15例、14例。(p>0.05),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一般管理组

采用一般护理管理方式,主要是:按照医嘱进行血液透析处理,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开展护理,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展开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和饮食等指导,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1.2风险管理组

采用风险管理方式,该方式是在一般护理之上的,主要为:

护理机制优化:根据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护理工作中的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提升和优化,尤其对血液透析中的操作流程、消毒等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然后要求护理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在护理机制建立中也要听取患者及家属的建议,从而改建和优化护理工作[1]。

强化护理培训:血液透析护理工作比较繁琐,不仅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管理者可以在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过程中展开一些法律法规的培训,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也要指导护理人员学习更加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培训中需要对配血、输血等护理工作进行重点学习,指导护士能够严格进行护理操作,避免将患者的血液集中放置,以免出现输血混淆的不良事件。在培训中要加强对透析内瘘穿刺实践的培训,使用规范的护理方式来减少感染、穿刺针脱落等不良事件[2]。

监测患者体征: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护理人员要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定时巡视和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插管处进行查看,及时发现渗血和移动等现象,对患者的血压、呼吸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患者的神情、面色等有异常变化,或者患者出现头晕、抽搐、出汗等情况要马上进行上报并积极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透析并发症发生[3]。

护患沟通: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管理人员要注重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管理,指导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高效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满足,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使用温和的语言,与患者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患者和家属的疑问进行及时和耐心的解答,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1.3统计学

使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统一为(n,%),采用P值进行检测,P<0.05表示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风险事件情况

一般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在表1呈现:

2.2两组满意度情况

一般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满意度对照在表2呈现:

3.讨论

据相关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以上病症的有效治疗方式就是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能够帮助患者将体内的血液进行净化,该种治疗方式专业性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血液透析治疗中需要很多复杂的仪器、设备、管路等,在治疗期间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不可预估的不良事件,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因此在对其治疗中就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管理深入到管理工作当中去,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提升其治疗安全性和满意度[4]。

在本组研究中,首先观察两组风险事件情况:一般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中,一般管理组为7(例)26.92%,风险管理组为1(例)3.44%,(x2=10.549,p=0.008),两组有差异;然后分析两组满意度情况:一般管理组和风险管理组满意度对照中,一般管理组为73.07%,风险管理组为93.10%,(x2=16.725,p=0.005),两组有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该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扬.加强风险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224-225.

[2]李燕飞.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0,6(25):122-124.

[3]贺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179+184.

[4]段芳洁.透析中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42+45.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护理效果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