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中的作用及满意度评价

2022-03-05 06:20陈丽
医学前沿 2022年1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心血管内科预见性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将两种护理方式应用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相比较,来探讨和分析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作用。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之间,选取对象为同一时间段内我院心血管内科收录并给予相应治疗的64例患者,64例患者均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随机性的将这64例患者分为两组,并采用抽签的方式给予不同组别的患者不同的护理模式,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32例,所对应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比较安全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更低,组间输液安全性比较可得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更高,组间满意度比较可得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在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外周静脉留置针;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为提高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输液安全性和满意度,本文特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录并给予相应治疗的64例患者,64例患者均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采用分组对照法,通过将两种护理方式应用后患者的安全性和满意度相比较,来探讨和分析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分组对照法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之间,选取对象为同一时间段内我院心血管内科收录并给予相应治疗的64例患者,64例患者均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随机性的将这64例患者分为两组,并采用抽签的方式给予不同组别的患者不同的护理模式,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32例,所对应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护理:着重注意穿刺血管和静脉留置针型号的选择,并在进行穿刺、固定、输液、拔针以及封管时给予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规性护理措施[1]。

预见性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1)病情评估:在给予患者用药之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对患者的疾病情进行详细的评估,充分了解患者所使用药物的性质、浓度以及刺激性和可能会发生的毒副作用[2]。(2)穿刺和导管护理:在选择血管时,首先选择前臂静脉,其次选择手背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在进行留置针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掌握并熟练操作留置针的穿刺方法;在进行导管固定时,要告知神智清晰的患者,避免过度的活动,对于躁动的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约束;采用高举平台法,将留置针延长管固定于患者的皮肤上,在输液时要注意输液的接头高于穿刺点[3]。(3)预防护理: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要首先安排好所输液药物的先后顺序,在进行封管时,可以选择合适的5ml以上的封管液,应用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的方法冲封管,操作手法为一推一停,频率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在推送的过程中,将接头与冲洗装置进行分离;在输入高强刺激药物时,切忌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4]。(4)健康宣教: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静脉留置针的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家屬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并发症以及相关预防措施[5]。

1.3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不良事件,并记录发生率,发生率越低则证明安全性越高。自制护理人员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时进行填写,共10道题目,满分为10分,9分以上为非常满意,5-8分为基本满意,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组内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表示,用t检验,本次采用SPSS 21.0版本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对比P﹤0.05有意义。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安全性

观察组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更低,组间输液安全性比较可得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更高,组间满意度比较可得P<0.05。见表2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输液的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2.50%,比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34.38%)更低,组间输液安全性比较可得P<0.05,说明在心血管内科静脉输液中,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比单纯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更不容易发生皮下血肿、静脉炎、渗血渗液以及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性。观察组患者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结合预见性护理的总体满意度(93.75%)比单纯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71.88%)更高,组间满意度比较可得P<0.05,说明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让患者的实际感受更为满意,该措施能够有效拉近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的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不仅如此,还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凤. 预见性护理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浆反应和静脉留置针穿刺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45):140.

[2] 孙苗, 郭琦, 李婧,等. 预见性护理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家庭医药, 2020, 000(003):228-229.

[3] 姚心女, 梁东霞, 李梅贞.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患者静脉留置针中的研究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v.12(02):132-134.

[4] 张倩, 岳秋余. 安全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0):83.

[5] 叶美妹.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14):137-138.

作者简介:陈丽,女,1985年12月生,汉族,本科学历,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心血管内科预见性护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